第五四零章 不在沉默中爆發

夏季尾梢,煩悶的氣候消去,枝頭的蟬鳴與田間的蛙叫,漸漸安息下來。

南陽的袁術、谷城的呂布、以及洛陽的袁、曹,同時出發動身,去往長安。

其中袁術的行軍速度最快,恨不得即刻抵達長安;袁紹和曹操則與之相反,兩人故意放慢行軍速度,拖延時日。

行至陽渠,坐在馬背上的曹操忽然大叫一聲,直挺挺的從馬背上摔落下去,衆人趕忙上前救起,經查驗似是中風之症。

當天夜裡,從袁紹的大帳內傳出一聲驚呼,據說是袁紹夜夢韓馥,故人託夢,要他回去給韓馥上香,以慰亡靈。

有了理由的兩人當即打道回府,曹操說等病養好之後,定會入洛陽侍奉聖駕,袁紹則說安撫完韓馥的英靈,再親自去長安請罪。

分道之前,袁紹曾私下找過曹操,言當今天子並非先帝遺詔的帝君,不過是董卓所立的傀儡,不如重新迎立新君。

曹操聽聞此話,又驚又氣,驚的是袁紹敢有這種膽大想法,氣的是昔日好友鬼迷心竅,竟敢生出不臣之心。

“本初,休得胡言!你我皆爲漢臣,當上報天子,下撫百姓,怎能生出此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不去長安是一碼事,忠不忠於漢室又是另外一碼事。

起碼現在,曹操還將自己視爲漢臣。

袁紹見曹操反應如此劇烈,便沒在繼續往下說,心中卻開始琢磨起了新的帝君的人選。

話分兩頭,袁術領着三萬軍隊不日便抵達了武關。

守在這裡的乃是校尉黃忠,前幾日朝廷發下文書,要黃忠放袁術入關。

好在呂布事先打過招呼,黃忠也就將計而行。

入關之後的袁術本想趁機奪取武關,但轉眼一想,又怕打草驚蛇,走漏了風聲,故強忍下來。

過了武關,就算是進入到關中的地界。

根據袁術的情報,呂布此時還遠在谷城,似乎正準備進軍洛陽。

等他反應過來,長安早就落入了自己手中,袁術對此得意洋洋,甚至已經開始憧憬起了美好的未來。

等拿下了長安,少說也得做到大將軍的位置,否則,如何能配他袁家嫡子的身份。

至於呂布麼,肯定是罷官去職,下獄收押。

袁術想象得很是美好,如果呂布識相,肯服軟求饒的投靠自己,說不準還能留他一命。

想到這裡,袁術的心情愈發舒暢起來。

袁術入關,高興的當然不止他一人,長安城內的那些個官員們獲悉此事,心中早已是樂開了花。

司空黃琬的府內,喜氣洋洋,今天是黃琬的四十八歲誕辰,朝中近半的臣工列卿皆彙集於此,向他恭賀道喜。

“司空公,祝您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九卿之一的太常卿走了過來,端着酒杯向黃琬敬酒,臉上笑意十足,隨後瞄了眼周圍,壓低聲音說着:“剛剛得到消息,袁公路已抵達上雒,不出五六日,便能抵達長安。”

“那就承蒙太常卿的吉言了。”

作爲壽星的黃琬哈哈笑着,表情極爲開懷,滿含深意的點了點頭。

今天前來赴宴之人,不少人都是黃琬的黨徒,其餘大部分則是志同道合,想要合力對付呂布。

故藉着爲黃琬祝壽爲名,來進行佈局聯絡,交換信息。

他們痛恨呂布不是沒有由來,在呂布來關中之前,大族世家控制着關中各地的經營、官員,將這片土地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則呂布一來,一切都變了。

他仗着救駕的功勞,又有軍權在握,根本不將其他人放在眼裡。不管是朝堂上的百官,還是關中本地的士族,都被他弄得夠嗆。

呂布如此橫行霸道,他們之前還儘量能忍,顧忌呂布手中的兵權。

真正的導火索,是招賢館的人踏足官場。

他們起初以爲招賢館不過只是呂布的私人會所,招來的那些寒士學子,只是用來做府中的幕僚、食客。

誰曾想,呂布竟用他們來入主官場。

衆所周知,世家輝煌的延續,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靠着仕途來維持。如今呂布這麼一弄,很多官職都被他給搶了過去,雖然都是些中下階級的職位,但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幾百年來的察舉制度,呂布突如其來橫插一腳,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世家對仕途的壟斷。如此一來,關中地區這些世家的地位,勢必會受到波及,在他們籠罩下的那些個地主豪強,肯定會另尋新的大樹,而且其中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改投呂布。

