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荊揚大亂解

朔風蕭蕭,大地一片蒼莽,即使是盛夏,此刻也因爲那漢軍鐵騎的衝鋒而讓叛軍陣營,一片寒顫,當然,那些已經準備反叛叛軍的兵卒,卻不是在此列。

一片葉子從空中飄落,落在叛軍首領黃穰的臉上,帶來一抹淒涼,只是現在容不得他多想,舉起手中長刀,大聲呼喝道:“敵襲,快結陣!”

“漢軍來了!快結陣!”

“殺!兄弟們,漢軍說了投降便赦免吾等,今日便拿下那黃穰以謝漢軍。”

“先殺了逆賊,再滅暴漢!”

……

無數的聲音在叛軍陣營裡叫喊,原本一邊倒的叛軍自己的肅清計劃,徹底被漢軍的鐵騎打破,場面混亂無比……

在叛軍陣營遠方,曠野盡頭,那裡有兩條條淡淡的黑線在蠕動。隨着時間的移動,地平線上那兩條條淡淡的黑線變得更粗了,綿長嘹亮的號角聲在前方響起,悠遠得令人心中不安的跳動,接着最近的那條黑線越來越粗,直到漢騎迫近,大地震顫,終於只有數百騎的漢軍殺入此刻依舊陣型雜亂的叛軍陣營。

“殺!”

關羽、黃忠、嚴顏各率本部騎兵殺入敵陣,隨着他們的長刀揮舞,很快便有不少慌亂的叛軍兵卒,來不及或者根本無法列陣,就成了漢軍的刀下亡魂,徹底的斷絕了他們原本要推翻大漢的願望。

漢軍突擊的時機可謂是把握的剛剛好,正好就在叛軍自相殘殺內訌到了敵我根本難以分開的時候,叛軍想要一下子就列陣迎敵根本就不可能。隨着漢軍殺入,原本自我糾纏廝殺的叛軍,立刻便被漢軍不由分說斬殺。

當然,對於叛軍裡面的老弱婦孺,以及那些見到漢軍來了,就跪地高呼投降的叛軍兵卒,漢軍是沒有進行任何攻擊的。在注意到叛軍發生內訌,甚至已經到了自相殘殺的時候時,一路尾隨,按照伏泉命令,擇機擊破的漢軍,根本沒有任何猶豫,兩千餘步騎直攻叛軍陣型,趁他病,要他命,不趁着叛軍內訌、人人自危的時候襲擊,更待何時?

關羽高舉長刀,策馬狂奔,左突右衝,身後一百餘騎如影隨形緊緊跟隨在他身後。他們從叛軍陣營中間,直插進去,而叛軍左右兩翼,則是黃忠、嚴顏二人各帶本部一百餘騎衝刺,他們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用穿插進攻的辦法,將叛軍分成數段,令得此刻因爲內訌而根本來不及陣營的叛軍更加混亂,最後在叛軍大部兵卒趕來後,分割解決這些叛軍。

南方少馬,導致南方的普通百姓,極少有見到大量馬匹的機會,許多未結陣的叛軍兵卒,似乎根本不知成羣的馬兒衝刺,會有什麼樣的巨大威力,都手持手上的各式兵器,不畏死和馬匹上的漢軍決戰。當然他們無一例外,隨着漢軍鐵騎藉助馬匹衝刺的力量,劈砍雙刀,大笑接納了他們的首級,而他們也因爲自己的狂妄和託大徹底葬送了性命。

漢軍的騎陣彷彿來自地獄的幽濤,如三把鋒利的匕首,挾裹着刺破一切的威勢,如天崩地裂,如驚濤拍岸,向着雜亂無章,擁擠的叛軍陣型洶涌攻來。

周圍的叛軍兵卒有如回放機般在眼前往後倒退,五百餘突擊衝刺的漢軍鐵騎心中,似乎數百匹健馬同時叩擊大地所發出的轟鳴聲,耳邊周圍有無數淒厲的喊殺聲,眼前只有鮮血飛舞,彷彿整個世界都在漢軍的攻勢下戰慄、顫抖,環眼宇宙乾坤,天地唯吾強漢鐵軍!

