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兵指天下

大漢進入了休養生息的時期,然而隨着一衆大帝的迴歸,整個玄州卻陷入了一片戰亂之中,大乾破滅,昔日雄踞四府之地的大乾帝朝分崩離析,除了分裂出三座帝朝之外,還有不少天朝和王朝,這些運朝,不但成了大乾遺留下來的三大帝朝爭奪的目標,也成了周邊各大帝朝眼中的肥肉,他們有足夠的出兵理由,當年寂蒼生爲了與天爭命,悍然進攻其他六府之地,復仇也好還是拿回自己的東西也罷,對劉協而言,他們都有足夠出兵的理由。

而劉協雖然離開,但對天庭的情況卻一直保持着足夠的關注,孫悟空大鬧天宮,似乎讓天庭顏面盡失,到最後不得不請西天如來出手鎮壓孫悟空。

一個最多也不過太乙金仙實力的孫悟空,卻叫漫天仙神束手無策,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但卻成真了。

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不過以劉協在天庭居住的那段時間所見所聞,加上暗中收買之人匯聚過來的一些情報來看,在諸葛亮的分析下,卻是另外一個版本。

天庭的號召力,除了大義之外,真正能讓各方強者趨之若鶩的,除了天地業位之外,還有兩樣,便是王母的蟠桃以及太上老君的仙丹。

這兩樣東西,一者可以增壽,畢竟除非證道大羅,否則誰也不是不死不滅的,二者可以突破境界,也可以算是一種福利,但除了天地業位之外,無論蟠桃還是仙丹,都不在玉帝掌握之中。

而從天庭勢力的劃分來看,當年封神一戰,雖然爲天庭收攏了不少人,但若細分的話,那些魂入封神榜的且不說,如今朝廷真正有本事的,都屬於聽調不聽宣,道教在天庭中分量太重,玉帝雖然不至於說是傀儡,但也掣肘頗多。

此次藉着一個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打破了王母與太上老君之間對仙丹以及蟠桃的壟斷,根據天庭傳回來的消息,蟠桃園雖然還是受王母掌管,但玉帝也有了監管之權,以前雖然有這個職位,但就如同孫悟空一樣,只有看管的權利,卻沒有伸手的權利,也就是孫悟空去了,其他天將,就算被派過去,也只能看着眼饞。

而現在,玉帝也可以直接伸手摘取蟠桃。

至於太上老君,顯然並沒有跟玉帝唱對臺戲的打算,之後玉帝藉着丹元大會,宴請如來,太上老君沒有絲毫猶豫便答應了。

雖然被擾亂了一屆蟠桃大會,但從長久來看,玉帝對天庭的掌控力比之以往更強了幾分。

不過王母顯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如來鎮壓孫悟空不久,便尋了個機會,找到天蓬元帥私會廣寒宮一名嫦娥的證據,而且撞了個正着,沒有經過玉帝,便直接聯合太陰星君將那天蓬元帥打落凡間。

作爲玉帝身邊的親信,天庭十萬水軍統帥,只因爲私會嫦娥,便被貶下凡間,相比於天蓬元帥的悲劇,劉協倒覺得那捲簾大將無足輕重了。

而緊跟着邀請如來前來鎮壓孫悟空,也無疑是告訴那些天庭之上的道門大羅金仙,玉帝並不一定非要依靠他們,必要時候,就算玉帝不能動手,但這天下,也不只是道門之中有強者。

這麼一圈兒下來,雖然損失了一個天蓬元帥,但玉帝在天庭的地位卻徹底穩固了,至於天蓬元帥,玉帝也只能日後找機會再撈回來,到時候,就算是皆大歡喜了。

而百年之間,人間也發生了不少事,不過大多與大漢無關,要說有些關係的,也只有敖烈的婚禮了。

大漢與西海毗鄰,西海三太子的婚禮,大漢自然也出席了,不過劉協並未親去,而是讓甘寧、徐庶代表大漢,送去了一份賀禮,只是不過,敖烈在大婚之夜,卻發現自己莫名其妙的被一頭九頭蟲給綠了,大怒之下,敖烈大鬧碧波潭,一把火少了萬聖龍王的龍宮,也把玉帝賜下的明珠給燒了。

原本不是什麼大事,卻也是敖烈倒黴,正遇上天蓬被貶,玉帝有氣沒處撒的時候,若非觀音及時求情,恐怕敖烈當時就被玉帝給送上斬龍臺了。

西遊的人馬已經就緒,如今也只剩下唐僧沒有出現了。

西遊,代表着佛教大興,此乃天地大勢,但卻並非量劫,充其量,也不過是佛教與道教之間了結封神之戰時欠下的因果,雖然從結果來看,當時道門三清是被算計了,但四聖破誅仙陣,卻是道門兩位聖人欠下了佛教的因果,此番西遊,道門想要了結因果,就只能幫助佛教傳教,不過這大勢也只是四大部洲的大勢,與其他五州無關。

