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

所說玄明府形勢複雜,八大帝朝互相牽制制衡,而且還有上百天朝,帝朝並不如昔日大周、大康那般強盛,但仍舊是帝朝,此番,卻幾乎被呂布一人在十年之內幹翻,大漢之威,第一次在玄明府傳播開去,呂布更是被玄明府一衆運朝冠以大漢戰神之名。

“溫侯此番,怕是要經歷一番苦戰了。”神殿之上,得到前線捷報之後,諸葛亮和郭嘉等一衆智者同時搖頭。

“先生,您是不是說錯了?”馬超疑惑的看向諸葛亮,皺眉道:“十年便滅一帝朝,這樣算下來,就算是八大帝朝,百年時間也已經足夠,剩下的運朝,雖然未必能夠在二十年內攻克,但八大帝朝一旦滅掉,這些天朝、王朝之流,如何擋得住我大漢兵鋒?”

郭嘉和諸葛亮聞言相視一眼,各自搖了搖頭,郭嘉看着馬超,反問道:“當年大乾帝朝何其強盛,兵鋒直指天風府之日,你可曾見那大乾帝朝勢如破竹?”

“那不一樣。”馬超搖了搖頭道:“當時不但大康帝朝原有軍隊盡數參戰,就連我朝也派出大半精銳前去助陣,若非如此……呃……”

說道一半,馬超突然擡頭,吃驚的看着郭嘉道:“先生是說,那玄明府一衆勢力也會聯起手來?”

“脣亡齒寒!”郭嘉搖了搖頭道:“能爲一方大帝,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溫侯打的太急了,看來士元他們並未能夠勸說溫侯。”

呂布是強,十名金仙級別的戰將,加上呂布本身恐怖的戰鬥力,就算是尋常大帝也未必是其對手,但一朝之力不敵,其餘七大帝朝聯手,呂布還能如同如今這般勢如破竹?

“不過,也只是難打而已,如今玄州天下的目光似乎都已經被溫侯給吸引了,甚至連關將軍,都被溫侯給比下去了,不過對我大漢來說,卻並非壞事,正好利於大帝下一步計劃。”諸葛亮微笑道。

馬超聞言不解,大帝難道還有什麼計劃不成?

就在羣臣疑惑之際,卻見劉協的神相一動,卻是劉協神魂入了神庭。

“參見大帝!”一衆文武連忙躬身道。

“嗯。”劉協點了點頭,看向一衆將領道:“這十年來,朕一直對外宣稱閉關修煉,有勞衆卿爲朕整理朝政。”

呃……

除了少數人之外,其他人聞言不禁愕然,這十年來,大帝難道不在朝中麼?

“十年來,朕在天玄府佈局,十年來,已經暗中控制一座帝朝,周瑜、曹操、馬超、姜維、黃忠、趙雲、張任、徐晃、方盛!”

“臣在!”幾人連忙出列,躬身道。

“立刻放下手中一切事物,領十萬真仙大軍以最快速度趕往天玄府大鄆帝朝,朕這裡有一份名單,到時候,名單上所錄之人,會配合爾等佔領城池,而後,我軍會以大鄆帝朝的名義發兵四方,盡佔天玄府。”劉協看向九人,沉聲道:“記住,在未得朕之准許之前,不得打出大漢的名號。”

“這……”曹操疑惑的看向劉協:“不知大帝是如何控制大鄆帝朝的?”

“卻也不難,大鄆帝朝,第一任大帝壽元已近,又經歷一場大戰,損了自身根源,未及傳位,便魂歸地府,令大鄆帝朝大亂,朕暗中控制了一位皇子,以其名義,征討不臣,十年時間,也是剛剛穩固了地位,如今大鄆帝朝雖然大半爲朕所掌握,爾等去了大鄆帝朝之後,可打出朕之名號,朕在大鄆帝朝,號一字並肩王,此乃信物,持此信物,名單上之人,都會協助爾等,只是朕身邊人手不足,所以需要諸位相助,儘快趕來,不得有誤!”劉協淡然道。