烈烈豪情在他們的胸膛裡熊熊燃燒,灼熱了他們的雙眸,他們只有五百餘人又如何,他們是漢軍,是大漢的支柱,有着當年前漢名將陳湯所說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傳統,面前的數萬混亂、根本就沒有多少反抗餘力的叛軍,在他們眼前就是土雞瓦狗一般,不值一提。

若是連這些陣型混亂,相互之間內訌,根本組織不了多少反抗實力的叛軍他們也擊不敗的話,那麼他們這些漢軍也就別說自己是大漢的兵了。

“殺!”

嚴顏大吼一聲,手中長刀狠狠斬落,帶起一個叛軍兵卒脖間一道飛血後,同時一撥馬頭,斜斜地駛向了叛軍的側方而去,因爲他看到在他所控制右翼範圍內,叛軍的邊角一處,正有數百兵卒聚集,而在那數百兵卒後方,有一杆他熟悉的“黃”字大旗。他確定那必定是叛軍首領黃穰的旗幟,上一次讓逃了,這一次,嚴顏說什麼也不會放了這傢伙,因爲這傢伙是他的功績所在,只有拿下黃穰人頭,他才能立下首功,他嚴顏纔有更好的前程。

“殺!”

百餘漢軍健兒轟然迴應嚴顏大漢,聲如炸雷,數百隻鐵蹄雖少,但氣勢在這叛軍陣營裡恢弘無比,如滾滾鐵流瞬時越過了嚴顏繼續往前衝刺,最前面的一排騎兵將直指虛空的長矛壓了下來,數十支鋒利的長矛刺碎了冷冽的朔風,形成一片令人窒息的死亡森林。後幾排騎兵隨嚴顏一起將手中的長刀刀高舉過頂,鋒利的冷輝令天空的灰暗都爲之消退,前方不是叛軍被滅,就是漢軍自己玉碎,不斬賊首,誓不求生。

……

黃穰此時聲嘶力竭的大喊,命令身邊的傳令兵趕快命令各部兵馬聚集陣型迎戰叛軍,然而收效甚微,或者說根本沒有任何效果。此刻雜亂的局勢就是連傳令兵,也根本找不到叛軍各部將領所在,因爲漢軍那三支穿插的鐵騎,雖然人數不多,卻是將叛軍陣營攪亂得天翻地覆,叛軍各部之間明明距離如此之近,卻是根本連一點兒信息都傳遞不了。

“漢、漢騎攻來了!”

“怎麼辦?怎麼辦?逃吧!”

“走!走!漢騎勢大,將軍,快逃吧!”

……

對面黃穰身邊保護他的叛軍的軍陣見到漢騎襲來,立馬開始騷動起來,站在前排的士兵開始驚恐地環顧四周,膽怯的已經開始退縮,黃穰在陣前策馬來回奔走,大聲喝斥,試圖控制住頹勢,但他的努力是徒勞的,更多的人開始往後退縮,能夠堅持留在原位的士兵正在變得越來越少。

有時候,“勢”這個東西很難說,明明一方有絕對兵力優勢,卻被弱勢兵力一方,在敵衆我寡的形勢下,一直壓着頭打,甚至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漢軍現在的形勢就是如此,三支鐵騎不斷收割叛軍人頭,已有千餘叛軍就此喪命,雖然對於叛軍來說不算什麼,但形勢此刻就是站在漢軍一方。

這也導致此刻保護黃穰的叛軍會如此膽怯,即使他們是忠心於黃穰的穰軍又如何,在自己肚子飢餓空虛,軍隊內訌不休,又被兵力弱小的漢軍碾壓,自然是人心惶惶。見到漢騎前來,一點沒有往常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隨着數場戰敗,叛軍損失的不止是黃穰起義之初的個人威望那麼簡單,還有叛軍各部原本因爲貪官污吏的剝削而奮勇還擊的勇氣,現在隨着漢軍這一次洶涌的攻勢,全部都一下子爆發了出來。

“住口!再有妄言者,斬!”

