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

張國維吸了口氣,按捺下心中憤怒道:“韃子在府城、縣城還有所收斂,可在各鄉鎮,卻是無惡不作,漁村方圓百里之內,幾乎皆被韃子施虐過。我出於激憤,才公開了我的身份,打算召集鄉民自救,我帶來的這些義軍,三個月前,還都是農夫、漁民、織戶,實在是過不下去了,紛紛趕來歸附,人越聚越多,糧食成了問題,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率部出四明山,打算投平崗山,不想沿路聽聞明軍正攻打紹興府,於是派斥候打探平崗山清軍動靜,這才正好救了池二憨這混小子。”

吳爭附和道:“這混帳差點害死了平崗山一應官兵,是該好好收拾收拾他了。”

張國維搖搖頭道:“訓誡應當,可過猶不及。”

說到此處,張國維喟嘆道:“若大明朝帶兵之將,個個如池二憨般勇猛,何至於此啊!”

吳爭沉默下來。

張國維隨即轉換話題道:“如今驛亭已經收復,紹興府清軍雖然勢衆,但已喪失了退路。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吳爭答道:“圍而殲之。這支清兵一旦覆沒,至少了浙東,再無成建制清軍,清廷將由此喪失在江浙一帶的控制力,我朝正好藉此機會壯大實力,恢復民生,爲日後與清廷決戰作準備。”

張國維微微點頭道:“戰自然是要戰的,可紹興府清軍至少有三萬多人,負隅頑抗之下,我軍的損失恐怕巨大。”

吳爭微微蹩眉道:“慈不掌兵,灰塵不會自己跑掉,有些犧牲是必須忍受的。”

張國維道:“或許可以勸降,分化清軍,據我所知,在紹興清軍,僅一部是清八旗,就是江西總兵柯永盛的漢八旗,其餘大都是明軍降軍和各地義軍、土匪招安來的。”

吳爭想了想道:“張公象是有了方略,不妨明說。”

“好吧,我確實想過方略,之前在平崗山,王得仁降了之後,說起金聲恆的出身和履歷,我認爲勸降金聲恆,是有可能的。”

吳爭搖搖頭道:“金聲恆的來歷我也有耳聞,但此獠殺明人如麻,先不說他是否會降,就說他願降,我也不願意接納他,更何況朝廷是否同意了。張公可能不知道,如今慶泰朝是以內部五臣之意決斷軍政事務的,就算殿下也無法左右,就更不用說我了。”

張國維勸道:“理是這麼個理,可你想過沒有,如果強攻紹興城,一來城中百姓勢必遭受無枉之災,另外,以金聲恆的心性,逼急了怕是會行挾裹民衆之事。二來,強攻堅城,我軍的傷亡會是個無底洞,真折損多了,恐怕於我朝也是不堪負擔之重啊,還望你三思。”

吳爭思忖了一會,覺得張國維說的在理,真要打殘了,不用說增援應天府,恐怕連防守紹興、應對福建多鐸反擊都困難,於是道:“可金聲恆未必肯降。”

張國維道:“派王得仁去說降,王得仁追隨金聲恆日久,二人關係不錯,或許能勸服金聲恆。”

吳爭同意了,“既然如此,不妨試試,這事就勞煩張公處置了。”

張國維點頭應下。

……。

當天夜裡,明軍向城頭飛箭傳書,傳的就是王得仁的親筆書信。

信中沒有其它,就是王得仁約金聲恆會面一晤。

吳爭沒有去理會此事,既然將這事交給了張國維,他就不想再去過問了。

吳爭去見了方國安,目的,在於安撫。

“大將軍傷勢可好些?”吳爭微笑着問道。

方國安的情緒已經有所好轉,淡淡地應道:“多謝鎮國公關切,方某自覺好了些。”

這話誰都聽得些是敷衍之詞,哪個斷了手的人,半天之間就覺得好了些的。

吳爭沒有在意,人家有脾氣嘛。

他選擇直截了當,應付象方國安這樣的人,拐彎抹角反而露怯,直來直往方顯磊落。

“大將軍心中對吳爭有何不滿,不妨直說。”

方國安答道:“方某不過是個降將,哪敢對鎮國公不滿。不過,既然今日方某率部已經按鎮國公意思攻城,雖說沒有攻下紹興城,但牽制城中清軍的任務也算是達成了,不知鎮國公對方某及部屬如何安置?”

這纔是一切問題的本質。

該如何安置?

吳爭問誰去?

雖說吳爭大權在握,可朝堂畢竟不是他一個人的,上有監國、內閣,下有諸將羣兵,安置方國安及他的部屬,說不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吳爭確實有些躊躇,這與之前令方國安攻城時所應諾的沒有衝突。

之前認爲,這場仗是必死之戰,吳爭以爲,就算方國安能活下來,倖存的部屬也不會多了,到時方國安入朝就是,其部屬整編進自己軍中,這很容易安置。

但現在不一樣,方國安活着,他的部屬還有二千人。

二千人整編進自己軍中,不說方國安不樂意,就算他樂意,吳爭還不樂意呢?

一缸紅水中滴幾滴藍水,晃幾下就沒影了,可如果加進一盆藍水,那這缸紅水成什麼色了?

所以,這事讓吳爭爲難。

吳爭想了想道:“不知大將軍此後有什麼打算?”

這是拖延之詞,方國安自然中得出來。

但他已經有些心灰意冷,沉聲道:“如鎮國公爲難,方某隻想卸甲歸田,這些追隨方某多年的兄弟……解散了吧!”

吳爭沉默了,他當然也聽得出方國安的怨懟之意。

想到畢竟是自己令方國安攻紹興城的,吳爭心一橫,問道:“杭州府戰前招了三萬新兵,正值訓練之時,若大將軍不棄,可否替吳爭練兵?”

方國安一愕,練兵?

他看了看自己的斷手,苦笑道:“方某已是殘廢之人,練兵豈不貽笑大方。”

可吳爭正色道:“大將軍先說願意不願意吧?”

方國安看着吳爭,許久開口問道:“那方某麾下呢?”

吳爭道:“我準備在松江府籌建軍校,正需一支軍隊駐囤,大將軍餘部可以全員安置下來,就不需要我另外調兵去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不必再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六百三十四章 你究竟想做什麼?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