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

洪承疇是在爲自己而戰,爲自己的前程而戰。

雙方的損耗都非常大,當場戰死的遠甚於負傷退下的。

兩天一夜之後,水師傷亡已經高達三千六百多人,超過三成,幾近四成,實際上,這個損失度已經讓明軍喪失了一半的作戰力,主要是連續奔襲造成的體能下降,這支水師畢竟才組建不到一年功夫。

打到這種程度,確實已經不易。

而清軍的傷亡小一些,將近二千人。

這聽起來,明軍吃了大虧,其實不然,攻城之戰,往往攻城進行時,攻方的損失遠大於守方,但一旦攻下城後,守方傷亡就會激增,這是常理。

況且,明軍的人數遠大於清軍,就算傷亡三千多人,可作戰兵力還在六千人以上。

而清軍在折損二千人之後,就只有四千守軍了。

這是個大問題,六千人守城,可以面面俱到,但成了四千人守兩城門,兵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如兩隻撕咬的怪獸,在喘息着,舔噬自己的傷口。

而鎮江城失守,守軍被擊潰的消息傳來,相當於壓垮清軍士氣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洪承疇也一樣。

洪承疇原本是要繼續死守,等徐州援軍到來的。一天,只需要一天,自己就可以慨然面對朝堂上無數的指斥和責問。

洪承疇想要封鎖消息,問題是撤回的清軍有三千人,雖說這些清軍都萬壽一帶,可東城和萬壽是想通的,洪承疇總不能自封城門,斷絕與自己軍隊的互通吧?

於是,一夜之間,滿城都知道清軍是鎮江城的大敗,軍心頓時散了。

洪承疇不得不下令連夜撤退,撤往萬壽與清軍會合,依託泰州城防固守告訴援,以期待徐州援軍趕到,再圖收復江都。

至此,江都光復!

……。

明軍進入江都城

江都,只是個揚州府隸下的一個小縣,其形成於春秋時期,隸屬吳國。秦楚之際,項羽欲

在廣陵臨江建都,故名江都。

由於地處長江沿線,經濟相對繁榮,擁有人口一萬六千餘戶。

得償所願的王一林,他其實根本就沒有打算在江都城長待,他僅僅需要的是軍功。

而錢肅典,用意無非是想復仇,自然也不會對江都人太客氣。

於是,一場人爲的“浩劫”就此發生了。

縱兵劫掠!

一夜之間,王一林收攏財貨二十餘船。

幸虧錢肅典終究是讀書人出身“良知未泯”,他勸阻了王一林,令士兵不得劫掠普通百姓。

用錢肅典的話說,那就是貧民太多、錢又少,得罪少數人也就罷了,何必惹衆怒?

這話很耳熟,敢情錢肅典在吳爭身邊待了不少時間,耳聞目染,聽進去了,然後依舊樣畫葫蘆,說給了王一林聽。

原本王一林是不肯聽的,縱兵劫掠“敵國土地”,這不犯軍法。

說難聽點,依律還是有功的。

可當知道,這話是吳爭的意思,王一林就從了,說到底,吳爭比錢肅典的腰桿子硬,再怎麼着也得給鎮國公一些面子不是?

當然,王一林本身那也是親近吳爭的,二人總算是一起從樑湖千戶所出來的,怎麼說也有香火情不是?

於是,王一林下令,只劫高門大戶,這很簡單,走在大街小巷,看哪家門楣高,房子氣派,就一腳踹開,衝進去就是。

這自然也會殃及池魚,可總也算是比原本王一林的粗魯,收斂了很多了。

這一個晚上,江都城中雞飛狗跳。

江都百姓們由此恨煞了明軍。

可憐吳爭這時是啥都不知道,“好好”的名聲就被王一林給禍害了。

這事被朝中御史聯名彈劾,陳子龍更是聲稱要嚴懲肇事者,連監國朱媺娖都勒令內閣,限期擬出應對之策。

王一林絕非外表那樣粗糙,他的內心絕不少小九九。

運回應天府的那二十多船財貨,他將三成給了叔叔王之仁,三成送到了鎮國公府,連錢肅典也得了一船,其餘的自然是他自己笑納了。

吳爭不在應天府,府中又知道王一林與主人交好,時常來“叨擾”,加上主人不在,不好打開密封的箱子,於是也就收下了,堆在東廂房,想等主人回府之後,再做處理。

可王一林面對內閣追責,卻一口咬定是奉了鎮國公之命,聲言不信可去問鎮國公。

原本這種謊言一拆就穿,哄騙不了內閣諸臣,吳爭是個什麼樣的人,誰心裡還沒個底?

從杭州府到應天府,可有發生過縱兵劫掠之事……呃,可沒有這麼明目張膽的吧?

此時錢肅典的證言,讓內閣諸臣不得不信了。

瞧瞧,才幾天功夫,知書達禮的錢家九弟,就被王一林給帶壞了,可見環境對人的成長有多重要!

事涉當朝鎮國公吳爭,頓時內閣之中大半人就沒聲音了。

總共就五人,張國維心裡是打死也不信吳爭會幹些這種事。

張煌言更不信,他是深知吳爭抱負的,這種壞名聲的事,怕是要餓死也不會幹(說實話,張煌言的想法,有待商榷)。

錢肅樂卻是保留態度沉默,他其實已經猜到九弟在撒謊,只是他不明白錢肅典爲何撒謊,只有拽回家去,家法侍候,逼問之後再想應對之策。

馬士英心裡直樂,哈哈,同道中人,得共謀一醉慶賀!

興國公王之仁是這幾人中的唯一知情者,可事關親侄的性命,馬虎不得,再說了,三成財貨入了他的口袋,要他再往外拿……呃,還不如殺了他容易。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朝廷說是朝廷,可有銀子養兵嗎?

雖說馬上就要夏收,可這一年中,十府之地戰事不斷,加上杭州府徵了三萬兵,應天府也徵了三萬兵,這六萬壯丁,相當於多了六萬戶的田地會欠收。

就算夏賦徵上來,從朝堂之上那羣“餓狼”手中經過,分到自己名下還剩多少?要知道官員們已經半年多沒發俸祿了。

所以,王之仁一直默不作聲,他心裡暗道,取敵國之財,替朝廷供養水師,本公取得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三章 二憨,殺了他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七星島海戰(四)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三十章 你妹!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小林騎的首秀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二百七十五章 朱媺娖要北遷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