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

莫執念已經不再說話,他明白了,吳爭在發泄心中怨意。

他也沒有告退,因爲吳爭此時需要一個傾聽的人,而這個傾聽的人,需要能聽得懂他的話。

至少,是要讓吳爭認爲能聽得懂他話的人。

莫執念低頭、垂目、肅手而立,靜靜地聽着。

“登基之日,穿了件舊袍……呵呵,這是寒磣誰呢?美其名曰,節儉!我就搞不懂了,從古至今,沒聽說有依靠節儉,節儉出一個泱泱大國的……貴爲一朝天子,不想着去讓臣民們吃飽穿暖,倒想着臣民和他一塊節儉……跟他一塊捱餓去?”

“百姓們不明白也就罷了,這滿朝文武重臣,那可都是風裡來、火裡去的,哪個不是人精,可偏偏就沒人肯說破,皇帝的新衣啊……一個個滿口稱頌,明君、英主,大明覆興指日可待。”

“好嘛,瞧瞧,二萬多陣亡將士區區百萬撫卹銀子,變成了一張張白條。民亂一起,朝堂廷議,到最後斬了二十一人,罷了個倒黴蛋,這事嘿……就算了了。君臣上下一致認同,這其中沒有官員貪腐,僅僅是國庫空虛,僅僅是因爲幾個爲富不仁之人在迫害陣亡將士家人……對嘛,新君登基才幾天啊,新朝新氣象,哪能就出現貪髒枉法的鉅貪呢?”

“這些都老成人精的國之重臣們,就沒有一人知道,這事將會造成多大的後果嗎?家眷受人欺凌、死了連家人撫卹都做不到,如今朝廷七八萬大軍中,還有人肯會爲這個朝廷浴血奮戰嗎?”

“這些人哪,好了傷疤忘了痛……我悔啊。”吳爭終於哭出聲來,“就該讓清軍佔着鎮江,讓那娃兒和那些臉皮厚到可以當城牆的朝之重臣們,嚐嚐什麼叫臥榻之側有惡狼酣睡,嚐嚐什麼叫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看着痛哭的吳爭,莫執念心裡輕輕地嘆了口氣。

他能理解,一個尚未及冠的少年揹負了他原本不該揹負的壓力。

二萬多條人命,這不是一串空蕩蕩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原本男耕女織、祖孫同堂的家。

僅僅是一場仗,轉眼化爲灰燼。

饒是莫執念已經是知天命的人了,也不禁眼眶溼潤起來。

吳爭慢慢止哭,他揮揮手道:“莫老回吧,一切事明日再說,我累了,想歇歇。”

莫執念喟嘆一聲,拱手道:“還望主公暫止心中悲切,保重身子……老朽告退。”

……。

“我想做皇帝嗎?”

這個問題,第一次如此鮮明地出現在吳爭的腦海裡。

到今天爲止,吳爭一直下意識地在迴避這個問題。

心爲後世人的吳爭,明白皇帝是個高危職業,在吳爭看來,做個皇帝,遠不如做個大將軍或者封疆大吏,來得爽快。

吳爭想做個青史留名的名臣。

他只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他希望,漢人可以不做那三百年的奴隸。

他希望,重現漢唐盛世繁華。

所以,從一開始,吳爭就沒有想去謀國篡位,他只想讓大明覆興,變得更好些。

這纔有了紹興府張國維宅中,那“漢明”一說。

吳爭的所有籌謀,也都是按此目標去佈局。

他願意爲臣,做個護國佑民的名將。

因爲吳爭很清楚,皇帝未必是人生唯一的巔峰,人生真正的巔峰在於爲後人開創一個盛世,留下一座前人無法企及的寶山。

而這,就算不做皇帝,也是能做到的。

吳爭也不想讓自己圈禁在那座如同監牢的宮城之中,陷入無休無止的權爭宮鬥。

所以,吳爭擁立朱媺娖監國,因爲朱媺娖不會象朱以海那樣,成爲自己做事的障礙。

所以,吳爭可以同意擁立朱慈烺爲帝,因爲與朱慈烺的一番奏對,讓吳爭感覺到朱慈烺有着與自己幾乎相同的目標。

吳爭甚至是暗暗鬆了口氣,因爲心中的責任,有了人分擔,甚至擔去了一大半。

所以,吳爭可以容忍朱慈烺扣周思敏留在京城,既然享受權利就得承擔義務,皇帝如此,臣,自然該如此。

所以,吳爭容忍了朱慈烺收回三府賦稅,哪怕沒辦法了,自己用一些雞鳴狗盜的下作手段來填補賦稅上交之後的財政空缺。

所以,吳爭甚至還打算同意朱慈烺從商稅中分一杯羹,以解朝廷財政之困。

可這一切,隨着這二萬多陣亡將士家眷無法得到足額的撫卹金,開始崩塌。

這事絕不是件小事,特別是秣馬厲兵、意圖光復之時,特別是面對北方強敵在江北虎視眈眈之時。

這事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

戰死之後,家人連該得的撫卹都被朝廷拖欠,還讓將士如何上陣與敵拼命?

後背陰冷,誰還能鼓起勇氣,浴血奮戰?

吳爭不敢想象,當這種怨意從北往南漫延,自己三年來,重金養兵、從無剋扣士兵一文錢的形象,爲發生怎樣的坍塌。

最讓吳爭傷心的是,這二萬多的將士,是因爲他的謀劃,而成爲一支必須戰至最後的孤軍。

打到這種程度的防禦戰,其實確實已經出乎吳爭戰前的預料了。

明軍正常編制,不,哪怕是清軍,甚至是後世。

一支軍隊是肯定有非戰鬥人員的。

譬如後勤、參軍(參謀、文職人員)、輔兵等等。

簡單地說,一支一萬人的軍隊,正常得有三、四成左右的非戰鬥人員。

這,也就是有種說法,說一支軍隊戰損達到五成以上,就等於失去了戰鬥力一樣。

因爲,真戰損到了五成以上,其實確實也找不出戰鬥力了。

但這支京衛不一樣。

它的前身,是吳爭從杭州府一路北伐之時,沿路收攏的義軍和原降清明軍,經過整編訓練後的軍隊。

可以說,沒有任何非戰鬥人員的編成。

甚至連記錄軍功的參軍錄事,都是戰鬥人員兼任。

也正因爲如此,這支軍隊纔有着原明軍無法企及的戰鬥力。

也正因爲他們對吳爭的信任和崇拜,也正因爲他們知道這戰的目的是什麼,才能一直戰至幾乎全軍覆沒而不退。

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零十五章 大人,刀還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