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

吳三桂難辦了,他的職務,需要他服從洪承疇,可暗地裡,他是多爾袞的人,當然,事實上,他吳三桂只是他自己的人。

吳三桂在得知明軍過江兩路突襲六合、儀真的消息,第一個反應那就是此戰不可爲,洪承疇中了敵人調虎離山之計了。

江都吳三桂此時兵力僅八千人,除了必須駐守江都,可調增援的最多三、四千人。

這仗怎麼打?

打個屁啊!

吳三桂做出的應對,那就是固守江都重鎮,對外宣稱,只要他吳三桂在江都一日,絕不讓明軍能過江都向北一步。

這話說得是慷慨激昂,可實際上就是坐觀其變,對六合、儀真不發一兵一卒增援。

吳三桂就不怕被洪承疇彈劾、被朝廷治罪?

當然不怕,天塌了有高個子頂着,洪承疇發動了這場戰事,成功了,洪承疇將趁勢攫取更重的權柄,此消彼漲,多爾袞的權力就會被削弱。

多爾袞肯嗎,能答應嗎?

所以,吳三桂很清楚,鎮江、丹徒已經被洪承疇攻破,慶泰朝已經陷入危境,如果這支明軍再折損在江北,慶泰朝立馬得完蛋,他吳三桂有什麼好處?

慶泰朝一亡,從揚州到福建、廣州連成一片,南方清軍就能調往西北,那還用得着他吳三桂嗎?吳三桂可不想再回東北去坐冷板凳了。

這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坐冷板凳和被清廷降罪之間,吳三桂會毫不猶豫選坐冷板凳,好死不如賴活着嘛。

可這個時候,他得站對隊,如果出兵抗擊明軍進攻,就等於襄助洪承疇,那麼他西去獨立領兵的機會就會喪失,多爾袞不給他穿小鞋就不錯了,還能讓他獨領一軍?

吳三桂認爲,洪承疇畢竟是降臣,而多爾袞是戰功赫赫、大權在握的親王,至少到此時,多爾袞沒有一絲即將大權旁落的預兆。

這樣一比,吳三桂就很容易選了,他選站多爾袞這邊。

六合一個小城,明軍就算佔了,也得不到什麼,想以孤軍堅守,那是在做夢。

儀真早被打爛了,百姓早已在戰前被錢肅典趕走,全城除了清軍和錢肅典殘部,百姓加起來不足千人,讓明軍佔幾天有何不可?

只要守住江都這個明軍北上避無可避的重鎮,渡江明軍就翻不了天,戰後朝廷若要向自己問罪,最多也是個救援不力的小錯誤,有多爾袞暗中庇護,懲誡也就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罷了,反觀能得到的,卻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獨立領軍。

吳三桂下令閉上江都四面城門,心安理得地在行署飲酒看起了戲。

……。

錢肅典這數百人被困南城一角已經六、七天了。

在之前三天中,錢肅典率殘部對圍困自己的清軍,發起了不下十次的突擊。

不爲突圍,只爲死得其所。

拼一個也是好的。

可問題是,任何一次突擊,都面對清軍如蝗般的箭矢,古怪的是清軍的箭矢只往明軍士兵面前十步招呼。

幾次之後,錢肅典明白了,清軍只圍不攻,並無殲滅自己的打算。

錢肅典也明白,清軍這是要想用自己這幾百人,向慶泰朝勒索一些他們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

人,能活,誰想死?

錢肅典想死,他明白自己如果不死,兄長、朝廷就會受清廷要挾。

可看着身邊數百號人,錢肅典下不了這個決心。

如果當場戰死,是爲馬革裹胸,命也。可這樣的自殺,讓已經送走二萬條人命的錢肅典怎麼也無法再送走眼前這數百條。

終究是個普通人啊,錢肅典數天沒有洗澡,臉上沾染的塵土和血漬結成了一塊,已經讓他表達不出了任何神態。

錢肅典打算等,哪怕是萬中之一的希望,他也想讓這數百勇士回到應天府去。

就成了錢肅典如今最大的心願。

清軍是“大度”的,他們不僅沒有殲滅這支已經沒有戰鬥力的明軍,還爲他們提供了勉強可以裹腹的食物。

明軍所在的城角,怕是連只老鼠都找不到了。

如果沒有這些施捨的食物和水,明軍早已餓死、渴死。

士兵憔悴的臉上,那沒有了光彩的眼睛,空洞、麻木,他們用疑惑面對錢肅典。

他們不知道爲何自己還活着,二萬大軍都死光了,他們爲何還要活着?

將軍爲何不再下令突擊?

難道將軍會投降嗎?

錢肅樂沒有去解釋,他怕自己的解釋,會讓這些士兵衝出去,然後死去。

不是被殺,而是……自殺!

沒有一個人,就算再膽小之人,面對着二萬同袍死在自己前面,處於絕境,還會容忍自己成了清廷要挾朝廷的籌碼,而苟活着。

所有人心中唯一的期盼只是讓自己榮耀地死去,然後朝廷能撫卹、善待他們的親人。

而不是朝廷以不可容忍的代價將他們換回去,然後屈辱地活着。

這個時候,如果錢肅典真下命令讓他們投降,錢肅典肯定會被這些他一心想保全的士兵憤怒地殺死。

今天似乎不太一樣了,不僅錢肅典發現了,有些機靈的士兵也發現了。

已過正午,每天非常及時的食物和水,沒有扔過來。

慢慢地所有人開始向錢肅典的方向聚集起來。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他們的主將。

發生什麼事了嗎?

今日便是最後的結局嗎?

錢肅典不知道,他茫然地望向清軍的方向。

難道是朝廷拒絕了清廷的要求?

錢肅典有些失望、失落,自己和這數百條人命就被朝廷棄之如弊履了嗎?

可錢肅典心裡還有一絲欣慰,清廷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

那麼,鎮國公應該攻下了鎮江城,整個鎮江府應該落入了朝廷之手,之前那二萬條人命,值了!

當以爲自己不會再有眼淚的錢肅典,發現久違的淚水劃落臉頰時,錢肅典終於微笑起來。

遙望南面應天府的方向,錢肅典緩緩拜倒在地。

兄長,保重!

數百雙眼睛看着他們的主帥在嚮應天府拜別,他們都微笑起來。

這幾天心中猜疑的陰霾,瞬間雨過天晴般散去。

他們又活過來了,心活過來了。

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九百九十章 尼堪的野望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二百五十四章 糧食大戰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六百十八章 落子無悔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