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何氏美如鸞凰

劉宏幼時家貧,其母董太后亦是如此,窮的怕了,故其即位後,董太后賣官求貨,收納金錢,對錢財有種無法自控的貪慾。

伏泉本以爲劉宏只是天生的一種窮人突然成了暴發戶後的心態,特別怕再次貧窮,是以親政以後也大肆求財,現在看來那也只是一方面原因而已。

人一生的性格,在其幼年時便已形成,想想看,按照劉宏所言,他小時候知道窮怕的後果,經過母親和宦官的薰陶,見識了金錢權欲的魔力,愛財也是應該。宦官的出身家境除了袁赦這種目的本就不單純的人之外,其餘應是一樣的,家裡都不富裕,畢竟沒有富人願意捨得將自家孩子送入皇宮做宦官,有了董太后和宦官從小言傳身教,難怪劉宏愛上了“斂財置業”,以至於做了那麼多荒唐事。若是其有合格的老師教導,或許他的一生會有新的結果。

殿內,別無他人,唯有劉宏與其他幾名小寺人,張讓等人皆未見,想來今日應未當值。

劉宏拿起一塊金餅,眼神冒光,此時很難想象他會是一個擁有天下的皇帝。更像個沒見過錢的土包子。

其拿到伏泉面前,說道:“汝可知太后曾言這黃金成色不足乎?”

不足?

伏泉望之,這種金子放在後世也是那種純金,價格不菲,怎會不足?

看着伏泉疑惑,劉宏笑道:“汝不信?朕記得母親當時令人舂黃粱,煮之食用,飯熟之後與黃金比,言道若有與黃粱同色者,纔是真金。”黃粱乃是一種粟米,煮熟後呈黃色,色澤十分鮮豔。

原是如此,若真拿金子與黃粱相比,的確成色不足。

半響,劉宏問道:“今日來有何事?可有佳作。”說罷,眼露期望之色。

伏泉回道:“未有,只是多日未來宮中,甚想姨父姨母。”他嘴上是如此說,其實內心發苦,自從蔡邕那次誑他又做了一回文抄公後,劉宏聞之,大讚其詩賦,言道以後必須多做,予其查看,是以來了幾次皆有此問,伏泉當然一口否認。他可不想被人傳言以詩詞小道諂事皇帝,博得寵幸,那無疑於自找罵名。

劉宏捶足頓胸,面顯失望之色道:“應是如此,如此絕妙佳賦,豈能隨意便出?”

伏泉見之吶吶不言,其實心裡暗暗竊笑,偶爾調戲一下古人,其人還是擁有天下的皇帝,也爲一樂。

應付了劉宏後,伏泉便離開直奔長秋宮而去,早有熟識宮女出來引其入內,此時大漢皇后宋氏正抱着小公主劉葭逗弄,看其笑容顯然十分喜愛。

見了伏泉到來,宋後將劉葭交予身邊宮女,問道:“今日怎麼來了?”

“想念姨母,便就來了。”

“盡是胡言,以前也沒見汝來的這麼勤奮。”

伏泉被其點破,臉色一紅,但還是正色道:“以前檀奴不懂事,遭受大難後才明此理,姨母莫要以舊事相提。”

“……”宋氏臉色一愣,分不清真假。

“外侄前來實有一事,今日遇見太尉段公,其於外侄言,宮女有何氏者,其兄進與張、郭親善,現與中朝聯合,恐爲不利。外侄不敢怠慢,得了此信便火速前來。”伏泉不再糾纏剛纔話題,索性直接拋出來因,宋後聽了臉色瞬變,氣氛陡然冷了下來。

未幾,便聽其言:“孤知了,汝若是見到段公就把此話告知,若未見,便算了。”漢代不同後世,皇后平時與太后、太皇太后都可稱孤,甚至稱朕,只是一般只在大朝會或者詔書中使用。

孤知了?什麼意思,沒有其他話了嗎?畢竟段熲可是前番謀害你姑母的從犯之一,不感覺其中有詐嗎?