“將軍,漢軍勢大,不撤晚矣!”

“胡言!”看着身邊一心腹將領又在勸說,黃穰大怒,直接向他面前刺出手中長劍,只聽到“啊”的一聲,那將領雙眼十分不信的望着黃穰,最後低頭看了眼自己腹中的長劍,這才吐出一口鮮血,就此沒了性命。

冷冷的抽出自己刺出的長劍,似乎根本不認識面前這剛剛被自己所殺一樣,然後望向自己面前那些聚集的數百兵卒,大聲喝道:“再有妖言惑衆者,如同此獠!”

這一聲大喝,終是起了效果,看到黃穰竟然連他的心腹將領都殺,這些叛軍噤若寒蟬,連忙閉嘴,然後不用黃穰再命令,拿出手中的各式兵器,組建一個臨時軍陣禦敵。不過,他們的軍陣在隨後趕來的漢軍看來,簡直是雜亂不堪,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團隊聯繫,真是一點威懾力都沒有。

只見隨後趕來的嚴顏所部騎兵,如同一支利劍就插入了這支數百人的叛軍步卒裡,前排漢軍的長矛瞬間就將數十名衣甲不齊的叛軍刺破,馬匹帶出的慣性,直接讓漢軍手中的長矛刺破了叛軍全身。

接着,後排的漢騎,在主將嚴顏的身先士卒下,不斷揮舞手中長刀,將左右兩側前來救援的叛軍一一斬殺,局勢,一開始就是漢軍進入上風。

看着前方一切,黃穰絕望地嘆息了一聲,終究叛賊就是叛賊,自己的軍隊即使經過這連番血戰,也還根本不是一支精銳,精銳永遠是嚴格的操練和不斷的戰事,一部部磨鍊的,很顯然他的軍隊缺少那種精銳軍隊的氣勢。

結局已然因此註定,叛軍一開始就落了下風,畢竟在空曠的平原上,當步兵遭遇騎兵時,只有排起密集陣拼死一搏,纔能有一線生機。可是,叛軍那雜亂無比的軍陣,一開始也就將勝利拱手讓於漢軍了。

“殺!”

嚴顏高聲大呼,全身簡直是熱血沸騰,雙目盡赤,巧借戰馬飛奔之力接着大刀又砍殺一人,隨後渾然無視身邊不斷聚集的叛軍兵卒,左劈右砍,每一次砍殺,都會形成尖銳的厲嘯,將對手頭顱、身體切開。

未幾,隨着嚴顏,跳出叛軍合圍之圈,向着心中目標前進,他的衝勢極快,很快趕到心中目標的數米之間。只見得那杆“黃”字大旗下,有一個身着精緻鎧甲的人,此人周圍尚有數人護衛,心中若想不差,其必是叛賊賊首黃穰無疑,當下又是單騎策馬殺去。

此時的黃穰再無適才誅殺手下心腹的冷酷,他們眼底驚恐驟現,人都是對死亡有所恐懼的,黃穰也不例外,隨着嚴顏殺進,黃穰怎麼能不知這漢將是向他殺來?

不止是黃穰知道,他身邊護衛的兵卒也是知道,只是這些兵卒卻是知道,也沒有進行任何動作,因爲騎馬的嚴顏根本不會給他們任何反應時間。只聽到嚴顏暴喝一聲,直如天雷炸響,之後馬蹄躍起,眨眼之間,滴着敵血的刀鋒在空中劃出一道鮮紅的弧線,劈上了黃穰的腦袋。

一擊必殺!

致命如斯!

