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

王之仁向朝廷急報,欲按吳爭的建議,放棄對應天府方向的江面防禦,將水師僅有的實力集中於鎮江丹徒方向,希望以京城的城防來應對突破江防的清軍。

可此奏,被朱慈烺強烈申飭,勒令王之仁必須守住應天府至鎮江之間的江面。

這就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那一夜,王之仁在龍潭方向的江畔,看着如墨水涌動般的江面,佇立了很久。

沒有人能知道王之仁在想什麼,只是他的親衛依稀中到了王之仁的誦讀聲。

“……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爲重兮,七尺爲輕。

予之浩氣兮,化爲雷霆,予之精神兮,變爲日星。

尚足留綱常於萬祀兮,垂節義於千齡……。”

之後,王之仁向朝廷上疏,誓言死戰。

並向松江派出了信使。

隨即王之仁開始調動水師,將主力移向鎮江方向。

自己率三千多偏師守在應天府方向江面。

次日凌晨,也是激戰的第四天。

濟爾哈朗再一次整合二萬清軍,在應天府和鎮江方向發起渡江強攻。

王之仁親率艦隊,冒着如雨點般的矢石和彈丸,阻截來犯清軍於龍潭正面方向。

戰至午後,幾乎全軍覆沒。

王之仁,右胸中了一箭,或非親衛救援及時,怕是真要當場陣亡了。

隨即,清軍突破江防,從龍潭方向,也就是應天府東北方向登陸,進逼京城。

清軍突破江防和興國公重傷昏迷的消息急傳京城。

朝廷頓時出現混亂。

百姓大量出南門逃難。

甚至出現任上官員逃離。

朱慈烺立即下旨封閉四門,令廖仲平將部署在西北金川門方向的京衛調動至神策、太平門一線。

他自己親率禁軍,抵至至太平門以南三十里,隨時增援。

這個時候,朱慈烺已經後悔令王之仁死守江防了。

他明白,如果王之仁要是殉國了,那自己就等於斷去一臂。

朱慈烺派出十名御醫去給王之仁診治。

……。

吳淞口。

吳爭青筋綻露的手,已經將王之仁的信捏成了一團。

他眼中有淚影。

吳爭無法理解,爲什麼?

不是說好的嗎?

將在外君命所不受!

在吳爭看來,就算有二萬清軍登陸之後圍攻京城,也無法對有三萬多守軍的堅固城池形成真正威脅。

而清軍一旦拆分成水上、陸地兩部分,水師的壓力自然就減輕了。

只要鎮江府水域不失,鎮江城和丹徒又部署了重兵,清軍就無法迅速勝利,拖下去,戰局就會出現變化,雖然勝利的天平不一定是向着義興朝傾斜,但也不會一定是向清廷傾斜。

而吳爭更認爲,只要拖下去,清廷的潛在不安定因素就會暴發。

可王之仁選擇了去死,這明顯是送死。

吳爭無法理解,爲什麼?

看着被王之仁親衛送到自己面前的近百家眷,吳爭心中有一股難以言語的悲慼。

難道忠誠,僅僅就是個死嗎?

難道你不知道,你要是一死,水師將無人掌控嗎?

難道身後名,比天下存亡和最後的勝利更重要嗎?

“宋安。”吳爭大吼道,“傳本公令,金山衛即刻沿江岸西進,奪回龍潭。舟山水師協同杭州衛渡江,全力進攻靖江……。”

“喏。”

王之仁的重傷昏迷,逼着吳爭開始冒險。

不得不冒。

鎮江府方向水師沒有了王之仁的統帥,很難立即融入進舟山水師。

吳爭無法在朝廷沒有授權的情況下,迅速接管王之仁的水師,就算有王之仁的託付,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整合,需要時間。

吳爭沒有時間了。

一旦鎮江府方向水師崩潰,局勢就會一片糜爛。

到時千里江防如同虛設,清軍可以從任何一處登陸,然後再迂迴西向甚至南下。

所以,吳爭只能冒險發起進攻,戰術的指導思想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突破我的防線,我同樣突入你的腹心。

你圍我的京城,我攻你之必救。

……。

在這個雙方打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有一支隊伍卻面臨着抉擇。

那就是沈致遠和錢翹恭的那支二千多人的“叛軍”。

做出“投降”決定時,沈致遠等人因被清軍包圍着,無法得知外面的情況。

現在,他們知道了,知道清軍正在猛攻義興朝。

之前,清廷在得到濟爾哈朗的奏報,得知這支“叛軍”欲降的消息是,迅速作出反應。

令濟爾哈朗答應沈致遠等人的任何要求,並將此消息向江南散佈。

在這支明軍正式歸降之後,令沈致遠等人北上京城,接受皇帝欽封,以示皇恩浩蕩。

“我們不該投降。”蔣全義有些後悔,“就差了那麼幾天時間,當時再撐兩天,或許我們就能幫上朝廷的忙了。那時,不管是朝廷諸公還是鎮國公,想來都能替我們說句公道話。”

王一林很鬱悶,他沒好氣地埋怨道:“現在說這些……晚了!如今戒備我們的清軍就在百步之外……還是想想怎麼應對讓我們北上接受清廷封賞之事吧。”

錢翹恭看了沈致遠一眼道:“這事確實難解,如果我們四人一齊北上,萬一清廷反臉,那就等於自投羅網,而我部這二千多人的性命可能不保。”

三人都看向沈致遠,還真奇怪,趙括般的沈致遠,此時竟真成了他們的主心骨。

錢翹恭是因事前許諾、應承,那是沒辦法。

可蔣全義是戰場上拼出來的,王一林更是老兵油子,能讓他們也心服的,那沈致遠就不該是趙括。

沈致遠依舊是那副天塌下來關我屁事的表情,他說道:“沒聽說活人被尿憋死的。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怕啥?接受封賞總好過被砍頭,去就是了。”

蔣全義惱道:“要去你們去,蔣某不去!受韃子的封賞,蔣某覺得腌臢!”

王一林也道:“咱親叔可是當朝國公,還是算了吧,我也不去。反正濟爾哈朗也沒指定幾個人去,沈大人和錢大人去也就是了。”

沈致遠雙手一拍道:“這不就齊活了嗎?二人北上二人留守,正好!”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五十二章 該如何處置此獠?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偶然還是必然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零十章 想罵就罵吧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識時務的施琅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