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張名振投入麾下

吳爭問道:“那隆武帝呢?”

“城破時,與皇后等一起被俘。”

“廣州城破之時,張將軍在何處?”

“末將受隆武帝委派,與鄭森前往金門周邊募兵。”

“黃道周呢?”

“黃相在清軍入廣州時,臨時募集起一萬八千餘衆,出城禦敵。不想被他那已降清軍的學生出賣,被清軍誘捕,其部隨即潰散。”

吳爭不勝唏噓,這老頭與錢肅樂如出一轍,二人皆有經國之才,對明室的忠誠,更是不容置疑。

可偏偏各爲其主,所謀劃的,合不到一處,可惜、可嘆。

培養一個官員,特別是重臣,着實不易,這隻有上位者纔有的深切感受。

“永曆帝呢?”

“清軍兵臨肇慶,永曆帝便棄城而逃,先至梧州。聽聞肇慶失守,便逃往桂林。之後,末將已經與鄭森分開,渡海北上,便再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了。”

“我留給你了二百人,爲何僅十一人回來?”

張名振怒道:“鄭森無恥,我與他分開時,他雖未阻攔,可強留我部士兵,僅讓我帶走十一親衛。”

吳爭詫異道:“你與他一同募兵,麾下應該有人才是,加上我留給你的二百人,足以應付鄭森,又爲何會被他強行留下?”

張名振道:“金門一帶,就是個海盜窩,所能招募到的十有八九,皆是鄭森父親鄭芝龍舊部。這些人早已匪性難改,平日結羣魚肉鄉里,此時,哪還會聽從末將號令?”

吳爭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

自己去福建這一步棋,有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那就是隨着福建、廣州戰事的延長,多鐸沒有按歷史返回北方,參與對西北義軍殘部的進攻。

那麼,鄭芝龍也沒有被博洛軟禁,押解順天府。

這就造成了鄭森對金門一帶的影響力減弱,鄭芝龍畢竟是老上司。

張名振要北返,身邊的二百人被鄭成功扣下,這事吳爭倒不以爲然。

時局艱難之際,身邊無可用之人,換作吳爭,也會這麼做,這無可指責。

吳爭擔心的是,鄭芝龍沒有被押往北方,鄭成功還能不能如歷史中一樣,反清至死。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爲江南能生生擋住清軍南下,最大的依仗,就是清軍沒有水師,而清廷已經開始意識到這點。

如果鄭成功也投了清,那麼,清軍就有了可以進攻義興朝的水師。

吳爭腦海裡出現了鄭成功的影子,他願意選擇相信鄭成功。

吳爭沒得選擇。

既然可以去相信最壞的,爲何不去相信最好的呢?

信任,來自於記憶中的歷史,但更重要的是,吳爭也只能去選擇相信,不得不去信,不信,也沒有任何辦法。

因爲到此時,多鐸還沒有撕破停戰條約,由寧波向紹興府發起進攻,反而將前鋒從餘姚撤回寧波,這就說明了,多鐸沒有把握。

至於停戰條約,吳爭相信,在多鐸的眼中,想得和自己一樣,那就是一頁,廢紙!

不過,吳爭依舊是問了,“張將軍以爲,鄭森會投敵嗎?”

張名振驚訝地看了吳爭一眼,然後道:“雖說鄭森無恥,但末將絕不認爲他會投敵。”

“哦,爲何?他親生父親還在多鐸手上。”

“末將與他共處近兩月,對他抗清之心,還是認同的。”

吳爭心裡暗暗鬆了口氣,他更願意選擇相信張名振。

“若鎮國公不棄,末將願餘生僅效忠鎮國公。”

吳爭有些驚訝,“張將軍這是爲何?”

張名振突然單膝下跪,激動地道:“明室之中再無明主,大明亡得不冤。到了如此危險時局,三帝還在勾心鬥角、相互傾軋,敢問國公,這國焉能不亡?末將原本有心效忠明室,復興大明,可南邊兩個多月,讓末將已經心死。這才與鄭森分開,前來投效鎮國公。”

吳爭是高興的,他確實盼望着張名振回來。

他需要象張名振這樣的水師老手去爲他訓練出一支水師精銳。

王朝先也是老手。

可吳爭更願意相信的,是張名振。

“張將軍或許還不知道,前朝皇太子已經迴歸朝廷,且已經在十天前登基爲帝,如今已經是義興朝了。”

“什麼?”張名振聞言明顯一愕。

吳爭微笑道:“若將軍要北返入京爲官,吳爭絕不阻攔。”

張名振猶豫了一會,咬牙道:“一個不到及冠之年的孩子而已,大廈已傾,三年未曾露面,不思復興、苟全於世……末將不識前朝太子,也不識當今皇帝,末將只識鎮國公,還請鎮國公收留末將。”

吳爭大喜,伸手攙扶道:“能得張將軍,吳爭如虎添翼。我正日夜爲將軍擔憂,盼着將軍能安然回來。”

張名振順勢起身道:“敢問鎮國公,末將還能回舟山水師嗎?”

吳爭微笑道:“怎麼,心中還記掛着舟山水師?”

張名振道:“當日受張公所派,隱入舟山水師,水師中有不少末將心腹之人……。”

吳爭呵呵笑道:“張公也在杭州府,如今他是大將軍府麾下都指揮使,轄制本公治下三府兵馬。你若想見,我可派人去傳他來此。”

張名振先是震驚,而後大喜道:“不,不,末將應當自己前往拜見張公。”

吳爭笑道:“也罷,你的差事,就等見過張公之後,你我再商議吧。”

“是。”

吳爭想了想道:“也罷,你替我轉告張公,就說明日請他隨我,去松江府一行……你也同去。”

“喏。”

……。

長江口門,東沙、西沙由來以久。

唐神龍年間,建崇明鎮於西沙,想來這應該是崇明島名字的由來吧。

時絮荏苒,大浪淘沙。

兩個小沙洲不斷地順江水下移,下漲上坍,於宋朝時已在西沙西北面出現了另一個小沙洲——姚劉沙,於是被世人合稱爲三沙。

西沙面積最大,島上人口有一千八百餘戶。

“沙兵”,戚繼光抗倭的那個年代,當地百姓自發地組織起來,抗擊倭寇,作戰勇猛,屢有勝績,被世人稱爲“沙兵”,可知島上“土著”之悍勇。於是,由當地沙民徵募百成的一支二百人的民團形成了。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英雄也!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四十三章 強攻常州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