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穩定發展2

對於這個新組建,剛剛遷都回洛陽的朝廷來說,豐收確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喜事,這足以證明,天看好這個朝廷,他們是真正的衆望所歸。

皇帝開心了,底下的大臣們也都笑了,連陳風,也都融入這個喜悅的氣氛來,如果不是因爲大權還在陳風手,恐怕劉琮都要來個普天同慶,大赦天下了吧。

“啓稟陛下,豐收之年,雖可喜可賀,但卻必須注意奸商低價收糧,如若不然,算百姓們都有個好收成,最終卻會落得吃力不討好,甚至不得不賤賣糧食。”

又有官員前刷一下知名度,不過他提出的這個建議確實很現實。商人逐利,在豐收之年會聯手壓低糧價,然後用極少的付出獲取大量糧食囤積起來。

等到災荒之年再高價售出,這樣一高一低之間,錢都讓商人賺走了,吃苦勞作的百姓們,始終沒得到任何好處。

提到商人這兩個字的時候,這官員還不忘看了陳風一眼,看樣子,他還是想影射陳風一下,畢竟,這位大將軍,可是一直都支持經商的。

“我擦,我招你惹你了嘛,這點屁事都能把我扯去、、、、、、”

陳風心已經有萬餘草泥馬奔騰而過,原本只想在朝堂當作雕塑的,畢竟,他的一言一行都太招眼了,出太多風頭容易惹事,只是很多時候,麻煩是會主動找門來的。

在場的官員這個時候也都把注意力轉移到陳風這裡來,真正計較起來,這位大佬可是一直鼓勵經商的啊,這件事情,是不知道今年在糧食生意,他會賺多少呢?

“咳咳,陛下,臣覺得此言有理,商人逐利而生,若是不加以控制,他們必定會連手壓制糧價,而後囤積糧食。”

到了這個時候,陳風不可能在裝傻了。要不然,今天朝會結束後,外面肯定又會盛傳大將軍要與奸商勾結的謠言。

“這,愛卿啊,商人地位雖然低賤,但出價收購糧食確實他們的自由,若是由朝廷強制他們以低價收購糧食,怕是會引起地方世家的不滿,這麼做,怕是不妥吧。”

“陛下所慮甚是,所以,臣覺得這件事情最好還是靠朝廷來引導。據臣所知,之前曾存在過朝廷下旨,讓百姓以糧食繳納賦稅的先例,或許我們可以從這一點入手。

這些天,臣在想,不管是豐收之年,還是災害之年,受苦受累都是百姓,朝廷雖然都會採取一定措施,但效果並不很好。

不如讓百姓們自己早做準備,在豐收之年囤積一批糧食,而後在災荒之年的時候來救濟自己,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陳風的話語引起了衆人的討論,誰也不知道這傢伙想說什麼,有人已經猜測出陳風的大致意圖,只是,他們並不瞭解陳風要如何實施。

“敢問大將軍,莫非您是想讓百姓們將多餘的糧食繳存儲起來,由朝廷保管,等到災荒之年的時候再進行救濟?”

作爲朝廷最爲年長的官員,太尉楊彪不管是輩分還是能力,都是沒得說的,他一開口,所有人都閉嘴了,連陳風,這時候也朝楊彪行禮。

“不錯,正如太尉所言,百姓們自己將多餘的糧食繳,由官府代爲保管,同時,可讓百姓們推舉代表進行監督,視察囤糧保存情況。”

“大將軍這個建議確實不錯,可是,您是否想過,只要是人,會有貪心,一旦監管不足,讓地方官員貪墨了這些糧食。

或者,這些所謂的代表與官員勾結,將糧食倒賣,亦或者以次充好,一旦到了災荒之年,百姓們自己繳的糧食卻拿不出來的時候,更會引起民怨。

況且,現在纔是第一個豐收之年而已,百姓們遭受太多苦難,深知糧食的重要性,這個時候要他們繳糧食,會引起他們的恐慌,在下認爲,大將軍的建議有失偏頗。”

楊彪明顯考慮的更多,爲官這麼多年,他太清楚地方官的嘴臉了。遇到清官還好,一旦遇到貪官,或者與當地世家、商人勾結的官員,當地百姓的苦日子,可沒個頭了啊。

“不錯,朝廷這邊一定要給與強有力的監管,務必保證這些糧食不會被貪墨,更要提防官商勾結。

今年的確是今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豐收之年,百姓們必定會把所有糧食都囤積在自己手,但朝廷可以出面,平衡糧價。

