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穩定發展1

荊南戰事,竟然會是以這樣的方式宣告結束。徐晃帶回了曹丕以及司馬懿的屍體,同時下令大軍暫時後撤休整,避免刺激益州的軍隊。

至此,陳風的勢力算是遍佈整個荊州,這天下,還能夠與他對抗的,也是江東的孫權還有益州的劉璋了,三分天下的局勢,逐漸形成。

等到陳風接到徐晃的詳細戰報,已經是六天後的事情,任憑陳風如何聰明,也不會想到令自己頭疼的司馬懿會死在曹丕手,或許,這也算是冥冥的安排吧。

司馬懿算計了曹家,間接害死曹操和不少曹氏子弟,曹丕忍辱負重留得性命,最後報仇成功,不管是曹家還是司馬家,在這樣的血拼之後都已經元氣大傷,再也形成不了氣候。

“如他所願吧,先把人帶回長安,我要跟他聊點事情,而後,我會安排人送他去曹公墓前守孝,唉,或許,這是命吧。”

徐晃在戰報的最後提及了曹丕的請求,作爲勝利者,陳風還是有點心胸的,再者,亂世梟雄曹操,一直是他敬佩的豪傑。

如今天下三分,陳風佔據着大半地盤,手的人口、軍隊、世家都在其他兩個對手之,他原本是可以繼續作戰,直至吞併天下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傳令下去,命徐晃地屯田,安頓俘虜和當地百姓,命魏延領兵返回漢,繼續編練兵馬,他組建的這支軍隊,命名爲無當飛軍,再擴招一萬人。

命黃忠坐鎮長沙,督管荊南,威懾江東,暫時不允許與益州有任何衝突,至於其他地方,按照之前的安排吧。”

下達這些命令後,陳風突然沉默了一會,這亂世的諸多對手,現在也所剩無幾,江東和益州的那兩個,他暫時還真不放在心,一股寂寞和孤獨的感覺,再次涌心頭。

接下來,對於陳風以及整個北方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戰事,而是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畢竟戰亂多年,北方被破壞的最爲嚴重。

一些外逃的世家和百姓現在也逐漸返回老家,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呈現一種百廢待興的局面,再者,北方將士征戰多年,軍已滋生厭戰情緒,作爲大將軍的陳風,必須要考慮到將士們的狀態。

留下大將鎮守各地之後,陳風開始頒佈與賈詡商議的一系列政策,爲了安撫民心,也爲了能儘快恢復北方的實力,身爲大將軍的陳風,必須把工作重心從軍事轉移到民生來。

首先,陳風對征戰過程抓捕的俘虜進行了整頓之後,剔除了大半士卒,將他們分作數部,分別隨大軍前往各地屯田,享受輔兵待遇。

其餘被挑出來的精銳,一半入河套大營,去北方草原駐紮,屯守邊境,抵禦外敵,另外一半則用於補充之前其他將領手下折損的部隊。

爲了安撫軍心,陳風鼓勵民間寡居在家的婦人,以及快要出嫁的女郎在軍尋求夫婿,爲此,陳風還給與相應的賞賜。

從減租免賦,再到賞錢賞地,只要陳風能夠想到,只要朝廷能夠承受的,都一一被實施下去,可以說,軍人的地位被一步步擡高,軍將士無不感激大將軍陳風。

而後,爲了恢復生產,陳風鼓勵民間開荒墾地,更對民間或者朝廷發明新式農具,提高勞作效率的人大加賞賜,這更加鼓舞了世人在農耕的熱情。

再加陳風之前派人總結出來的《農政紀要》這本書已經問世,面詳細記載了民間所有的作物,並附有配圖,還有耕種的注意事項,如何提高產量,注意防蟲防害等等要點。

與此同時,陳風又命各州刺史負責在各地組建農耕實驗基地,提拔農政人才,培養高產糧種,一點一滴的爲各地百姓去解決溫飽問題。

在農耕投入了諸多努力後,陳風在商業的投入也不少,尤其是,他任何人都清楚商業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除去本土境內的商業往來,陳風還鼓勵商隊前往江東、漢兩地,另外,草原那邊也需要大量的商隊去開拓,絲綢之路更是駝不斷。