雖然說的不難,但羣臣聽得卻是心中感嘆,這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如今大漢兩路出兵,十萬大軍相對來說,根本引不起太多人的注意,一旦劉協成功掌握大鄆帝朝,然後再以大鄆帝朝的名義出征四方,到時候大漢的強兵猛將就可以源源不斷的以大鄆帝朝的名義送入天玄府戰場,這一次,大漢竟然是同時對三府之地發動戰爭。

除了天風府大漢已經有了根基之外,玄明、天玄二府一明一暗,雖然聽起來瘋狂,但成功機率卻是不小,一旦成功,大漢便同時據有三府之地,成爲繼大乾帝朝之後,玄州第一勢力。

“臣等遵旨!”一羣朝臣連忙躬身道。

“陛下,關於溫侯之事……”荀彧皺眉將呂布十年內攻破一座帝朝的事情於劉協說了一遍,雖然短期內,確實揚了大漢國威,但於長久來看,卻是加大了大漢一統玄明府的難度,得不償失,荀彧覺得,有必要放緩一下進度。

“百年攻下一府之地,有些強人所難了。”劉協笑道:“也正好藉此機會,讓奉先懂一些道理,按照朕的預期,三百年能夠攻破玄明府已經不錯,而且也正好通過玄明府之戰,將玄州衆勢力的視線吸引在玄明府,待朕拿下天玄府之後,若他還不能攻破玄明府,到時候,朕會親率大軍前去助戰,文若。”

“在!”荀彧躬身道。

“科舉之事,不能停,此番我軍用兵三府之地,目前的人才儲備還遠遠不夠,繼續培養新的人才,朕要更多的人才爲我大漢所用。”劉協沉聲道。

“臣遵旨!”荀彧聞言,躬身道:“臣已經在這數百年間,將書院推廣至昔日大周全境,已經爲我大漢提供了一條穩定的人才來源。”

“注意甄別,就算緊缺人才,我大漢用人,寧缺毋濫,律部也要加緊擴大規模。”劉協聞言點了點頭,扭頭看向滿寵和夏侯蘭道:“漢律一定要貫徹到底。”

“大帝放心,臣必不令大帝失望。”滿寵、夏侯蘭上前一步,躬身道。

又跟羣臣商議了一番國策之後,劉協神魂離開了神相,大鄆那邊,他需要繼續坐鎮。

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第五十四章 試陣第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四章 旋門關第九章 堵門,敵蹤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一十六章 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十九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二十一章 賭一個銅板第一百零八章 追兵至第一百三十九章 郭嘉和趙雲的初次會面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八十一章 頹廢的袁紹第五十八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重逢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的夢境第六十二章 運氣可一不可再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人物的心路第一百零七章 無愧於心第六十三章 初平三年的秋晨第四十四章 收人第九十二章 平靜第十章 抹書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業位第八十八章 冢虎第一百零一章 袁紹之憂第六十六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五十九章 祭告天地第八十二章 匈奴來犯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一百三十八章 雕版第六十八章 攀命第一百六十八章 郭嘉被困第四十七章 凡塵煉心第二百零九章 羌族猛將第一百零四章 反目第一百七十章 可敬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夢境輪迴第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二章 戲志才之憂第十八章 亂局開端第六十九章 老將尋仇第一百三十五章 帝王之術的真正含義第二十三章 騎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問題(第一更)第二十八章 兵伐大晉第一百六十三章 無糧第一百二十章 講武堂第九十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二十二章 備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圍楊府第四十章 平河東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第十章 西海龍王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踏營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第十九章 大周的邀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熟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五十一章 武曌稱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英雄有淚第一百七十章 可敬之人第五十九章 良死軍亂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第六十九章 張繡揚威第八十八章 冢虎第六十四章 君威何在第九十一章 最堅固的囚籠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漢強者第九十七章 募將令第一百章 過渡第一百六十五章 察覺第四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主力抵達第四十四章 收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金鐘的第一次出手第六十八章 攀命第一百五十六章 朕沒騙你第一百零八章 嚇降第十章 抹書第二十一章 逆轉陰陽第八十三章 淒涼第一百七十章 化名獻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舉薦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懷鬼胎第五十三章 功與過第七十章 趙雲的機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以言罪第三十七章 阻礙第七十章 宮中來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備的機緣(保底第一更,求月票)第八十七章 冷酷第六章 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