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沮授的狠辣

五日後,出征事宜準備完畢。

斥候傳回情報,宗建收縮實力,軍隊皆駐紮袍罕縣城,並提醒,宗建有三萬多彪悍的軍隊,務必慎重。

高順本想多給沮授配備一些騎兵,沮授拒絕了,羌胡騎兵戰馬矮小,裝備不整,何以是他現在所轄騎兵的對手?況且,他準備智取,並不一定發生正面戰爭。

沮授命令龐德率領本部三千騎兵作爲先鋒,率先趕往大夏縣。

太守麴義派族弟,別部司馬麴英,率領五千步兵隨後出發,駐守大夏縣,作爲西征軍隊的輜重補給點。

隨後,馬騰和李蒙出發,沮授與程志殿後。

從狄道縣到大夏縣,騎兵當天可至。

提前到達大夏縣的龐德,已派出大量斥候,沿途道路以及袍罕縣東部和北部皆在嚴密監控之下,沮授對龐德的安排非常滿意。

沮授命令軍隊在大夏縣休整三天,斥候繼續嚴密監視宗建的一切動靜。

馬騰不理解,問道:“軍師,何不一鼓作氣,迅速包圍對方縣城?否則三日後敵人必有準備,攻城難度將大大增加。”

沮授反問道:“我們與對方兵力相當,如何圍困?困之又有何用?任何時候強行攻城都是下策。”

“那軍師何意?”

沮授解釋道:“我們最大的優勢是背後有涼州牧和冠軍侯源源不斷的支援,咱們能拼的起,而宗建拼不起,只要咱們逐步逼近,給他們強大的壓力,他們必會自亂陣腳,我們纔好選擇戰機。”

龐德建議道:“軍師,我們的大軍可駐守袍罕縣城北,派出小股騎兵,劫掠他們在外的放牧羣,給城內的宗建等人施加壓力,其必不攻自破。”

袍罕縣城和大夏縣城皆在灕水之西,灕水又稱大夏河,匯入洮水;兩地有沿河大道相通,非常便捷。

兩縣向西爲黃河;而向南或向北皆爲高山所擋,兩縣處於同一個山間盆地當中;從大夏縣到袍罕縣城僅有百里之遙,不足一天的行程。

袍罕縣城向西南的河關縣及其以南地區,並不被宗建所控制,那裡是河關羣盜和燒當羌的地盤。

沮授早就與高順合計好了,並不想過於逼迫宗建,在外力逼迫下,他們肯定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若是給他們一點希望,他們肯定內亂在先,畢竟有人心向漢庭,不願意反叛到底。

至於劫掠羌人放牧邑落,沮授暫不想打草驚蛇;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平叛宗建,招安韓遂,至於羌人,只能待此後慢慢收拾。

於是沮授回答道:“令明這個注意,若是往常可行,不過主公欲平定整個涼州的叛亂,此後這些羌人也是我們的子民,豈能劫掠我們的子民,引發不必有的矛盾呢?”

三萬多官兵到達大夏縣,後勤輜重陸續運來,沮授一點都不着急。

休整完畢,沮授宣佈啓程,不過行軍速度很慢,當日行軍不足三十里便紮營歇息;第二日依然如此。

沮授非常悠哉,袍罕縣城內卻是另外一番光景。

大兵壓境,宗建大王召集百官,商議對策,還是與以前類似,衆口難調。

有人提議去燒當羌的地盤避難。

有人提議與官兵談判。

有人提議投奔韓遂。

也有人提議堅守城池。

令他難以抉擇。

當然,那些文武百官私底下卻希望投降官兵,只是他們都不敢直說。

每位高官或者大家族,各有各的打算,當晚,陸續有家族派出人員,潛出縣城,欲第二天聯絡官兵商談投降事宜。

高順勢力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對主動投降之人,從未殺戮,甚至都給予高官厚祿,所以,大軍前來,宗建的文武百官首先考慮的便是如何維護他們的個人利益和家族利益。

到第三天,大軍駐紮地離縣城僅有十多里路,城內之人更加恐慌。

沮授不再前進,軍營內卻陸續迎來十多位各家族的聯絡人員,果然不出他和高順的預料。

把他們分開安置,由幾名文吏分別與他們會談,然後將消息彙總,辨別真假,沮授很輕鬆的便對城內防禦和文武百官的情況瞭如指掌。

沮授接受他們的投降,並詳細安排投降事宜,首先要求他們控制縣城,控制軍隊,控制宗建,不過沮授並沒有給這些人任何承諾,隨後把他們全部放回。

馬騰不解的問道:“軍師,這樣他們就能打開城門,向咱們投降?”

“哈哈,這些家族和官員,皆自私自利,投降纔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馬騰又問:“可是軍師也沒有給他們任何承諾啊,他們如何肯信?”

“沒有承諾便是最好的承諾,能讓家族傳承下去,血食不斷,他們已很滿足了。”

龐德問道:“軍師,若是他們有人不相信,或者向宗建告密,那該如何是好呢?”

