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帝心

鄭常侍沒有陛下嗎?

伏泉年幼聲音不大,但此刻卻在鄭颯耳裡猶如撥開雲霧見了青天,只見他眼神一亮,似有所悟。

席上的劉華卻沒有深想,看鄭颯的表情直以爲伏泉觸怒了這位自己年少時常照顧自己的宦官,即使心裡喜歡伏泉,但也只能虎着臉,厲聲斥責道:“檀奴,休得胡說。”隨即又對鄭颯說道:“鄭常侍,小兒家胡言,莫要見怪。”

誰想鄭颯竟不以爲意,細聲回道:“公主多慮了,小郎君聰慧點醒了奴婢,只是奴婢還是不解,需要小郎君解惑。”隨即又問了伏泉,語氣不再似先前那樣不信任,而是頗帶恭敬的問道:“小郎君有何法救奴婢?”

伏泉回道:“王甫敢如此毫無顧忌,只因其爪牙段熲爲司隸校尉,司隸軍政皆出其手,若其編造好了證據,必會直接抓捕鄭常侍。進了詔獄,內廷必已被王甫收買,而外廷因竇公前事,鄭常侍即使有天大的手段,也未必能安然脫身。”

竇公即四年前想剷除宦官,事泄被誅殺的大將軍竇武,黨人“三君”之一。鄭颯當時爲長樂尚書,管理羣臣向太后遞表的奏章,不過他經常私自扣押,一邊與外廷虛與委蛇,一邊又不立即向宦官集團靠攏,屬於騎牆派,典型的老滑頭,狡猾之極。這才惹惱了竇武,被竇武收送北寺獄,後來王甫放了他,如果不是明白竇武是一定要他命,誅殺所有宦官的話,也不會徹底與王甫合作,聯合劫持了竇太后,使得竇武堂堂大將軍,執掌天下兵權,卻連一個皇帝太后的征討大義都沒有,最終兵卒倒戈,事敗身死,禍及全族。

話語到了這裡,劉華眼神閃過一絲驚訝,似乎好奇這個侄子怎麼能如此洞悉朝政。而鄭颯聽了之後臉上又黑又紫,陰沉得十分難看,顯然伏泉對他的處境描繪得非常正確。

“這該如何是好?”

“常侍怎麼如此糊塗,王甫所恃者,無非段熲爾,其能扶持段熲爲司隸校尉全憑陛下吩咐,若其失了陛下帝心,陛下安能讓段熲久爲司隸校尉?”

鄭颯點頭道:“小郎君倒是看到重點,然而段熲能爲司隸校尉,雖有王甫之功,但也屬平常,奴婢怎能讓陛下隨意裁撤?”

伏泉聽後一愣,怎麼會裁撤不了,靈帝歷史上不是最寵愛宦官?鄭颯可是靈帝除竇武的重要手下,他吹些耳邊風,怎麼裁撤不了?而且段熲升任司隸校尉,難道不都是王甫的功勞?細細一想,他便釋然了。

歷史上段熲投靠宦官,一方面是他心裡名利心太重,太想升官,另一方面則是他出徵羌人,需要軍費以及物資後勤,然而這些東西都是國家供給的,準確的來說是皇帝宦官控制的中朝,又稱內朝。他若不投靠,宦官在後方使點手腳,沒有後勤供給,估計也不會有他那些神乎其神的戰績了。

而升任司隸校尉這一重要職位,則是靈帝不得已爲之,一方面是爲了抓捕造謠者,另一方面漢羌戰爭已經結束,段熲功勞之大,唯有“涼州三明”的其他兩人皇甫規和張奐能與其比擬。但另外兩人一個年歲大了,早已致仕,另一個得罪宦官被誣陷罷免除,回鄉教授弟子,不再出仕,這時候大賞段熲,分離其兵權就成了必然。蓋因涼州悍卒多數聽其命,即使他忠心,但也不由得不讓皇帝猜忌,升任司隸校尉表面上看似升遷,暗地裡實則極大的削弱他的兵權,所以升遷成了必然,王甫只是起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而已。

想通了這點,伏泉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太天真了,把王甫最重要的依靠剷除已不可能,那現在只剩另一條路了。他說道:“是小子糊塗了,不過既然鄭常侍不能罷免段熲,那只有行險計了。請常侍向陛下太后稟報,野間傳聞常侍與渤海王姑父密謀,篡奪皇位。”

