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

順治二年,吳惟華因“軍功”封恭順侯。

原本,他是不需要領兵出戰了的,可一年前,他被清廷派往南邊,協助多鐸圖謀浙東,原本是想再立功勳的,不想,紹興、寧波二戰俱敗,豫親王多鐸被殺,吳惟華跟隨博洛僥倖逃脫,保住了一條命。

可憐吳惟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敢回京,只能繼續跟隨博洛。

他一面將他兄長之女獻給大學士剛林之弟常鼐,求剛林在多爾袞替他美言,一面討好博洛,以圖立下戰功,將功贖罪。

有道皇天不負有心人哪,這不,機會來了。

吳惟華雖說打仗沒多大本事,可好在人陰心夠狠。

如果這次來的是吳爭所率的明軍,他也不會向博洛懇求率軍出戰,這點自知之明,他倒是有的。

可聽說這次來的只是被明軍驅趕的忠貞營潰軍,他就按捺不住活泛的心了。

吳惟華要軍功!

博洛要打伏擊,做爲待罪之身的吳惟華自然不敢反對,不得不從。

可要打伏擊,自然得隱蔽,要隱蔽自然不能讓百姓到處跑。

看管近千人,這得分出多少兵力?

關鍵是,吳惟華根本想都沒往那想,直接揮手下令,“殺!”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如地獄般的獸行就此上演。

如蝗般的箭矢,向着手無寸鐵的民衆射去。

淒厲地悲呼聲僅僅持續了一柱香的時間。

吳惟華仍不罷休,他下令檢查,看還有活着的,就補上一刀。

清兵爲了貪圖速度,排成一排,擎着刀,無差別地往下戳。

一時間,悶哼聲四起,鮮血四濺,慢慢匯聚成小溪。

吳惟華親自上前操刀,在走至一半時,一個腹部中箭,半身被鮮血染紅的婦人,一躍而起,她撲向吳惟華。

吳惟華猝不及防之下,被婦人一把抱住,那婦人一口咬住了吳惟華的耳朵,死不撒口。

吳惟華痛得跺足狂喊,邊上的清兵見主將遇襲,涌了上來,拽着婦人的四肢往個拖,奈何婦人死不鬆口。

兩廂撕扯之下,婦人生生咬掉了吳惟華的半隻耳朵。

吳惟華歇斯底里地狂呼道:“殺了她……不,剁了她。”

那婦人滿嘴鮮血,呸地吐掉嘴裡的半隻耳朵,指着吳惟華罵道:“老天有眼,定會讓你這惡鬼死無葬身之地……!”

話還沒說完,婦人被身邊的清兵,數把刀捅穿,可她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吳惟華。

吳惟華半張臉的血污,猙獰恐怖,他形如地獄出來的惡鬼,衝上前來,瘋狂地往婦人的屍體上亂砍……。

……。

“快,加快速度,都跑起來。”

距離鄭家坊尚有五十里的一條崎嶇小路上,喬裝成忠貞營的三千北伐軍正在急行軍。

池二憨、宋安和戚家兄弟,在隊伍前後和中間大呼小叫着。

從彭澤南下,到今日已經第四天了,沒辦法,這個時代,除了戰馬,行軍就靠雙腿了。

一天十二個時辰,六個時辰在行軍。

士兵們很疲憊,可依然在堅持。

吳爭也累,爲了速度,抄近路、小路、山路,丟棄了戰馬,與士兵同甘共苦。

甚至連後面忠貞營運輸火炮的隊伍,都被扔下了一大截,至少有一天的路程。

李過是來過廣信府的,大致的地形還有印象。

他氣喘吁吁地跑到吳爭身邊,建議道:“郡王,前面就是鄭家莊,以屬下之見,不如在鄭家莊紮營,休息一日,等火炮到達,再向上饒發起攻擊。”

這四天的同行,李過已經服服帖帖。

不用吳爭說,李過就被眼前這支軍隊震撼。

令行禁止不說,關鍵是氣勢。

李過雖然才過而立之年,可在戰場上也拼殺了近十年。

他見識過氣壯山河,也見識過所向披靡。

但這支軍隊不同,他們的氣勢不在臉上,不在眼裡,而是看不見,卻感受得到。

一個士兵往哪一站,那就是道牆,能讓敵人撞得頭破血流的牆。

而將領與士兵同食同宿,讓李過非常驚訝。

愛兵如子的道理李過懂,可就算這樣,他也沒真的見過將領與士兵同吃同住的。

甚至讓他驚訝的是,連吳爭也不例外。

李過自認做不到,在四天前,他是真做不到。

可在這四天裡,他也做到了。

吳爭做得到,李過怎能、怎敢做不到?

所以,李過是真累了。

他不適應,他想休息一下。

於是,他跑來建議在鄭家莊紮營。

吳爭連跑邊回頭看了李過一眼,笑道:“李將軍撐不下去了?”

李過臉一紅,大聲道:“郡王能堅持,屬下也能堅持。”

吳爭沒有理會,向左右四顧,見前面不遠處地勢有個坡度。

就突然停步,大聲下令道:“全軍停止前進,原地紮營。宋安,派出斥候。池二憨,安排警戒。”

李過大愕,這還沒到鄭家莊呢,怎麼說停就停了,難道,自己的話竟如此被吳爭看重?

吳爭走向路邊,在一顆小樹前站了下來,然後轉身背靠着樹,喘息着。

李過跟了上去,“這裡離鄭家莊尚有三十多裡,郡王爲何在此荒郊野外紮營,何不去鎮上,至少能吃口好的?”

吳爭微笑着問道:“此處離鄭家莊三十多裡,鄭家莊離上饒城有多少路?”

“六、七十里。”

“那麼此地離上饒城該是百里左右,李將軍應該知道清軍騎兵的速度,百里之地,快則也就半個時辰,遲則一個時辰必到。這個距離,駐守上饒城的博洛,想來應該已經清楚掌握了我軍的蹤跡,對吧?”

這話沒錯,雖然看不見有敵人,但敵人的斥候一定在,只是無法發覺罷了。

所以,李過點點頭認同。

吳爭問道:“如果李將軍處於博洛的位置,面對大軍兵臨城下之時,該做如何應對?”

李過稍一思忖,答道:“清軍強悍,往常廝殺,我軍皆需二、三條命換對方一條命,如果換位而處,我定分兵出城,以一支偏師對來敵進行突擊,就算無法得手,也可擾亂對方部署。如果有騎兵,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打不過,還可以逃嘛。”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風雲突變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失職的“漢奸”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