“啊……”望着對面漢將像是宰牛殺羊般殺死黃穰,那幾名黃穰心腹的護衛兵卒怒氣沖天,數件刀矛劈頭蓋臉落下,便要取其性命爲黃穰報仇。

只是嚴顏渾然不懼,手中長刀橫揮而出,一連串金鐵交鳴聲爆響,將指向自己的數件武器盡數盪開。然後,不留任何情面,大喝劈砍,根本不給這幾名叛軍有任何反抗的機會。

血,漫天的血,形成血瀑,灑落而下,有種妖冶的悽美。隨後嚴顏策馬躍過一地死屍,到了黃穰屍體面前,雙眼炯炯發光,下馬,舉刀,將黃穰的首級割下,隨後又將黃穰的帥旗砍到,將首級拿在手上。

“賊首黃穰授首,爾等還不投降!降者免死!”

嚴顏再次上馬,向着戰場上無數的叛軍呼喊,也就在此時,漢軍的步卒也是匆匆趕到,見到此景,更是與其他騎兵一起,隨着嚴顏痛呼。

“賊首黃穰授首,爾等還不投降!降者免死!”

“賊首黃穰授首,爾等還不投降!降者免死!”

“賊首黃穰授首,爾等還不投降!降者免死!”

……

什麼是兵敗如山倒,現在原野上的一幕就是,只見到隨着漢軍一起高喊,無數的叛軍遠望着自己主將帥旗倒下,接着一個青年漢將,手拿一個熟悉的首級,立馬崩潰。

多數叛軍選擇就地投降,而少數冥頑不顧者,選擇逃跑,不過都被漢軍步騎一一斬殺,戰事以一種誰也想不到的結局就此收尾……

光和三年,五月,巴郡太守伏泉奉命,率三千兵出川,東援荊、揚,先破江夏數賊,又往援廬江。焚賊糧草,數敗其賊,後於舒縣城外,設四面楚歌之計,擾亂敵軍,再以步騎兩千餘,大破賊軍八萬餘衆,斬首五千餘,俘獲無數,賊首黃穰授首,荊、揚大亂遂解。

第二百零六章 入閬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餘亦亡矣第四百三十四章 僕不如也第三百五十五章 類似官渡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三百二十四章 鄂縣聽甕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四百零三章 訓弟只爲百年後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蠻何去何從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滅鮮卑也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路南行路崎嶇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三百五十章 必可一戰而定賊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糧第四百一十七章 時不待本初第三十六章 臣不討賊非臣 子不復仇非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無意當殺督郵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二十九章 幫助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一百三十章 猛將之威當如斯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文左傳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馬義從天下無敵乎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都不信第七十六章 袁氏妖言惑衆之輩第六百三十九章 呂布百騎衝胡陣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做人不能這麼無恥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能力也能混成高官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四百二十五章 淳于瓊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六百八十六章 天下可無洪 不可無君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翻大漢 以造盛世第一百二十七章 鑿破漢陣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二十五章 索賄第四百四十八章 受降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浴火重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州蠻亂驚蟄起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二百五十五章 改日再來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何如桓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何不直入閬中第四百二十章 雒陽之兵尚弱也第一百七十八章 欠了人情必要還第五百八十六章 聯姻是宋伏的需求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叛軍並非鐵板一塊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勢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出李逵遇到李鬼的戲碼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七十八章 袁何之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二百二十九章 反其道而爲之第四百三十三章 崤函古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中黃太一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時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喪師取死之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十六章 曹破石要女第二百七十章 願往五斗米教祈願第一百三十七章 封侯難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歸第二百五十九章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第一百六十一章 蘇不韋怒審解縣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宦官的人又如何第三百一十一章 暴漢所欲何爲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五百五十章 兩虎相爭誰獲利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戰伊始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三百六十八章 終是屠城顯本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五百二十五章 漢騎應從天上來第八十八章 戰畢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三百三十四章 竇武真的是君子楷模嗎第六十七章 孫文臺成名戰鮮卑第三百五十七章 火焰四起糧秣焚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六百二十五章 搶先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