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

中平三年春,經過秋冬時節的準備,漢軍與叛軍都在積蓄實力,涼州的漢軍終是在伏泉在冀縣縣城的校臺上的命令下,出兵討賊了。

“南容,不必遠送,此番大軍攻金城,錢糧皆靠漢陽,韓賊奸詐,恐斷大軍糧道,爾需謹慎,切勿有失!”

冀縣縣城外,伏泉對着傅燮,認真叮囑道,其於去歲底,被伏泉舉薦爲漢陽郡郡守,伏泉所率這一路直接進軍金城郡的兵馬,自然要多靠傅燮幫助了。

當然,伏泉願意這麼給傅燮面子,自然是看出他的能力,比範津好很多,而且範津在涼州這偏遠苦寒之地待得時間太久了,也數番表奏請辭,希望會家鄉南陽頤養天年。不過,範津這態度在伏泉看來,似乎有點兒拍了叛軍一次又一次進攻漢陽郡,生怕他也糟了叛軍進攻俘虜的黴運,這才早早去職還家。

“諾!使君放心,有燮在,錢糧必無拖延!”傅燮行禮回道,對於伏泉,他還是很感激的,其中除了有昔日平定太平道是結下的情義以外,也就是此番他舉薦自己爲漢陽郡太守的情義。

傅燮本就是經學文士出身,自然是希望爲自己任一方,而不是做一個守衛邊防的都尉。本來當初受詔時,他便想辭官,後來不是因爲韓遂、邊章之亂,因爲他不忍涼州受制於賊,這纔在安定都尉上待了不少時候,之後隨着伏泉大敗韓遂,看到形勢對大漢有利,便又有了辭官的心思,只是還沒等他想好怎麼辭官時,伏泉的舉薦就讓他圓了夢想,自然十分感激。

“善!”伏泉大喊,隨即上馬,在一衆涼州文武的護衛下,率領自己這一路馬步合計三萬人大軍,直往金城而去。

與此同時,尚有另外兩路兵馬,一路由關羽統率,率領伏泉所予五百涼州騎,統領朝廷從北方派來的一萬騎騎兵,出北地,橫掃北地塞外,所剩先零羌餘孽。

另一路,卻是有黃忠率領伏泉昔日南征北戰,所剩的三千餘精騎,從隴西郡出發,直攻隴西郡內枹罕、河關等地羣賊。

三路大軍,伏泉皆有嚴令,凡有一絲抵抗者,皆殺之,逆賊盛名者,必屠族。這話潛在意思,便是大戰之前投降的叛軍,可以接受投降,但是一旦與漢軍大戰,有所抵抗,那就不需要封刀了,至於那些叛賊名氣響的,也不需要估計,打敗他們直接屠族作爲懲罰。

此時不同剛來涼州,那是伏泉兵力奇缺,尚需要用一些俘虜充當炮灰,而現在,他要從根本上讓得涼州逆賊知道叛亂的下場,甚至於在伏泉心裡,他的這道命令,更像是希望就此將涼州所有叛逆羌族,全部屠戮。

後方的冀縣縣城越來越遠,伏泉身邊諸文吏面色各異,對於這場戰事,看法不一,其中,便有人對於伏泉這般分兵進攻,依舊有所危慮,就比如如今被伏泉徵入涼州刺史部的文吏李儒。

在李儒看來,涼州叛軍的兵力本來就比他們稍多,但是伏泉現在竟然還敢分兵進攻,這實在有些自以爲是託大了,縱然伏泉前番有大破叛軍的資歷在,但是這也不能說明叛軍的戰力非常低了。要知道,叛亂之初,當時北宮伯玉那幾個無謀之輩,就靠着這支叛軍,橫掃了涼州,現在換成了一個比他們更厲害的韓遂,伏泉有什麼勇氣敢分兵託大的進攻呢?

當然,這個問題李儒曾經也是私下問過伏泉,甚至不只是他,就是涼州本地,甚至於伏泉以前所帶來的益州、中原的名士謀吏們,也是明裡暗裡對於此事有所諫言,不過都被伏泉一力強勢壓下,讓他們坐等戰事,一切都會好的。

對此,李儒和衆人想不明白,只以爲伏泉是依仗黃忠那些騎兵,是他一直帶領的百戰精銳,才這麼說的。

其中,這些人裡,有人願意相信此事,並且不去多事,諸如賈詡這些人,都是靜靜坐等看戲。而像李儒這些好奇的人,他們本來想去私下看看黃忠的軍隊,再做諫言,不過,任憑他們怎麼打聽,都找不到黃忠的騎兵,這實在讓他們好奇,伏泉肚子裡賣的什麼迷魂湯?

