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

設立州牧的事情,在四年前張懿死的時候,劉焉就在朝堂提過,不過當時被劉宏給直接否了。

如今他舊事重提,自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眼下的漢王朝,朝綱混亂、王室衰微,留在洛陽兇險無比,一不小心,萬劫不復。

九卿位置雖好,劉焉卻是不願在此爲人魚肉,遂向天子自薦,願出任交州牧一職。

劉焉的提議得到了天子的認可,之前他否決這個提議,是因爲天下昇平,沒有設立州牧的必要。

然則就在第二年,以太平道張角爲首的蛾賊涌現,爲平定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各地刺史、太守獲得了由朝廷授予的軍權,獨攬地方軍政大權,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朝廷。

劉宏爲此深以爲憂,他是個集權慾望很強烈的人,同時也害怕地方勢力過強,從而威脅到朝廷政權。

而立州牧,就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劉宏提筆批閱,蓋上玉璽章印,同意了劉焉的提議。

事情完妥,劉焉出了殿外,得到交州牧之職的他心情顯然不錯。

“太常卿何事如此高興?”迎面走來一人,寒暄問道。

劉焉看去,此人他認得,乃是侍中董扶,私底下同他關係極爲不錯。

既不是外人,劉焉便不瞞他,將董扶拉到一處較爲僻靜的地方,低聲說道:“賢弟,愚兄得天子信任,即將出任交州牧一職,現在已經不是太常卿了。”

董扶聽得這個重磅消息,臉上驚訝萬分。他不明白,爲何劉焉會放着好好的九卿高位不當,要去大漢疆域最南的交州,當個勞什子的交州牧。

劉焉見他對州牧不甚瞭解,略作解釋,董扶便醒悟過來。

劉焉是個有想法的人,出京避難只是其一。他最想要的,還是找個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當個封疆大吏,主宰一方。

交往這麼些年,董扶很明白這位皇家宗親的想法,出聲提醒道:“愚弟前些時日與望氣佐閒談,從其口中得知,益州有天子氣,兄何不往移駕去往益州?”

劉焉一聽益州有天子氣,自然心動不已,但他隨後似是想到什麼一般,連連嘆息:“賢弟有所不知,愚兄已向天子奏明,自薦爲交州牧。此時若再厚着臉皮去求天子,恐會惹觸怒龍顏。”

天子的脾性乖戾,難以琢磨,弄不好很有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劉焉進退兩難,此時,董扶又給他支起了新招:“兄大可不必氣餒,某聽聞益州刺史郤儉在益州大事聚斂,貪婪成風。兄何不以此爲由,向天子說明原委,前去整飭吏治。”

劉焉聽到這個建議,眼中一亮,這倒不失爲一個好的法子。

“兄他日若成大業,可莫要忘了提拔小弟。”董扶將身子躬成九十度直角,朝着劉焉行了一記君臣大禮。

近乎討好的口氣,使得劉焉心花怒放,臉上笑得合不攏嘴:“那是自然。”

隨後,劉焉原路返回,又小跑着前去求見了天子。

未隔幾日,劉宏布詔天下,設立四位州牧。其中,以黃琬爲豫州牧,劉虞爲幽州牧,劉焉爲益州牧,董卓爲幷州牧。

前三位都在大多人的意料之中,唯獨董卓,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天子拜董卓爲幷州牧,不准他作任何停留,即刻去往幷州上任,並讓其將下屬軍隊,轉交皇甫嵩統制。

從上次董卓拒不入京起,他就成了劉宏心中的一根刺,如不拔掉,寢食難安。

詔書很快傳到長安,董卓接旨卻並未應命,再度上書辯解,說手下將士難捨離別,請願與他一同去往幷州,效力邊陲。

劉宏此舉的用意就是削去董卓手下兵權,要是讓他把兵都帶去幷州,那此舉豈不是白白便宜了董卓?

劉宏自然不會做這賠本的買賣,硃筆一批,回覆兩個大字:不準。

最終,董卓迫於朝廷壓力,只帶了麾下五千飛熊軍,去往幷州上任。

Wωω●тtkan●c o

接到皇甫嵩從關中寄來的奏簡時,得知董卓動身出發,劉宏重重舒了口氣。倘若董卓再次拒詔,他就已經做好準備,調兵前去圍剿董卓,好在董卓這回,還算識時務。

幷州以前是呂布的地盤,呂布雖然離開,麾下將校卻依舊守護着那方土地。

董卓即便成了幷州牧,可一旦去到那裡,短時間內也是難以紮根。等到呂布回來,再讓他頂了董卓的幷州牧。

這便是劉宏心中所作的計劃。

然則,時間不等人。

三月下旬,劉宏病入膏肓,躺在榻上,連起身輾轉都需要有人來扶。執掌大漢江山近二十載,這位青年帝王,終將迎來他的尾聲。

即便貴爲天子,也不能讓時間逆流。

躺在龍榻上的劉宏讓人叫來了蹇碩。

自打呂布北討張舉之後,蹇碩就成了新的上軍校尉。天子對他仍舊寵信有加,上一次抓捕城北婦人的行動,更是令劉宏極爲滿意。

“西園士卒練得如何了?”劉宏的聲音低沉。

蹇碩哪懂練兵的門道,但他肯定不會在天子面前顯露自個兒的無能,篤然答道:“回稟陛下,已成虎狼之士,可爲陛下掃除一切障礙!”