“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大部分家族還是會堅決的選擇投降的,即便出現令明所說的情況,那就讓他們先內鬥一場吧,咱們到時候只管接收殘局便可。”

李蒙問道:“軍師,若是宗建棄城而逃呢?”

“哈哈,這些家族,豈會讓宗建逃跑了?那他們的投降就失去意義了,他們必然會捨命留下宗建的。”

第二晚,龐德率領他的三千官兵,放棄戰馬,秘密步行前往袍罕縣城,接應城內投降之人,剩餘騎兵,做好戰爭準備。

只要龐德守住城門,騎兵一刻鐘的時間內便可趕來。

早上,天剛微亮時分,東城門的戰鬥率先打響,一切按照事先計劃進行,城門被打開,龐德率領三千人暴起,接管了城門,留一千人守衛城門,其他兩千人衝入城內擴大戰果。

早有準備的士兵,把攜帶的柴草在城門外一側堆起,並立即點燃,通知在遠處觀察的斥候;斥候看到城門大火,又點燃篝火通知沮授。

一切進行的非常完美,三萬大軍接管袍罕縣城,宗建以及後宮和所有家屬皆被活捉。

首先是控制縣城四門;隨後控制軍營,接管軍隊,宣佈他們經過選拔後可繼續從軍,且待遇豐厚,穩定軍人的情緒;最後,沮授按照文武百官名單,逐家捉拿,財物全部歸公。

馬騰還是不解的問道:“軍師,您不是已經接受他們的投降了嗎?豈能出爾反爾,失信於人?”

“我接受他們投降,可沒有承諾不殺他們,對於膽敢反叛稱王者,殺無赦。”

馬騰暗道僥倖,雖然他也曾反叛,可他卻沒敢稱王,真是僥倖,否則這便是下場,罪在不赦。

沮授立即寫信向高順報喜,並申請派來各級軍官,改編宗建的官兵。

早有任命的縣令、縣尉等立即上任,行使職權,穩定地方。

馬騰等人按照既定標準選拔官兵。

三天後,高順命令傳來,提升龐德爲西部都尉,駐守袍罕縣城,所轄騎兵增加至五千人,由程志所轄官兵調補;選拔通過的官兵全部帶回狄道縣整編;剩餘官兵返回狄道縣。

臨返回狄道縣的當天,沮授將宗建和文武百官,以及他們的家屬,全部押到灕水河畔斬首示衆,並暴曬三天,不得收屍。

沮授的狠辣不僅震驚了剛剛投降官兵和當地的百姓,就是馬騰、李蒙等人也很驚訝於沮授的狠辣,文人發狠,更甚於他們這些武將。

消息傳開,涼州沸騰,沮授被冠以“屠夫”之名。

第352章袁紹謀劃第547章徐盛無奈投降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321章呂布崛起第79章薛銀歸心第166章卜己敗逃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128章精明蘇雙第179章尋賢遭拒第282章強勢呂布(二)第53章再次升級第611章高順的新計劃第529章大戰將起第6章葫蘆谷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381章青州人才第647章滅亡鮮卑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211章移民定襄第98章安排就緒第233章蔡邕來訪第36章嚴陣以待第37章再戰匈奴第588章謠言四起第86章劉宏決定第60章登記戶籍第249章巨大收穫第223章諸人婚事第487章佔領會稽郡第323章平定豫州第270章闕居請降第500章進軍巴蜀第468章袁術出兵第90章馬貴彙報第557章收復酒泉郡(上)第131章徐晃到來第182章三郡烏桓第639章最後的決戰第280章高度酒精429李儒的規劃(下)第372章天下大亂第82章張讓心思第23章戈虎拜師第242章幽州事務第232章皇家婚姻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443章修築潼關第25章搬遷葫蘆谷第587章高順論天下(下)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34章分封諸國第353章袁隗之策第157章鉅鹿對峙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134章再次招兵(四更)第118章遭遇刁難第102章代郡局勢第653章再次出海第567章班超後人第164章抵達青州第340章志才之謀第163章孤立廣宗第317章震驚帝都第566章結親孔融第601章麴義反叛第629章戰爭將起第188章高順進京第377章中原局勢第363章聯盟解散第104章搬遷郡治第174士族陰謀第54章馬邑密謀第6章葫蘆谷第127章和連發威第621章重建安息帝國第310章混亂局勢第631章匈奴現身第213章偷襲鮮卑(下)第262章董卓崛起第312章和連斃命第142章來勢兇猛(二更)第174士族陰謀第338章戲志才和郭嘉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108章長吏獻策第108章長吏獻策第414章魯肅之謀第346章權傾朝野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171章高順佈局第521章孫策遇刺身亡第174士族陰謀第632章歐洲聯軍第352章袁紹謀劃第529章大戰將起第552章滅亡匈奴第451章宗建之憂第448章馬騰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