或許,這一切,真的只能等戰事才能知曉,事實上,對於伏泉而言,他甚至覺得,派出四千多騎都嫌多了。即使盤踞在隴西諸地的羣盜約有萬餘,而且也不是一般的雜牌騎兵,但他們也絕對不是黃忠所部的對手,至於原因,那就是他已經給黃忠所部裝備了馬蹄鐵和馬鐙。

隴西郡郡治狄道西北之地,便是枹罕縣與河關縣,這裡,便是涼州叛軍裡,漢人盜賊反叛的發源地。時至今日,隨着之後又有涼州義從狄道人王國、枹罕人宋建反叛,隴西的漢人叛軍勢力,已經要將隴西郡亦西覆蓋了,甚至於還傳出目光短淺的宋建已經打算就利用所佔領的地方,稱王建國的消息,可見隴西郡叛軍的猖獗。

黃忠率部早在伏泉出兵之前兩日,便已出兵,如今便到了隴西叛軍的主要盤踞點枹罕縣,之所以如此,便是爲了打隴西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好儘快結束戰鬥,和伏泉的主力配合,進行下一步計劃。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當黃忠所部四千餘騎,出現在枹罕縣外時,叛軍才匆忙聚集起六千餘騎應戰,對於這點叛軍,以前黃忠或許還感覺棘手,現在卻是不值一提。

自去隋秋末以來,黃忠便率部,受伏泉密令,藏兵於隴西練兵,爲的就是等待這一天。當時,在見到伏泉暗中帶他觀看的馬鐙、馬蹄鐵後,黃忠便是震驚無比,特別是馬鐙,真是騎兵利器,由不得他現在對比叛軍不張狂。

初時,黃忠像麾下很多兵將一樣,對於馬鐙不以爲然,認爲無能者纔會裝備它,可當他自己裝備之後,並且在親眼看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兵卒踩着馬鐙立起,而且使力更多,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動作之後,頓時改變了看法。

這完全是把一個普通騎兵,變成精騎的神器,黃忠換做以前根本不敢想象,他知道,如果現在有十萬騎裝備馬鐙的騎兵的話,恐怕就是一下子佔據大漢半壁,都不成問題。

而隨着伏泉說出要讓他秘密以伏泉的親信舊部練兵,等待漢軍進攻的命令後,黃忠的心不由熱了起來,甚至於能在隴西郡的一個無名山谷裡,帶着四千餘騎藏匿了快半年,連正旦這些日子都沒有出面。也正是因此,黃忠率部出兵後,隴西郡的叛軍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因爲他們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毗鄰的涼州刺史部治所冀縣所在的漢陽郡而已。

當然,對於伏泉嚴令自己和兵卒不得說出馬蹄鐵、馬鐙的事情,黃忠也明白,這等東西如果流入叛軍的話,那會帶來什麼樣的隱患。所以他很支持,至於軍中會不會泄密,伏泉和黃忠卻是不擔心,畢竟黃忠所部皆是伏泉昔年所剩精銳,可以說都是非常忠心之人,想讓他們背叛伏泉,除非是伏泉身死,或者他們的指揮權交給了別人。

漢軍和叛軍這兩支軍隊在枹罕城外的平原相遇,漢軍四千餘騎,人數略少,而枹罕叛軍,粗略觀察,就已經臨時便召集了六千餘人,並且後方還有各地援軍趕來,卻是人多勢衆,不過,勝負從一開始便決定了。

雙方遙遙相望,短視的宋建破口大罵道:“漢軍爲何來得如此之快?斥候無用!壞吾大事!無用之極!”本來,他都準備和韓遂、王國等人商量好,自己在枹罕這一畝三分地上做土皇帝了,只需要按照約定給他們提供錢糧兵員就行,可是美夢還沒達成,就被漢軍突然進攻,這一戰因爲沒有防備輸的話,他也就根本當不上諸侯王了,能不氣氛嗎?不過,漢軍人數少,自己已經有機會。

“放心!漢軍人寡,不怕!”一旁的王國鄙視的看了一眼宋建道,對於這個牆頭草般的短視之人,他也不想說什麼,這麼早就想稱王道寡,真是腦子進水了。如果不是宋建家族在當地很有勢力,王國不及的話,說不得他就吞併了這個和他一樣同是涼州義從,曾經一起從隴西郡漢軍反叛的朋友了。

“善!今日便讓這數千漢軍身死枹罕也!”

此話一出,叛軍士氣頓時大震,不少宋建的死忠聞言,皆是大呼“萬歲”,以振聲勢。

對面,黃忠見叛軍如此興奮,自然也能猜出對方想法,不過,今日的戰鬥,註定不能用常理解釋。隨着他把手揚起,“嗚、嗚”的激昂號角聲,頓時迅橫掃原野,聽得也是等待半年的漢軍將士熱血沸騰,敲兵應和,喊殺如潮水。

見士氣已起,黃忠拔刀大喝道:“建功立業,當在此時,殺!”