劉宏見蹇碩信心十足,便也信了他。

隨後,在劉宏的示意下,張讓將一塊銅質虎形的令牌交到天子手上。

劉宏輕輕觸摸虎符,上面傳來的氣息,依舊冰涼。他本是想將此留給呂布,如今看來,恐怕是等不到了。

劉宏只好將其轉交蹇碩,同他說道:“這是洛陽周遭城關的虎符,倘若有變,你可憑此調動八關校尉手中的兵馬,來洛陽勤王。”

早在西園八校之前,劉宏還設置了八關校尉。

所謂的八關,即是伊闕、函谷、廣城、大谷、轘轅、旋門、平津、孟津八關。

這八處關卡,利用山川險阻,扼守各處來往通道,拱衛洛陽。

每處關卡,皆由一名朝廷指派的校尉坐鎮。

蹇碩恭敬接過之後,眼底閃過一抹貪慾,劉宏卻不忘再三叮囑:“八關之中,函谷、孟津乃是重中之重,絕不容失。你,記下了嗎?”

當初爲應付劉宏,蹇碩特意學過一些武略,臨陣殺敵不行,紙上談兵還是可以,遂點頭回答:“記下了。”

劉宏擺了擺手,蹇碩將虎符收好,又道了聲‘陛下保重’,躬着身子,緩緩退出殿外。

第三八六章 白馬公孫第六五六章 歸順第三七一章 上對政策,下有對策第四十六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五七三章 夜襲第二三九章 白眼狼第一八七章 出任長史第六十六章 提頭過鬧市第七八二章 執着的馬超第四一四章 州牧與豺狼第三零九章 球場如戰場第六零三章 投名狀第七一一章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第五五八章 皆大歡喜第七零七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一五七章 比人多第八十三章 你說我是誰第六九六章 涼州大捷第三三二章 埋子第一四一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七章 聽一線蹄聲如雷第一一四章 三天第六二八章 百騎闖營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五四六章 斷案第六十六章 提頭過鬧市第八九八章 守夜第八零五章 驚蟄(4000字)第八九二章 爭執第一一四章 三天第六三三章 哪裡都有豬隊友第三四八章 七日之後,再較高低第二八二章 山窮水盡第七三六章 三刀之內第二二零章 黑白不辨,我自斷陰陽第六五零章 大魚,上鉤了第四五二章 潘鳳VS黃忠第五一一章 倉嶺關第三三六章 大海撈針第一九六章 我從十五年後來第五十章 英雄出世,隻手可擎天(下)第七一四章 孩兒也想隨父出征第七七五章 決戰在即第五一三章 隻身破關第四一六章 帝星落,帝星起第四八八章 梟雄之姿第四二七章 你就是呂布第七十三章 我不願第四五五章 溫酒已涼第一零三章 北有虎澤第九十五章 老丈人第一七九章 射殺第八六七章 好生想想第六零四章 狗咬狗第五四七章 叔父,翁翁什麼時候來接我?第八一五章 呂布的手段第六五二章 破營第三三零章 少帥軍第四一一章 哀其不幸第九零九章 胡市第七一九章 整個北方,我全都要!第一六三章 何人可以爲帥第九零八章 玲綺,你長大了第七四五章 大戰在即第十九章 好好活下去第二二二章 養虎第一零五章 我曾於虎牢關下,視羣雄,如草芥第七三六章 三刀之內第六三四章 失敗的代價第七十章 呂奉先箭術幾何第七四九章 時光不會倒着走第四十二章 呂布和他的騎卒們第三五七章 狩獵第二十五章 狼和羊第二三一章 鞭笞第四十八章 一個人(三)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六七五章 不講道理的曹性第六一八章第七五二章 莽夫第五四一章 誰爲螳螂誰爲蟬第六六七章 班師第六一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七五章 行動在即第四七六章 呂策對第八零八章 八面玲瓏第二四四章 劫持第四七一章 偷樑換柱第四二一章 曹孟德,好久不見第八五三章 汝知吾心也第七一八章 救兵第一一一七章 這天下,沒什麼意思了第四四一章 梟雄老了第五三一章 最後的狂歡第三十九章 縱橫塞北的無敵騎兵第六十七章 宣呂布進殿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第六九三章 新的格局第三九二章 小鬼,這裡有漢軍嗎第六二五章 奉孝,你以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