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

PS:感謝書友“風蹤影”、“chiu-hui”投的月票。

吳爭道:“我想問問諸位,我們打仗,與敵廝殺,究竟爲了什麼?建功立業?匡扶朝廷?還是大義凜然地稱自己是挽大夏於將傾?”

“我不知道諸位心裡是什麼樣的答案,可我知道我自己是怎麼想的,我打仗就爲了想守護我想守護的人。”

“這三百多人,就是我想守護的人。陳勝,你也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你忍心看着他們被我們牽累,死於非命嗎?”

陳勝張口欲言,被吳爭擡手阻止,“是,你們說得都對,我知道,你們說得都對。可這世上,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對和錯的評判標準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但有一點可以無比肯定,至少我肯定,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人,永遠不會錯!”

“是,我們換回這些百姓,可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可我們也有收穫,獲得的是民心,獲得是軍心。人心哪……諸位?爲什麼大明朝二百萬大軍被三十萬韃子打得落花流水?千萬別和我說是朝廷腐敗、將士畏死,你們之中也有前朝軍官,北伐軍中,也有前朝老兵,他們不缺少與敵死戰的勇氣。

那原因究竟是什麼?是因爲百姓視明軍如賊寇,我聽聞過,百姓敲鑼打鼓歡迎清軍入城的,爲什麼?因爲在百姓心裡,明軍比韃子更不堪!所以,百姓不但不幫助明軍,甚至反過來去幫助韃子。而這些百姓的子弟,是明軍的最大組成部份,這樣的民心,這樣的軍隊,還能打贏清軍嗎?”

“換回這三百餘人,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是吳莊的農戶,而是因爲他們是我族百姓。是,我們很可能會付出一倍甚至數倍的犧牲,可這是值得的。所有百姓會認爲,看,北伐軍可以爲了百姓忍受多大的犧牲!諸位,我們的犧牲越大,百姓對我們的依賴和信任就會越強,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的犧牲換得百姓的信任和依賴,這筆帳,諸位難道還算不清嗎?”

“反過來說軍心。我軍的士兵都來自江南,如今江南諸地正處於戰火,就象張名振說的,韃子很可能嚐到了甜頭,屢屢故伎重施。可我想說的是,我寧願因此付出代價,這其中包括我的性命。因爲我軍付出的每一滴血,每一條命,都會被百姓記在心裡……值得的。”

吳爭眼睛有些潮溼,“而每個士兵,都有家眷,他們的家眷都在江南,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因此而被韃子擄掠,現在,我們救了這些百姓,士兵們心中就安心了,他們會想,連素昧平生的百姓都能不顧一切的去救,何況是我們自己的家人?”

“諸位,這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因爲我們可以捨棄一切去救百姓,百姓就能捨棄一切來回報我軍。因爲百姓能捨棄一切來回報我軍,我軍將士便會自覺地去愛護百姓。周而復始,在江南一隅,我軍再不是孤立的,我們的身後有上千萬百姓做後盾,他們可以把自己的子弟送進我軍,我軍便可無堅不摧,無往而不利!”

所有人靜靜地聽着,道理他們都懂,只是他們從未有象吳爭這樣把一件事系統地講出來,更大的原因是,從朝廷到內閣,沒有爲上者願意這麼做,在這些爲上者眼中,百姓就是螻蟻,可以任意地去犧牲。

所有人都看着吳爭,在這一刻,他們是真懂了,懂了吳爭心中的抱負是怎麼樣的宏大。

哪怕是用腳趾頭去想,都能明白,真要是實現了吳爭口中的軍民互信、互擁,那將是怎麼得無堅不摧。

這天下,還有什麼樣的敵人,能抵擋千萬人的雷霆一擊。

或許真到了那時,只要一聲令下,敵人就會被嚇得屁滾尿流,急遁了。

可這時,有一個人的反應不一樣,他在悄悄地往後縮。

吳爭看見了,心中惱怒,太不給面子了。

別人還行,你宋安可是我的親隨,你不附和、不當託,撒上幾滴激動的淚水,竟然往後縮?

是可忍熟不可忍。

吳爭大喝道:“你再敢往後退一步試試?”

宋安不敢再退,他的腿如同灌了鉛似的慢慢蠕動着。

吳爭皺眉道:“有什麼事,放開了膽子說,彆扭扭捏捏地象個婦人。”

宋安終於鼓起勇氣,直視吳爭道:“沒有什麼俘虜了,聽到韃子屠殺紹興城,我就下令不留一個俘虜。”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驚訝了,殺俘?!

還說得如此理直氣壯?

陳勝上前一步,攔在宋安前面道:“韃子兇殘,世人皆知,屬下倒不覺得宋將軍所爲有錯。”

厲如海也上前道:“血債血償,天經地義。”

錢肅典左右看看,輕聲道:“這殺俘……終究有損我軍仁義之名吧?”

吳爭木然地沉默了好一會,然後問道:“要不……派人和多鐸打個商量,看看能不能改成一換二?”

所有人愕然。

陳勝看了吳爭一眼,小心翼翼地答道:“恐怕這二百多人,多鐸也不會放在眼裡吧?”

錢肅典搖搖對道:“吳莊百姓……怕是危矣!”

吳爭又沉默了一會,然後手一攤,道:“這下……你們如願了!”

……。

多鐸率殘部大約五千餘人退回寧波府。

正如陳勝、錢肅典所料,多鐸在得知明軍殺盡了紹興城清軍俘虜之後,立即下令,斬殺了攜來的吳莊農戶三百二十七人。

屠殺之處,是在寧波城北,貫橋頭,柴王廟前。

三百二十七人就在寧波府上萬百姓的圍觀下,身首異處。

當鮮血匯聚成小溪,流入河中時,河水染成了一片紅色。

……。

這兩天的功夫,紹興府的北伐軍主力已經在瀝海集結完畢。

雖然吳爭已經有了思想準備,可真聽到這個噩耗傳來時,吳爭依舊流淚了。

這不是懦弱的淚,也不是悔恨的淚。

而是決絕的淚,不死不休的淚。

雖然這兩天,所有將領都在勸吳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經過紹興府這一戰,瀝海衛傷亡慘重。

如今紹興府可用之兵,總計不超過八千人。

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四十一章 要槍,還要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人人皆有選擇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五十一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