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吳爭想了想道:“如果陛下想要江北水師殘部,臣絕不阻攔。”

朱慈烺沉吟了一會道:“不必了,朕無意強求。強扭的瓜不甜,這道理朕還是懂的。”

“謝陛下。”

朱慈烺看了吳爭很久,終於開口道:“你此來若只是爲了此事,朕……允了。”

吳爭大禮參拜道:“臣替將士家人拜謝陛下隆恩。臣還想對陛下說一句……陛下此情,臣領了。”

朱慈烺淡淡說道:“朕只是爲了朕的子民,與你無干。”

吳爭微笑道:“臣明白,臣告退!”

在吳爭倒退後,轉身的時候,朱慈烺突然道:“朕若拿此事與你換個承諾,如何?”

吳爭轉身,道:“陛下請講。”

“南北守望相助,共抗清軍。”朱慈烺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五年之內,你不能反。”

吳爭有些驚訝,慢慢就回過味來。

朱慈烺求援都求得這麼清新脫俗,讓吳爭不得不佩服。

至於五年之約,吳爭毫無意見,在吳爭看來,北伐恐怕五年都未必夠,朱慈烺能不與自己糾纏,自己就阿米陀佛了。

吳爭吸了口氣,應道:“臣……遵旨!”

朱慈烺慢慢伸出手來,“君子一諾。”

吳爭回走幾步,伸手擊掌,道:“君子一諾!”

……。

柔儀殿。

鄭三躬身在朱媺娖耳邊道:“長公主,鎮國公已經安然出洪武門了。”

朱媺娖長長吁了一口氣,“他究竟爲何而來?”

鄭三搖搖頭道:“只知道鎮國公當着陛下和諸公的面,出言羞辱首輔錢謙益,並打了首輔一記耳光、踹了一腳,首輔滿臉是血被擡去御醫診治。之後鎮國公與陛下在含涼殿奏對半個時辰,所有大臣都在殿外等候,無人知曉奏對的內容。”

朱媺娖慍怒道:“還是這麼沉不住氣,還是這般囂張跋扈……他還真以爲陛下能和本宮一般縱容他?”

鄭三輕聲道:“可最終,陛下也確實沒有降罪於鎮國公。”

朱媺娖斜了鄭三一眼。

鄭三連忙輕輕抽了自己一巴掌,躬身賠罪道:“殿下息怒,奴婢多嘴了。”

朱媺娖輕輕一嘆,道:“將夜梟都散去了吧,能這樣和了,也算上天保佑我朝了。”

“喏。”

……。

次日,錢肅樂、陳子龍、王翊等十六大臣聯名上書。

進諫皇帝,大赦叛軍將士,以彰示國朝和天子的仁慈。

皇帝採納了羣臣的諫言,隨即下旨,江北叛軍所涉家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盡數沒入奴籍,沒說話至松江充作苦力,以勞役抵罪。

由此,松江官府接受了第一批“移民”。

……。

仗打得如果爲得是顏面,那就是死戰了。

無論是清廷還是義興朝,幾乎都傾盡了所有此時能調動的軍隊,徵召了所有能徵召的壯丁,來打這一場原本不該在眼下發生的戰爭。

而始作俑者,義興朝的鎮國公吳爭,已經返回松江。

按照與朱慈烺達成的承諾,北伐軍金山衛開始向鎮江府進發,而後續的杭州衛,也已經從杭州府出發。

正如吳爭與王之仁會晤時所料,戰爭一開始就是一場血戰。

清軍一開戰,就以二萬兵力,在應天府方向和鎮江方向,超過百里的江面上橫渡。

雙方共有近八百門大小火炮,從一開始參與了對射,百里江面上萬舸急流。

巨大而熾熱的彈丸,砸在水中,激起滔天巨浪,騰起一片水霧。

雖說這時的炮彈不具有後世炮彈的爆炸力,但它的勢能卻依舊是強悍的,被它砸中的船隻,無不船毀人亡,激起漫天的紛屑。

雙方駛近江中心的船隻,對火船對攻,再近就是弓弩對射,直到雙方膠着,士兵開始躍上對方的船隻,開始搏殺。

戰爭從開始就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消耗戰。

滾滾長江,不分敵我地吞噬着雙方士兵的生命。

一日下來,船隻殘骸和陣亡者的屍體,幾乎佈滿了江面。

夜幕下,星星點點的殘火,與清月一起映照着戰場的狼籍和不堪,時不時,還隱隱傳來尚未斷氣者,斷斷續續、極盡痛苦的申吟聲。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王之仁以二萬水師,強撼清軍渡江。

第一天,水師就陣亡二千七百多人。

倒不是說清軍的水戰能力也已經碾壓明軍了,而是這種全方位、大規模的渡江,讓王之仁的水師無法集中於一點或者一個面去對抗。

水師的分散全線封堵戰術,讓水師無法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這纔是第一天就陣亡二千七百多人的根本原因,但清軍傷亡還是比水師多得多。

二萬進攻的清軍,先鋒三千人被打殘,主力折損超過二成,總計傷亡六千人以上。

其中陣亡者超過三千人,主要是交戰時落水溺水而死或者失蹤。

王之仁感覺不妙,清軍的攻擊烈度遠超過想象,他急奏朝廷求援。

同時,向松江吳爭求援。

吳爭在第一時間,調金山衛西進接替丹徒及周邊防務。

由此增強鎮江至丹徒之間的陸地防禦。

同時,吳爭令舟山水師至江陰,但沒有繼續西進。

這是吳爭擔心清軍在應天府和鎮江方向進攻受阻之後,另闢戰場,從靖江方向,進攻江陰。

此時江北清軍號稱十萬大軍,但主力僅不到六萬。

可這六萬人,就已經讓義興朝不堪重負了。

吳爭無法想象,萬一江陰方向的江面上出現清軍,戰局將會怎麼的糜爛。

吳爭不敢調動舟山水師西進增援王之仁。

另外,吳爭認爲,按之前與王之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約定,王之仁一旦頂不住,就放棄對應天府方向的阻截,全力防禦鎮江方向,放一部分清軍由應天府守軍抵擋。

所以,吳爭並未意識到,人心的複雜,終究是難以預估的。

又是兩天激戰,至第三天戰鬥停息時,王之仁確實已經撐不住了。

水師二萬人,傷亡超過四成,戰船損毀過半。

再無法形成對應天府至鎮江整條江面的封堵。

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二百章 大明絕非想象中那樣不堪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有沒有必要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都是銀子惹的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匹夫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