這個世道,多數人都是利益至上。

有奶便是孃的道理,人人都懂。

更何況呂布並未全然的站在世家對面,比如幷州的嚴家、弘農楊家、涼州的蓋家,都和呂布關係不錯。

這也使得其他州郡的士族,對呂布存有一絲的僥倖。

別的地方怎麼想,他們管不着,反正關中這裡快是扛不住了。

呂布打壓得太過,再不聯合起來反抗,早晚會被呂布吞噬,淪爲其手中玩物。

有句話說得沒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於是以黃琬爲首的利益集團得以圍聚抱團,撇開往日的恩怨不談,眼下他們都有着共同的政治敵人。

比如剛剛向黃琬敬酒的太常卿耿謐,整個漢中就屬耿家被打壓得最慘。這位太常卿曾遭遇過疑似呂布勢力的刺殺,他的兒子也因同呂布爭氣,去西涼平叛,結果出師不利,被賊軍砍了首級。而殺害他兒子的兇手,如今正被呂布包庇,還升做了將軍。

兩家如今,已是不死不休的境地。

要不是今天有楊彪、王允這些身份未知的人物在場,耿謐早就攤開身份,把事情擺在明面上說了。

“等這件事情過後,耿家定能恢復往日輝煌!”

耿謐對此很是自信。

“司空公,我兄弟二人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說話間,劉焉的兩個兒子劉範、劉誕也端着杯盞走向了黃琬。

當初兩人爲爭取回益州的名額,互相中傷,結果卻是被呂布給狠擺一道,便宜了他家那懦弱的老三。

這口惡氣兩人如何也咽不下去,索性也加入了進來。

第五三六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二一二章 宿命的際會第二一八章 荀家叔侄第七七八章 廝殺開始(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真相第七五九章 是誰殺了我的弟弟?第二十章 進擊的曹性第二八二章 山窮水盡第四六零章 該我登場表演了第五二七章 回師長安第六七二章 溫情的一家子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四八七章 犒賞三軍第七二九章 聯姻第六五零章 大魚,上鉤了第九十二張 楊廷出馬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二六零張 我真是愛死他了第一零五章 我曾於虎牢關下,視羣雄,如草芥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四一五章 帝王之術第七三五章 于禁的心思第六十二章 好一座洛陽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中)第八五四章 可還記得在下第八六九章 內訌第七一五章 母愛似水,父愛如山第七三七章 追擊第四六五章 你輸了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八百章 捷報傳長安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一九章 鋪路第四六九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五三八章 徐榮第七五零章 猜中頭獎第三四二章 瑣事第三四七章 強勢帶隊第三五二章 第二局,虎賁勝第六四九章 排擠第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四章 定教你滿門,人畜盡喪!第四一九章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三七七章 代朕往長安第三六零章 羣星耀於洛陽第五九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九七章 慶功晚宴(4000字)第一一一一章 爆發第一三一章 率先登城者,號爲先登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三七零章 天子的大禮第一零二章 願爲一農夫,春耕秋收第二三四章 獵戶第八六八章 稷風寨的兩位當家第七五四章 天助我也第六四五章 欲成大事者第八八四章 破張燕第六九一章 終究是宿命的相遇第一六五章 齊聚第七四七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八七八章 呂布來了第四章 沉石第一二七章 呂將軍,我跟你第八零六章 忠奸自有後人評說(4000字)第一一七章 說段故事與你聽第八七四章 張燕的反擊第七九五章 我的昂兒,只是睡着了第一一零八章 沒什麼不敢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七六八章 交鋒典韋第五六一章 謀士之爭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二九一章 風雨山河第六零八章 收編白波賊第六九一章 終究是宿命的相遇第七四九章 時光不會倒着走第六五一章 突襲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第三五八章 天子失其鹿第四六七章 虎牢之戰第三十九章 縱橫塞北的無敵騎兵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七零九章 幕後主使第四七零章 見到真人了第六二二章 將星隕落第七五七章 與你一罈酒,你我共飲之(4000字)第九一零章 未來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四四三章 風起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一四三章 敗退第三三四章 蔡家小姐第三十九章 縱橫塞北的無敵騎兵第三三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六一五章 求救曹操第一六一章 突圍第一七三章 有死無生第一零三章 別離第七零五章 爹爹,有人欺負我!第二七四章 格局第六七九章 殺伐果斷者,梟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