玄州戰亂紛爭,煞氣沖天,而劉協百年休養生息的計劃,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通令原大康諸朝投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百年之後,神殿之上,劉協再度召集羣臣議事,百年休養生息,大漢已經將昔日大周故土完全笑話,而且在這百年來,雖未主動出戰,但邊疆的戰事卻始終未曾停止,大漢一衆名將輪番上前線磨練兵力,以保證大漢武備不會因爲休養生息而懈怠。

而百年時間,大漢每五年就會舉行一次科舉,收取大量人才作爲儲備,百年時間,大漢的人才積累已經足夠大漢佔據兩府之地。

“此番征戰,以關羽爲統帥,徐庶爲軍師,百萬大軍以及一萬地仙,一千天仙以及十名金仙強者,關羽,朕希望,百年之後,天風府內,盡歸我大漢所有。”神殿之上,劉協大筆一揮,一張聖旨飄到關羽身前。

“臣遵旨!”關羽接過聖旨,躬身道。

“大帝,如今天風府內,有萬佛宗佔據八大天朝爲其羽翼,若萬佛宗出面阻攔,該當如何應對?”徐庶上前一步,躬身道。

“朕說過,順昌逆亡,萬佛宗若願歸附我朝,自然可保萬全,但萬佛宗若還想像以前那樣,超然於帝朝之外,那便莫怪朕屠佛了!”劉協站起來,沉聲道。

“喏!”徐庶聞言,面色一凜,躬身道。

“呂布、賈詡、龐統、田豐!”劉協目光看向一衆大臣神相,並未結束此番朝會。

“臣在!”呂布上前,躬身道。

“呂布爲主帥,賈詡、龐統、田豐輔之,領百萬真仙大軍,一萬地仙,一千天仙以及十名金仙,征戰玄明府。”劉協看向呂布道:“玄明府乃周邊最亂,也是最弱一府,有八大帝朝,上百天朝,勢力盤根錯節,朕希望,能在一統天風府的同時,拿下玄明府!”

“大帝放心!百年之內,必取天風府。”呂布昂首道。

賈詡、龐統、田豐卻並未打包票,畢竟一府之地,又豈是那般容易輕取。

劉協點點頭,沒有應和,而是看向衆人道:“其餘人繼續練兵,吏部準備足夠人才,接收城池,待百年之後,再示情況而定,望諸君共勉之。”

“臣等必鞠躬盡瘁!”一衆文武躬身道

第一百一十七章 呂家第三十一章 可悲之人第九十三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五十章 暗流第九章 勢勝第一百零五章 議和第九十九章 傳詔天下第四十章 三府之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釁第一百一十章 敗退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第二十二章 鹹魚第六十一章 反應第二十九章 詔書第三十八章 天罡破陣弩第一百八十三章 風起第九十三章 抓人第三十七章 看客第八十七章 廷尉有請第六十章 計策第五十四章 途窮第一百零九章 末路第五十一章 袁術末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漢興車第一百章 過渡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釁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七章 開始反擊第一百零五章 追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舉薦第二十五章 曹劉交鋒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第四十二章 家國天下第四十八章 暴怒的袁術第一百六十九章 許攸之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朕沒騙你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襄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境第七十章 趙雲的機緣第二百一十四章 跑偏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周帝朝第五十九章 除賊第一百零七章 沒得談第十九章 人心隔肚皮第四十一章 再見第三十二章 十萬雄師脫爭衣第一百一十九章 奪妻之恨第九十八章 再敗第四十二章 滴血的皇宮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九十四章 決議再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帝王之術的真正含義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機緣第九十四章 處決第一百八十八章 公審第二章 萬佛宗第一百零九章 出兵汾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刺殺第四十章 三府之主第七十五章 幽州急報第五十五章 先鋒之爭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一章 聯盟之勢第七十四章 神秘第四十章 蜀中行第六十七章 邊亂第五十章 休養生息第四十二章 滴血的皇宮第七十五章 人間地獄第一百三十六章 橫海水師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議第九十七章 喪膽第五十章 家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初平四年第一百零七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一百零七章 誤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賭一個銅板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七十五章 人間地獄第六十三章 何須用間第四十七章 楊定的抉擇第六十八章 南陽李嚴第七十三章 趁夜奪城第八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四十九章 反攻開始第三十一章 大勝第八十五章 得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生如戲第五十四章 袁劉之爭第六十章 計策第五十九章 良死軍亂第一百章 不得不退第五十八章 煞氣盈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