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

但吳爭很奇怪,派往周邊村落的斥候,都沒有傳來韃子的蹤跡。

這股韃子的韌性絕對強大。

爲了兌現對錢肅樂的承諾,吳爭再次對錢翹恭作爲誘餌的偏師加強了力量。

派出池二憨一營做爲錢翹恭側翼。

再多就不敢再派了,因爲錢翹恭部已經達到千人。

太多,會使得韃子知難而退。

得到補充的廖仲平部囤於對岸一個叫灣頭的小村,離錢翹恭部約六七裡地。

魏文元部被囤於十餘里後的章家埠。

只要錢翹恭部能頂住一柱香的時間,廖仲平部就能到達,再下去魏文元部也能趕來。

而吳爭卻不在三界,他帶着三營去了三十里外的嶺南。

因爲如果韃子捨棄戰馬,爬過平崗山,也能繞過三界。

立下了軍令狀,總攬了此次戰事指揮,吳爭不得不把所有可能都考慮在內。

也就是說,三界戰場的真正指揮權還是在魏文遠手裡。

這不是吳爭在放權,而是經過仔細斟酌的。

韃子如果從三界官道進攻,攻擊力是最強的。

需要魏文遠部全力阻擊。

但韃子如果棄馬爬山,入嶺南,那麼吳爭自認以三營六百多兵力足夠粘住韃子,等到章家埠魏文遠部的增援。

……。

這一天,三界古鎮的街上,沈致遠在號召着當地百姓們撤離。

此地將淪爲戰場,自然需要遷移民衆。

其實沈致遠很不服氣。

錢翹恭與他同歲,怎麼就成了百戶,他熟讀兵法,卻是總旗。

這還是用他爹五千兩買來的。

沈致遠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雖然沒有殺過韃子,但對軍務他當仁不讓。

幾個月的訓練,確實讓他有了兵樣,體格也強壯了許多。

這不,他今日走在大街上,路過一處店鋪時,突然“嗒”地一聲,腰間震動。

沈致遠迅速作出反應,抽出腰刀戒備。

“誰?誰在襲擊我?”

引得他身後的士兵一陣慌亂。

可經過四下搜索,沒有發現敵人蹤跡。

沈致遠這才發現自己的刀鞘上粘了一塊巴掌大的黑色石片。

吸鐵石。

沈致遠感覺自己似乎有一道靈光閃過。

他拉住一個當地百姓問道,這吸鐵石來自何處。

百姓指着邊上小山,那兒多得是。

沈致遠大喜,招呼着身後士兵爬山去了。

……。

吳爭很清楚,韃子棄馬爬山的概率很低。

正常人都會揚長避短,而不是自毀實力。

騎兵下了馬,就是普通步兵,甚至連普通步兵都不如。

韃子是來報一箭之仇的,按理是不可能捨棄戰馬的。

但吳爭並不後悔放掉三界的指揮權來平崗山守候。

因爲世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對於外族,不能以漢人想法揣摩。

……。

這是個晴天。

當太陽升起時。

三界南面的官道上,幾個黑點出現在明軍哨兵的眼中。

黑點漸漸放大,而後越來越多,越來越麻。

“敵軍!”

哨兵放聲大喊,緊接着示警的鑼聲,急促的響起。

大量明軍士兵有序地從左右跑出,開始在官道上列隊。

韃子終於現身了。錢翹恭在嘆息。

沈致遠在微笑。

因爲他搶到了先鋒的位置。

如果吳爭在,這個位置不可能屬於他的。

沈致遠其實知道吳爭是在保護他。

可沈致遠並不感激吳爭,因爲吳爭的保護,擋住了他的路,通往一代名將的路。

沈致遠也知道這條路荊棘密佈、九死一生。

可夢想,不都是這樣實現的嗎?

周大虎也在笑,他笑得有些勉強。

因爲他知道今日太過兇險,三十幾個兄弟能活着見到明天太陽的不多了。

周大虎甚至有些後悔,後悔怎麼就從了吳爭,打這場該死的仗。

可週大虎不敢不笑,因爲,他怕影響兄弟們的士氣。

錢翹恭看着沈致遠、周大虎,轉嘆息爲笑容。

他有資格笑,因爲今日、此地,他是主帥。

領一支敢死之軍,打一場爲國爲民之戰。

怎能不笑、不自豪。

求仁得仁,何怨?

明軍士兵很坦然,前所未有地坦然。

戰前,吳爭將所剩一萬一千兩繳獲,全部運到了三界,堆放在錢翹恭所部一千將士們面前。

此戰,不分歸屬、不分親疏,陣亡者十兩,傷殘者八兩,若有多,活着的均分,若不夠,來世再補償。

到了這份上,不用當官的再做動員,所有士兵都已經清楚,這次不能退,只能死抗。

勝則活,敗則死。

那麼就,死戰!

……。

韃子的速度不快。

因爲它們也明白,明軍經之前一戰後,肯定有了防備。

突擊的意義不大,反而會使自己遭遇埋伏。

那麼,就來一場面對面,光明正大的攻防戰。

明軍佔據地利優勢,自己佔據兵種優勢。

整體而言,誰也不吃虧。

韃子騎兵一個個面色凝重。

他們不再小看對面這支軍隊。

殲滅了他們一支千人騎兵的軍隊,沒有理由輕視。

更何況明軍佔着人員優勢。

韃子整齊的騎兵線漸漸向前逼近。

明軍的防禦陣地上長槍斜指天空。

雙方都很平靜,平靜得就象這是一場演習。

雙方的距離還有二里地。

這個距離,已經可以加速讓騎兵發動一次衝鋒了。

可這個時候,韃子騎兵意外地停住了。

沈致遠在笑,因爲這是他的傑作。

他的傑作是,在二里處豎了塊木板,上面寫着五個字“此地有埋伏。”

韃子很小心,生怕中伏,所以挺進很慢。

自然不會看不見。

雖說大部份的韃子不識漢字,可總有幾個識得。

瞬間,有十來個韃子躍下馬來,小心地向前探索。

五個向前,三個向左,三個向右,用刀尖、用木棍、用箭矢往地上戳。

可搜索完畢,卻發現啥都沒有。

此處官道兩邊,是平地,沒有山,沒有樹木,一覽無遺。

往前已經探到距離明軍半里地,無法再向前,再向前,就得挨明軍弓弩。

探索的韃子沮喪地返回。

這個時候,其實探出埋伏比探不出,更能激勵士氣。

但顯然,明軍豎起的木板,是一場鬧劇。

而己方卻生生地耽誤了一柱香的時間。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五百四十三章 如沐春風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五十五章 公子,萬萬不可啊。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先聲奪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