“殺!”

“殺!”

“殺!”

……

漫天的號角聲中,四千餘嚴陣以待的鐵騎轟然而動,喊殺正正,一瞬間,戰場到處充斥着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大地也因鐵蹄而顫抖。

“轟隆隆……轟隆隆……”

叛軍諸兵將面面相覷,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什麼叫天翻地覆,馬蹄聲未免太響了,就像晴天炸雷一般,爲什麼會這麼響?要知道他們可也是曾經擁有十萬鐵騎的叛軍,雖然人數可能誇大,但也差不離,可就是這樣,也沒有如今這麼誇張啊……

“莫非漢軍給馬蹄子,穿上鐵履不成?”王國震驚之餘,隨意的開了一句玩笑話,緩解周圍氣氛,不過他卻不知,這一句卻是已經道破了內中玄機。

“不管了,殺!”宋建可不管漢軍如何,在他看來,漢軍四千騎過來,完全是送死,自己這些軍隊,完全要滅了他們,當下就率領部下對戰。

兩支騎兵,如同兩道鋼鐵洪流,逐漸拉近,只是,叛軍隨後便看到令他們震驚的一幕。

只見,黃忠部並沒有近身接戰的意思,而是斜斜飛衝,側對涼州騎兵,而後便在叛軍不可思議的眼神中,直接全體立身而起,彎弓搭箭,王國、宋建皆是驚訝之後再驚道:“騎射?”

不容二人多想,號角聲愈加激昂,數以百計的長箭飛離弓弦,筆直的貫入騎陣,一波接一波箭雨無窮無盡,叛軍騎兵人喊馬嘶,亂成一團,某些聰明人頓時下馬,欲以坐騎爲牆,拉弓還擊,可惜能夠中對手的叛軍兵卒卻是寥寥無幾,而這些人多在下一輪被漢軍的箭矢覆蓋,徹底喪命。

噗嗤一聲,宋建低頭看向右胸,一支羽箭猶然顫動不停,鮮血順着傷口泊泊流出,染紅衣甲,那沒入半支箭頭的傷口,足以說明這一箭的力道有多大。

宋建親衛見此,頓時大驚失色,連忙尋來鐵盾在其身旁防禦,而王國親衛見此,也是有模有樣。悠忽之間,卻是聽到宋建口中驚恐嚎叫道:“七八十步遠?漢軍皆乃神靈附體乎……”

不怪宋建失態,騎射雖然騎兵都會在馬上射箭,但是那射程很多騎兵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般人也就是二三十步而已,能射出五十步,都是力大無比之人,射程過七八十步遠的,更爲罕見,而那些射程過五十步的人裡,基本上大多數人射出的羽箭到了地方後,就會沒有太多力道了。

可是現在,漢軍竟然有四千餘騎射程達到七八十步遠,並且羽箭到了地方後,穿透力並未喪失,這他麼的也太邪門了吧,漢軍四千餘騎人人皆有此能,這真是太恐怖了,這仗沒法打了,還怎麼打,根本打不了。

畢竟,他們這些叛軍,莫看人數上似乎有六千餘騎,然而如果現在想湊出漢軍這種七八十步騎射的人,可能根本都湊不出一百人出來,而且這些人裡,敢保證自己的羽箭到了地方後,還能繼續有穿透力的,穿破敵軍鐵甲的,那可就更少了。

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九十九章 無錢募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爲漢興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一百三十六章 捷報傳京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一百七十三章 閹人不除 國無寧日第九章 出城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二百六十三章 丟卒保車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五百二十一章 長社城下誰成名第四百一十八章 解危度厄何伯求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八十六章 遇賊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六十八章 黨錮寒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里奇襲終得手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獻關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二百三十六章 欲募板楯蠻爲兵第五十八章 永樂太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四百八十四章 龐柔第四十三章 培養外戚第一百零二章 武聖歸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五十章 宋酆兵敗第九十四章 幽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六百零五章 洪流喪膽皆慼慼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五百三十五章 陽翟俊傑已不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曉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線第三百零九章 太守已至第九十二章 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第四百四十章 張奐終應第六百三十五章 張燕之謀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一百一十五章 直奔中帳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家羽翼需盡誅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子威儀可真威風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六百八十八章 西域征服史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敗 亦乃天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四百一十二章 望門投止思張儉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黨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九十七章 關羽殺人第三百零二章 有何喜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柳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五百五十一章 音清體柔易推倒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自爲之莫多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七十七章 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