至於海商路,陳風暫時並沒有公開,除去軍將領所在的世家以及一些靠得住的世家之外,其餘世家目前還不知道海還有一條絲綢之路更賺錢的路線。

進入短暫的和平發展時期後,北方各大世家都卯足了勁要讓自己的家族更快的恢復元氣,某些世家家主更是瞅準了這天下會變的不一樣,一個個的,都在做準備。

世家聯姻,朝廷結黨,軍論派等等現象也此起彼伏,凡是有人的地方會有鬥爭,陳風也沒有刻意去壓制這些現象,只要一切處於掌控之,某些爭鬥也是可以接受的。

幾個月後,朝廷完成遷都的工作,都城重歸洛陽,這個大漢,似乎又煥發了生機,只是,皇帝的號令,終究出不了宮闈。

“大喜,大喜啊陛下,根據各地傳來的消息,今年夏天是個大豐收啊,百姓們按照《農政紀要》面記載的方式進行耕種,各地均出現高產的現象。

另外,之前實行的由朝廷分發良種的計劃實行的也很不錯,接受糧種的農戶反應都很好,若是按照這套方式繼續執行下去,今年秋天必定又會是一個豐收啊。”

今天剛朝的時候,掌管農政的官員忍不住報喜,這位出身荊襄,剛剛任沒幾個月的官員,急着證明自己的能力,也急着向自己的對手炫耀。

雖說這裡面並沒有他多大的功勞,甚至,當初編寫《農政紀要》,推行相應政策的時候,他還在老家做學問,可現在,他坐在這個位置,並且有了相應政績,那有他一份功勞,這是沒法否認的事情。

“天佑大漢,祖宗顯靈啊,哈哈哈,傳令各地刺史,務必做好夏收的工作。”

劉琮雖說並不喜歡現在這個位置,但他已經坐在了這裡,不管是爲了天下還是爲了自己的姓氏,該承擔的責任,他是必須承擔的。

(本章完)

第113章 太過招搖1第743章 水勢滔天2第469章 由西向東1第594章 梟雄一怒2第10章 確定兵權2第87章 北風怒嚎1第192章 秋高氣爽2第537章 廣納賢才1第88章 北風怒嚎2第13章 領兵初戰1第72章 又得精銳2第518章 踏平草原2第32章 都在密謀2第276章 救命糧食2第475章 曹軍分兵1第454章 大戰開啓2第155章 遼西少年1第310章 悲催袁尚2第526章 口蜜腹劍2第583章 宵小動作1第464章 再次圍困2第820章 罷兵休戰1第657章 後方急報1第201章 破局之策1第340章 扶南戰火2第410章 草原風雲2第137章 許都暴亂1第572章 燙手山芋2第456章 誘敵深入2第481章 會戰虎牢1第669章 草原戰火1第357章 新的霸主1第659章 聚焦鄴城1第490章 虎牢之戰2第63章 惡戰雁門1第76章 進駐遼西2第753章 民怨之力2第94章 再加兩隊2第867章 千里救援2第580章 幡然醒悟2第800章 平定荊南1第831章 曹氏餘孽2第520章 戍邊之策2第338章 發財季節2第97章 匈奴之殤1第184章 江東才俊2第六百三十一章 荊南硝煙1第338章 發財季節2第247章 遠洋計劃1第470章 由西向東2第410章 草原風雲2第247章 遠洋計劃1第640章 瓜分冀州2第230章 坐穩幽州2第677章 救援河套1第503章 各有隱情1第433章 組建新軍1第638章 何去何從2第2章 初臨亂世2第321章 秋之戰火1第684章 一夜鬢白1第58章 各有心思2第689章 忠貞爲主2第482章 會戰虎牢2第42章 鬼哭驚人2第598章 臥龍出山2第140章 逃出生天2第389章 悲憤異常1第368章 西涼變局2第241章 厚待百姓1第693章 形勢變換2第89章 雪地狂歡1第664章 密兵南下2第43章 準備動手1第六百四十二章 絕對優勢2第598章 臥龍出山2第六百四十一章 絕對優勢1第186章 海上辯論2第460章 後院着火2第465章 郭嘉後手1第336章 發展民生2第634章 辛酸重逢2第55章 冀州風雲1第77章 賺錢計劃1第763章 羽扇綸巾2第591章 出人意料1第532章 幕後之手2第258章 山越精兵2第869章 東方帝國2第416章 迷霧重重2第190章 擊潰之戰2第180章 再敗倭軍2第498章 罷兵之戰2第716章 厄運降臨1第305章 擴大勢力1第722章 梟雄末路1第88章 北風怒嚎2第666章 惡戰連連2第167章 有仇就報1第622章 沙場惡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