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吳爭這纔回過神來,圍着三女繞了好幾圈,一邊轉一邊讚不絕口,“細柳風中擺,新荷雨中搖。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妙,妙!眼前三位佳人絕對稱得上國色天香啊!”

這確實不誇張,最入吳爭眼的,就是錢瑾萱那截如同蓮藕般露在齊肘筒袖外的手臂,在衣袖的襯托下,生生讓吳爭有些……。

聽着吳爭連聲的讚美,三女樂得跟孩子似的。

錢瑾萱難得地扭捏道:“夫君……這衣裳怕是……只能在家裡穿。”

吳爭問道:“咦……好東西在大家一起分享,所謂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嘛。”

想到以後在大街上,滿街的這種服裝……吳爭想到嫦娥處,免不了稍稍嚥了口口水。

錢瑾萱纖手輕撫着身側的開衩,微羞道:“太……太高了……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吳爭目光直往那抹白城瞧,口中嘿嘿笑道:“誰敢?我說不高就不高……哈哈。”

錢瑾萱白了吳爭一眼道:“夫君可是郡王,如此胡爲不修邊幅,怕會辱沒了名聲……。”

吳爭聽了無所謂地道:“什麼名聲?本王可是打出來的名聲,那種聖賢名聲,無趣得緊,不要也罷。再說了,就許他們養瘦馬,就不許本王過眼……呃?”

在三女怒目而視下,吳爭及時卡住了話頭,呵呵地尬笑了兩聲。

錢瑾萱正容道:“這衣裳怕是不能穿出去,就更不能在鋪裡售賣了……要是被世人知道,是夫君在背後竄掇,怕是那些老夫子們,得來堵王府的門。再說了,恐怕大將軍府的大人們,也不會答應。”

吳爭沉默下來,他知道,錢瑾萱說得是對的。

這衣裳也只是在民國之後才盛行起來,一是它確實簡單、好看,很好地展示出女子的婀娜身材,二是時代的風氣使然,當時的婦女已經有了女權的意識,想與鬚眉一較長短。

有道是“爲葚事,兩截衣,女人不與丈夫齊。

百凡事體須卑順,不得司晨啼母雞。”

有漢以來,女子服飾僅爲“上衣下裳”式,俗稱“兩截衣”,穿袍服幾乎成爲男子的專利。

如果真這麼穿出去,恐怕真會惹出一團亂事來,那些鬚眉怕是真要和自己過不去了。

吳爭敢與階層一爭高下,可此時斷不敢與性別去爭高下,那可是與超過人口一半的人爲敵啊,甚至連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吳爭冷靜下來想了想,道:“那變變?”

隨即吳爭提出了兩個妥協方法,前一個簡單,直接將開衩豁口降到膝蓋上面一、二寸許,如此,就算走動起來,也基本不會看到上面。

其二,就是在袍子裡,加一條及地褶裙,雖說風格、味道有些改變,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對吳爭的建議,三女欣然採納,不過相較而言,她們更喜歡前一種,哪怕是自幼循規蹈矩的錢瑾萱也是如此,或許這就是女子愛美的天性使然中。

她們打算立即付諸於行動,就在這轉身之際,吳爭突然心裡一動,感覺到好象欠缺了點什麼,不覺脫口而出道,“且慢!”

然後圍着三女一邊轉着上下打量,一邊摸着下巴沉吟起來。

當無意中,往後退了幾步,離遠之後,吳爭突然明白了什麼。

三女訝異地看着吳爭。

吳小妹跺着腳嗔道:“哥,快說什麼事,我們還要趕着去改衣裳呢。”

吳爭臉色古怪起來,嘿嘿地笑着不說話。

吳小妹急了,上前來拽着吳爭的衣袖道:“快說,是不是還有別的樣式?”

吳爭壞笑道:“這話不能對你說。”

吳小妹愣了一下,“那你要和誰說?”

吳爭衝着錢瑾萱也是呵呵一笑,“也不能和你說。”

這讓三女都驚訝起來,吳爭卻朝周思敏招招手,“思敏,過來,這事只能和你說。”

周思敏狐疑地看了吳小妹二人一眼,順從地走到吳爭面前。

吳爭將嘴湊到周思敏耳邊,這動作生生讓周思敏臉色一團腥紅。

可吳爭卻不理會,在她耳邊嘀咕了幾句,然後一拍手,顧自洗漱去了。

……。

吳爭一離去,吳小妹就扳着周思敏的肩膀,問吳爭說了什麼。

周思敏此時的臉,已經鮮紅欲滴。

她被追問得實在沒法忍受時,終於輕聲對吳小妹、錢瑾萱也嘀咕了幾句。

這下吳小妹、錢瑾萱的臉色也一片通紅起來。

“這登徒子……。”錢瑾萱含羞輕聲罵道。

吳小妹眼神閃爍,她紅着臉盯着周思敏的胸口,周思敏被她看得緊張起來,想不通地雙手交叉護胸。

吳小妹怪叫一聲,衝向周思敏,一時間,三女扭成了團。

不時有咯咯笑聲傳出東廂房。

……。

其實吳爭沒有什麼惡意或者邪意。

這“漢袍”其實沒有什麼複雜,就是前後兩片布,合二爲一。

之所以好看,原因也簡單,就是兩個身——合身。

當然這合身還取決於穿它的主人,如果一個二百斤的女子穿上它,恐怕能讓人從此不吃飯。

而吳小妹等三女,自然是不可能重二百斤的。

吳爭發現的欠缺處,那就是少女的通病,咳……太平。

這太平肯定不是指前朝公主了。

袍子結構簡單,其引人之處,就在於四個字,前凸後翹。

如果這身衣裳穿在身上,正面如同平板一塊,那就算是後世的服裝設計大師穿越過來也沒有辦法。

洗漱完的吳爭,從前院的青石槽前離開,打算去正屋與爹吃早飯。

不想,還沒動步,就被吳小妹三女給堵上了。

“哥,你一定有辦法的對嗎?”吳小妹微紅着臉道,她的眼卻是看着另一個方向,那方向是周思敏。

吳爭懂,真的懂,可懂歸懂,怎麼說?

吳爭犯愁了,況且這事又怎能在這光天化日之下說。

於是,四人又進了東廂房。

“辦法呢……也不是說沒有。”吳爭一邊說,一邊瞄了一眼錢瑾萱的……胸部。

錢瑾萱剜了吳爭一眼,嗔道:“那還不快講。”

吳爭舔短嘴脣道:“其實很簡單,就往……那裡塞兩團棉絮就成。”

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八百四十三章 烈士遺孤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飛雲橋之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初露端倪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硝煙散去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四百二十四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