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

此時如果從高空望去,可以清楚地發現,一道單薄而曲折的兵線,在驅趕着一團厚實的人羣,如同一道細長波浪,在奮力撞擊厚實的堤岸。

四千多人的陣線,相較於近四萬之從,確實顯得單薄了。

吳爭是沒有辦法,從戚承豪口中得知瀝海衛已經從儀鳳門揮師入京,吳爭就知道,事情得糟。

尼堪不是菜鳥,明軍這樣毫無掩飾的撤兵,絕對不可能被他理解成誘敵。

就算是誘敵,也只須一次試探性佯攻,就能分辨出來。

那麼,失去瀝海衛火器的大勝關明軍,是絕對無法擋住尼堪多出一倍的清軍的。

從西城趕回調兵而出發顯然是來不及了,吳爭一咬牙,就地整編了黃大湛部禁軍。

吳爭就對這些禁軍說了幾句話,“此時大勝關戰事緊急,本王給你們一條活路,死在大勝關戴罪立功者,既往不綹,消極怠戰者,兩罪並罰禍及家人!”

於是,就有了這支“雜牌軍”。

以戚承豪的一千火槍兵爲前驅,三千多禁軍跟隨其後,這樣的四千餘衆,愣是將尼堪八千前鋒生生嚇退,以至於清軍前鋒潰兵沖垮了中軍,一泄如注!

跟隨在火槍營後面的禁軍士兵是真傻眼了,他們確實已經做好了戰死疆場的準備,特別是袁成禮所部那些追殺吳爭的禁軍,他們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取家人活着,這樣總比被以謀反逆亂者誅殺於午門、禍及家人要好得多。

然而,他們發現,今日想死真得太難了。

清軍如同躲避瘟疫一般地狂退,他們甚至沒有回頭看看北伐軍有多少人。

哪怕尼堪也是如此。

恐懼北伐軍火器,已經成爲了尼堪所部清軍的一種病,也難怪,尼堪所率自江浦出發的十二萬大軍,除了撤回江對岸的一萬多傷兵,活着的就現在這些人了。

六萬多戰損中,有六成來自於陳勝的瀝海衛,要知道,瀝海衛是戰爭暴發第二天午時後才加入戰爭的,還只僅守金川門。

若不是彈藥補給斷斷續續,陳勝絕對有把握在戰爭第二天出城反擊之後,一股作氣將大勝關四萬清軍趕下長江餵魚。

所以,尼堪並不認爲後面的追兵只是訛詐、嚇唬,沉悶的射擊聲、密集的爆炸聲響起時,他理所當然地認爲是陳勝的瀝海衛回來了。

那麼,失去大勝關隘遮護的清軍,就算人數再多,也只能是火槍的靶子,此時不退,更待何時?

吳爭並不驚訝,打了四年半的仗,他對戰場控制,說得心應手,一點都不誇張。

這就象打牌時的牌感,對對手心理的揣摩,吳爭斷定尼堪不敢迎戰火槍營。

要是尼堪敢,就不會四萬大軍在手,也不敢出關主動反擊了。

事實也是如此,尼堪率部急逃。

吳爭變本加厲,適時派出了騎兵,對,就是戚承豪部火槍兵爲之頭痛不已的那一千匹戰馬。

將它們交還給禁軍,就有了這一支千人騎兵。

尼堪是真要哭出來了,火槍兵再犀利,那也得靠兩條腿追,只要狂逃,明軍就追不上。

可怎麼明軍有了騎兵?

要知道大勝關是橫跨水道的,從東往西潰逃,需要涉水而過,這水道雖然不深,但對逃命絕對是種障礙,特別是在這種兵荒馬亂之際。

尼堪不得不做出壯士斷膀的決定,下令分出一部分中軍前隊變後隊,阻擊明軍追兵,掩護前軍和自己過河。

尼堪的心確實夠狠,殺人狠,對自己也狠,他留下了五千中軍,由河邊背水一戰,向追來的明軍騎兵發起了反衝鋒。

隨着尼堪在親兵的護衛下登上渡船,無數的清兵如下餃子般主動投河。

天曉得,清兵中有多少人是旱鴨子,這“噗通”一聲,濺起一朵水花之後,就看見水面上兩隻手亂舞,然後慢慢不見。

這算如此,河邊的清軍依舊前赴後繼,這種慘象,讓渡船上的尼堪歇斯底里地跺腳嘶吼,然而無計可施。

更讓尼堪生不如死的是,他此時驚訝地發現,追來的明軍騎兵,竟被他留下的六千斷後中軍生生擋住了。

擋住了?

擋住了!

尼堪的中軍,雖然不是滿蒙八旗,但是漢八旗,此時漢八旗兵員,基本來自於黃河以北,準確地說,漢八旗的頭一旗,就是由皇太極永平之戰俘獲的王天相所鑄造火炮,組建的漢軍一旗,旗纛爲青色,由額駙佟養性率領這支“重兵”。

到孔有德帶着上千門大小火炮和鑄炮匠人,主動降清後,皇太極擴編漢一旗爲漢二旗,兩年後,擴編爲漢四旗。

又三年後,崇德七年,清廷取得鬆錦大戰的勝利,將此戰降人和之前大淩河降人編立佐領,與原先的漢人佐領一同組建八旗漢軍,旗色與八旗滿洲相同,至此有了漢八旗。

說這些,就是說漢八旗中十有八九,就是鐵桿的“漢奸”,但他們卻又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老兵。

對付騎兵,他們非常有經驗。

迎着騎兵反衝,接近到一定距離,他們就地蜷縮躺下,就等着明軍騎兵上來,斬馬腿。

這方法兇險,基本上是九死一生,但確實非常有效。

因爲戰馬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們在年到面前有障礙,特別是活人的時候,往往選擇閃避或者躍起,騎手可以以繮繩控制戰馬閃避,但一般很難控制戰馬主動躍下。

所以,被踩踏的情況,基本發生在騎兵線的後排,因爲後面的戰馬,無法看到前面有障礙。

可一旦前列戰馬被斬傷、斬斷馬蹄,就會挫倒,騎手會被慣性甩出。

後面的騎兵不僅是踩踏清兵,更會撞上己方的受傷戰馬和騎手。

由此帶來的混亂,被有備的後續清兵掌握,那就可擋住騎兵衝鋒。

既然留下斷後,本就是九死一生。

這些漢八旗士兵心中很清楚,就算僥倖不死,被俘虜也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們拼殺得非常兇狠。

幾乎以三、四條命來換一個明軍騎兵。

就是這種兇狠的方式,慢慢地,明軍騎兵真實的兵力就顯現出來。

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九十二章 崽賣爺田不心痛!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九百六十四章 官商勾結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