從現在開始,朝廷可以嘗試在各地建立義倉,囤積糧食,爲防止奸商壓低兩家,可由官府出面,根據當地物價,以高於往年平均市價兩成的價格收購糧食,而後囤積在義倉內。

若是遇到災荒之年,也由官府出面,以低於市價或者免費的方式將糧食發放到百姓手,如此,可省去從京城運糧,或者從外地調糧的功夫。

長此以往,等到官府的公信力能夠讓百姓們信服的時候,則可推行百姓們自行存糧的政策,爲鼓勵百姓存糧,可進行相應獎勵。

如由官府進行嘉獎,或者贈送高產糧種等方式,總之,要讓百姓們知道朝廷一直在關心他們,義倉制度建立後,不僅要讓百姓們自己巡查,朝廷這邊,也要不定期派人抽查,一旦發現官商勾結,定斬不饒。”

建立義倉這種制度,其實對於眼下的社會還是很有必要的,往年的時候黎民百姓都會繳糧食,用於繳納賦稅,大部分糧食最後都被運到京城或者朝廷指定的糧倉進行存儲。

這固然能在災荒之年用於救濟百姓,但誰也不知道哪個地方會先爆發災害,一旦糧食吃緊,再由朝廷下令進行調配,怕是不少百姓都已經餓死,或者爆發流民潮。

眼下生產力並不高,運輸能力也有限,遭遇災害之後,誰也沒法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糧食送到百姓手,而這時候,各地建立的義倉,能緩解燃眉之急。

從各州各郡的義倉進行糧食調配,必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救濟百姓,而後再由朝廷下令,將官府糧倉裡的存糧運出,彌補義倉,或者直接救濟,肯定能將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

陳風的這個想法,對眼下這個社會來說,還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只是,具體實行起來,恐怕沒那麼容易。

(本章完)

第383章 危機來臨1第564章 寒冬狼煙2第211章 孤膽英雄1第72章 又得精銳2第443章 梟雄手段1第547章 又到長安1第677章 救援河套1第380章 冬季籌備2第466章 郭嘉後手2第598章 臥龍出山2第517章 踏平草原1第108章 攻取遼東2第222章 高忠受罰2第545章 收穫滿滿1第680章 危機重重1第564章 寒冬狼煙2第34章 算計敵人2第470章 由西向東2第355章 戰場交鋒1第725章 出人意料2第27章 約戰曹操1第457章 圍困之計1第251章 目光朝南1第149章 絕對力量1第816章 塵埃落定1第795章 兵臨荊南2第822章 休養生息1第480章 誤會交手2第378章 失望透頂2第93章 再加兩隊1第60章 明爭暗鬥2第863章 地六百六十六章 盛世之景2第547章 又到長安1第642章 絕戶之計2第101章 凱旋而歸1第46章 鬼兵立功2第662章 河套之圍2第17章 後方爭執1第772章 艱難抉擇1第266章 抵達日南2第798章 圍點打援1第493章 連夜撤退1第56章 冀州風雲2第594章 梟雄一怒2第六百五十八章 兄弟相殘2第652章 膽如斗大2第761章 投鞭江東 2第693章 形勢變換2第563章 寒冬狼煙1第66章 援兵抵達2第472章 黃雀在後2第113章 太過招搖1第815章 勢如破竹2第8章 準備出兵2第592章 出人意料2第427章 秘密武器1第833章 了斷恩怨2第831章 曹氏餘孽2第233章 攻取河間1第141章 會師廣陵1第459章 後院着火1第721章 虎落平陽2第260章 變相招降第171章 地一百七十一章 倭島首戰1第215章 戰後之策1第754章 智力較量1第771章 夢中烈火2第148章 遭遇海盜2第801章 平定荊南2第290章 豐收之季2第503章 各有隱情1第237章 戰事不斷1第64章 惡戰雁門2第395章 兄弟情義1第628章 劉備奪荊2第850章 撥雲見日1第165章 東邊消息1第656章 圍困梟雄2第768章 商議對策1第212章 孤膽英雄2第425章 草原決戰1第798章 圍點打援1第755章 智力較量2第743章 水勢滔天2第57章 各有心思1第742章 水勢滔天1第78章 賺錢計劃2第458章 圍困之計2第748章 後院鬧騰1第322章 秋之戰火2第384章 危機來臨2第833章 了斷恩怨2第82章 擴充軍隊2第239章 北方新秀1第226章 幽州戰火2第824章 探索前途1第144章 三方爭徐2第27章 約戰曹操1第28章 約戰曹操2第786章 坐穩關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