此話一出,滿屋驚愕。

劉華瞪大眼睛看着伏泉,吶吶不言,她今天真的看不懂自己這個侄子到底怎麼了,偷聽消息救王叔的是他,現在要率先向皇宮報告謀反事情的也是他,若不是心裡知道他平時懂事,此刻說不定就要上前整治他了。

有人能忍住氣,可有人就不能了,剛剛對伏泉態度有所好轉的鄭颯,聽到伏泉讓他去向皇帝稟報莫須有之罪,還是如此大不敬的,勃然色變,差點就要揮袖離去。

“常侍息怒,檀奴說話定有深意。你這孩子,有話直說,這等胡亂言語,若是說不出個道理來,回府裡我定叫你後悔。”劉華見鄭颯臉色,立馬幫腔道。開玩笑,或許鄭颯馬上就要被王甫收拾了,但現在到底也是宮裡的宦官頭目,惹他不快,指不定有什麼事情發生。現在的大漢,在宦官面前,自己這個先帝長女都得看他們顏色,雖然鄭颯對自己很是尊敬,但也千萬不能讓他無端惦記上了。

“伯母,鄭常侍稍安,請聽吾道來。現在之局說是死局亦然,竇公之事猶在前鑑,陛下身邊多爲王甫爪牙,坐以待斃的話,只能等到王甫出招。既然如此,爲何我們不主動出擊?若陛下在王甫稟報之前就已經知道謀反之事,他再稟報,可會信嗎?”

鄭颯心思一轉,隨即問道:“爲何不信?”

伏泉指着桌上的菜餚回道:“就像這些美味,味道定是極好的,但若是我吃了後,說此家店味道極差,不知常侍作何感想?”

“定是不信的,奴婢常來,哪能不知此中滋味?”

“善,若是吾伯母,常侍親友皆言此家店味道不好,乃至朝中大臣,三公九卿,常侍還信嗎?”

“這?”鄭颯眉頭微皺,不再言語,若真是那樣,他也許真不會信。隨即,心思一動,眼神閃過一絲異彩,高興的說道:“小郎君真是早慧,公主有福了。”

此時,聽了伏泉講話,再笨的人都明白伏泉的話了,想想看,皇帝身邊人都在傳謀反的事情,都說不可能。等到其他人上奏時,再說這件事情還會信嗎?

劉華明瞭伏泉的計策,喜上眉梢,笑着說道:“那勞煩常侍準備了,陽安也要書信王叔以應對。”

“善,奴婢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何事?”

“希望公主進宮一趟,向陛下陳述謀反傳聞。”

“一定。”

第六百零七章 西州之主 當爲韓將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二百八十八章 不似良人也第三百三十八章 汝曹誤朕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二百五十二章 白虎主殺伐第五百五十三章 陳留壯士黑漢者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遇救鹿第六百八十七章 完勝域外第五百零一章 張然明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四章 再議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四百二十四章 追何進只爲白鹿第五百六十章 今必將滅賊餘一役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一百一十七章 上天所賜之李陵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東虎戰武聖第六百四十七章 何進身死第三百六十九章 盡瘁守節縱身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撈軍功鍍金的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一百零七章 北柳設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三百四十九章 名臣良將究何爲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涼州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願得一心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人各有志 出處異趣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宮變乎?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原秋風漢軍急第六百四十一章 必須屯田經商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聲壯烈送行爾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平之世可真有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外兵入京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六百六十二章 爾等尚爲漢臣乎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別山下突遇伏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四十五章 長者之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十二章 隱憂第三百零三章 吾段公外孫也第五百零七章 萬戶陽都侯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六十二章 文姬尚在懷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公涓釣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四百一十三章 何不行伊霍之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五德終始說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三百三十一章 望司馬開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六百二十四章 割肉般的考驗第一百零九章 諸君有何話說第五百五十七章 幽涼之黃巾爭第一百九十三章 漢末最被忽視的部隊第五百二十九章 潁川黨人聚集地第八十九章 楊縣良將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帝繼位當分贓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四百一十五章 太學諸友今何如第四百五十四章 鮮卑漢奸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襲鮮卑狼豕突第四百零一章 何人可令段紀明爲輔第六百零二章 韓遂疑竇變兵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只有累壞的牛沒有耕壞的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頭勢力自古有第六百七十五章 開考取吏第三百一十六章 豈曰無衣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與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