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

吳爭皺起眉來,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這支叛軍是當地和周邊招募的壯丁,那麼訓練這些壯丁使用火槍、火炮的又是誰?

難道也象自己一樣請了外教?

吳爭用力地搖搖頭道:“我也想不通……不過不要緊,攻入城時,拿下鄭有德,問便是了。”

張煌言遲疑道:“如今看來,關鍵是興國公水師來不來得及阻截這批火器北上?”

吳爭蹩眉道:“張名振正率水師剿海盜,我給興國公的書信已經送出,能不能來得及,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張煌言嘆息一聲:“要是能立即入城控制運河碼頭就好了。”

可二人都知道這顯然不然可能,以城中火槍、火炮的實力,下令攻城,那就是去送死。

吳爭低頭掃了一眼馬士英,沒好氣地道:“起來吧。你的罪責,戰後再議。”

馬士英算是鬆了口氣,他揉揉老腰起身,向吳爭施禮道:“謝王爺……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當講不……。”

“講。”

“強攻行不通,何不智取?秀水城牆建於五代晉天福年間,日久失修,不少地方早已破敗不堪,下官入城走訪問密查之時,就見過幾處坍塌的……之前王爺扣下兩個衙役,何不問問他們,可有進城的地方?”

吳爭眼睛一亮,看了一眼張煌言。

張煌言隨即令人提溜那兩個衙役前來。

可憐那兩衙役見又是火槍,又是火炮的,早已下得簌簌發抖。

此時見吳爭怒目而視,腳一軟,“撲通”就跪在了地上,“王爺饒命,小的是奉鄭知縣命行事……。”

吳爭道:“本王可以不殺你們,但你們須據實回答本王的問題。”

二人如蒙大赦,連邊磕頭道:“小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秀水城牆可有坍塌處?”

其中一個衙役幾乎是搶着回答道:“小的知道,城牆東面與南面轉彎處約一里地,有一處坍塌,豁口約有一丈寬,塌了有五、六年了,因無銀子,至今未曾修繕。”

還有一個衙役開口慢了些,有些急了,“王爺,小的可以作證,那處確有一個一丈豁口。”

在東南面,可自己在西面啊,繞這麼遠的路,怕是無法瞞過城上的守軍,就算在夜裡繞行,時間怕也須耽擱太久。

吳爭問道:“西面離得近的有嗎?”

“有倒是有一個,只是……只坍塌了一截。”

“怎麼樣一截?”

“就是塌了一半,沒塌到底。”

“就是說豁口還有一人高?”

那衙役比劃了一下,點點頭道:“差不多一人高。”

吳爭道:“那就夜裡,我帶一百人入城,先搶了碼頭再說,就算佔不了,也得想辦法一把火燒了,不能讓清廷得到這些火器。”

張煌言阻攔道:“王爺不可涉險,再說,王爺已經顯露了形跡,如果王爺不再露面,勢必引起城中警覺……要不還是我帶兵入城吧?”

蔣全義道:“此仗卑職當仁不讓,王爺和張大人就不要與卑職爭了。”

吳爭想想,張煌言說得也有道理。

於是就同意了蔣全義的自薦,“蔣大人,你此去首要任務是佔領碼頭,如果不能,那就破壞船隻,再不能,就放火,想必此時碼頭上必定堆滿了貨物,一炬焚之應該不難……記住,別逞強,完成任務就駕船沿運河逃離,不管是北上、還是南下,還是我們的地盤,儘量減少傷亡。”

“卑職遵命!請王爺放心,卑職定不負王爺所託,不讓一條貨船駛出碼頭。”

京杭大運河,在經過秀水縣,由南北流向變爲西南,再經崇德轉爲正西,末端是杭州府。

也就是說,在秀水縣,航道轉彎幾乎接近於直角。

而這轉角處,就是秀水碼頭,從北城貫穿了大半個西城,與城中心的衙門,相距僅不足二十里。

衙役所說的豁口,就在運河穿過西城牆的鄰接處。

由於年代久了,加上當地官府沒有撥款修繕,沿河附近的城牆出現了坍塌。

吳爭在當天夜裡子時,下令對西城門進行了佯攻,吸引城上守軍的注意力,以掩護蔣全義所部從城牆豁口潛入城中。

……。

蔣全義帶着那兩個衙役,率一百府兵趁城門處交戰,悄悄從西城豁口入了城。

這兩個衙役倒不是降清,而真是奉鄭有德的命令行事。

他們此時已經知道自己的處境,急欲將功贖罪。

這領路之事,倒也盡心盡力。

秀水城不大,城牆離碼頭也就二十多裡地。

在兩個土著衙役的引領下,蔣全義部用了半個時辰,就趕到了碼頭外圍。

可一百零三人悄悄掩至碼頭附近,頓時傻眼了。

碼頭上人頭如潮,火炬加上火堆,將整個碼頭照得如同白天。

至少有數十個士兵分成七、八個小隊,在指引、監督民衆裝運貨物,遍佈整個碼頭。

水面上,十幾條大船邊上,有許多的小船往來與大船和碼頭之間,進行駁運。

這倒也說明了,吳爭、張煌言的判斷沒有錯,整批貨物確實沒有運走。

可這樣的情況,一旦發起突擊,結果可想而知,碼頭上的民衆就會一片混亂,根本沒有可能速戰速決。一旦陷入僵持,就會有敵人援兵到來。

可反之,又不能等,如果等到天亮,蔣全義部就會被發覺,到時就成了一支沒有援兵的孤軍。

怎麼辦?

隨着時間一點點地流逝,蔣全義犯了難。

這時,兩個衙役悄悄湊近蔣全義,其中一個個子高些的衙役道:“蔣大人,小的有一主意,不知該不該講。”

“講。”蔣全義毫不猶豫地道,事實上,這個時候,蔣全義也沒有了應對之策,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此時撤,倒是能安全撤出去,無非是白來了一趟。

可問題是蔣全義心裡絕不想撤,白天他率軍打了這麼一場窩囊仗,在衆目睽睽之下丟了個大臉,蔣全義現在是憋了一肚子火,豈能入寶山空手而回?

蔣全義此時甚至寧願死在這,也不想這麼灰溜溜地回去。

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軟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那就不等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四百零六章 岳父大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六百三十章 多鐸開始想到撤退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七十七章 不約而同的統一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