伏泉愣愣的看着宋後,困惑不已。

宋後應是看出其惑,笑道:“段熲雖身附宦官,然其必效忠乎?三公之位已得,其欲求後路也。”

後路?宋後一語道出段熲真諦,的確,縱觀段熲其人,爲求富貴名利,投身閹宦,然其本性皆爲自己,其難道看不出自己所處之境?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宦官於朝中獨大,三公有兩人與宦官有舊,士人集團怎會能讓此中情形維持?如此只待時機一到,其必被罷。

這樣想來,段熲與宋後聯繫也屬應該了,能做到三公之位的,都有一定的政治手腕,懂得爲自己留後路。就是司徒袁隗,汝南袁氏何等清名,不也一樣有袁赦這個宦官內應嗎?很明顯段熲是要爲自己尋找另一條路了。

何氏,就是他的投名狀,而歷史上靈帝重用的外戚正是何家。

念及於此,伏泉問道:“姨母知何氏乎?”

“聽過其名,據呂常侍言,其貌美,甚得陛下歡心。”宋後淡淡道,雖然說得十分輕鬆,但伏泉還是從她嘴中聽到一絲醋意,少有的她展露了妒忌之心。

其中必有隱情,只是其未說,看來何氏於後宮之中寵幸不小,甚至有危及後位之能,否則即使宋氏再不受劉宏寵愛,也不至於談及她有這種動靜。

伏泉再三詢問,宋後卻左顧而言其他,不願觸及,甚有可疑之處。知曉問不出什麼,伏泉便告退了。

只是,翌日,伏泉於呂強回府後,過府相問,得到的一個消息讓他大驚。

劉宏竟在與何氏顛鸞倒鳳後,隨口而言,何氏美如鸞凰。

這是何意?

承諾還是胡言?

—————————————————————————————————————————————————

《五行志一》:言永樂雖積金錢,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黃粱而食之也。

范曄《皇后紀》: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

至於漢代皇后,可稱孤或者朕,這一點不用懷疑。從二十四史中,對後宮的記載都是《后妃列傳》,唯有東漢一朝的皇后可以擁有《皇后本紀》,採用帝王傳記的專有格式“本紀”。東漢人本着“帝后同體”思想,不僅開歷史之先河地給皇后加諡號,入本紀,開了歷史之盛,其中皇后詔書中也多稱朕,當然也不是後人以爲的是借皇帝名義,“帝后同體”需要借嗎?

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六百零六章 韓文約兵進平襄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三十四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一百八十一章 酷吏瑕疵必報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三百五十八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七十一章 滅蝗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甘寧終現身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裡北地羌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懷孕的女人最可怕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十二章 劉堅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漢孝廉之法 必無存也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一百四十二章 豎子戾龍也第二百零三章 莫要負隅頑抗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日復隴西第三百六十二章 以土爲糧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定要成爲大將軍第四百八十章 槍頭無有唯投杆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三百八十五章 滅賊前奏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兒曹乃有大意哉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竇武兩相比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通人事聽牆角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三百六十章 士爲知己者用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計宋伏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六百一十九章 麴義要成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政治妥協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開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二百四十章 蠻人不復反矣第二百四十八章 奏請討伐錦衣賊盜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二百一十八章 馬可識途 牛亦識羣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四百五十八章 萬艾可第一百八十五章 援益州定平板楯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五百三十七章 非太平道乃在朝堂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政略改之曹魏亡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一百六十三章 辣劉堅牀榻溫柔第四百九十二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第二百零七章 終平亂第五百四十二章 隔牆有耳遇二才第三百八十一章 吳起之才第二百七十六章 內院暗潮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六章 瘟疫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一百六十二章 死灰獨不復燃乎第五百零九章 最軟蛋的綠帽男第五百零六章 北疆百年有安寧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五百零四章 兩軍皆撤無勝負第六百一十五章 斷糧道者卻中伏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二百六十八章 朝中驚變 帝心何意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城賊子如蟻附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三百五十一章 吏不必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