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

PS:感謝書友“曹州人在北平”投的月票。

金聲桓開始有些焦頭爛額。

兩面遭敵強攻,這還不算什麼,雪上加霜的是,東面又出現明軍,雖說這支明軍的衣衫襤褸,其中竟還混雜着清軍的軍服。

可金聲桓這時是真怕了,數十年征戰,從未這麼害怕過。

他已經猜到,平崗山阻擊的王得仁不僅敗了,還降了。

否則,他的士兵怎麼可能出現在城外,與自己爲敵?

心裡越希望、期盼一件事,發現希望破滅,打擊就越大。

王得仁敗了,不僅敗了,還降了,不僅降了,還反戈一擊。

這種心裡的落差,讓金聲桓情緒一下子變得低落和煩燥。

此消彼漲,就算東面再是烏合之衆,也架不住人多啊!

這種形勢下,金聲桓已經失去了出城去個各個擊破的能力,任何一個方向出城,都將給另外兩門帶來滅頂之災。

他只能死守城池,心中唯一的期盼,那就是瀝海清軍能夠有出乎意料的表現,拯救他於水深火熱之中。

……。

吳爭率三千騎兵終於趕到西門外。

在他到來之前,池二憨已經組織了三次攻城。

都被清軍擊退。

沒有火炮、沒有投石機和重型器械,攻一座防禦堅固的城池,是非常困難的。

城中不需要有精兵,只有有人就行,射箭也不需要準頭,射出去就行。

再沒本事的,也只有舉起石頭往下砸就成。

這是守城方的優勢,也是古時攻城難的地方。

當然,有內應者除外。

城外的戰況,讓心急火燎趕來的吳爭明顯鬆了口氣。

戰況遠比他想象的要好。

而從池二憨口中得知平崗山安全,吳爭心中所有的石頭就都放下了。

還有什麼比老父安危更讓吳爭欣慰的呢?

一城一池的得失,哪怕是戰敗,無非撤回杭州,下次再打回來就是。

看着雙眼通紅,失去了一隻左手的方國安,吳爭打心底裡生出一絲憐憫。

這場仗,原本方國安是可以拒絕的,其實只要他能讓出三界通道,吳爭就已經滿足了。

被清軍分割成瀝海、平崗山、瓜瀝三個戰場,明軍的劣勢是絕對的。

只有吳爭能居中統率全軍,這纔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否則三個方向各自爲戰,再大的戰力都會打折扣。

倒不是吳爭的指揮有多出類拔萃,而是任何一場戰役,沒有一個統合調度的統帥,就算下面一路取得戰術勝利,那對整個戰局也與事無補,就更不用說萬一失利了,一旦失利就是牽動全局。

所以,吳爭看着眼前已經殘疾、滿臉沮喪的方國安,心中是有內疚的。

如果方國安選擇率兵駐於三界,坐觀這場戰爭結束,自己也不會、不能去勉強他。

“好好養傷。”愣了許久的吳爭,僅吐出了這四個字。

這讓滿心期待的方國安,心中的一腔怨恨噴涌而出,哪怕聽到一句虛情假意的撫慰和不會實現的承諾也好啊。

近五千人馬,到此時不滿二千人,三千兄弟、三千條命交待在這了,這可是方國安近二十年積攢下的根底啊。

方國安的眼中無淚,只有怒火。

可這還真不是吳爭心狠,方國安是叛徒,他的手下就是叛兵,別的不說,就說眼下,這周邊的明軍士兵吧,他們都嗤於與方國安殘部爲伍。

哪怕受傷的士兵都掙扎着離他們遠一點,生怕粘染上晦氣。

而象池二憨等軍中將領,那都是對方國安嗤之以鼻的。

方國安部幾乎被隔離在一個地方,經緯分明。

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立場,源自吳爭發動的“清肅運動”,杭州府及轄下各縣各鄉的讓受難百姓現身說法,號召百姓自發地檢討降清官商,吳爭直接將後世抗戰時,我黨所搞的那一套給照搬來了。

可效果確實不錯,至少象杭州府這樣淪陷於清軍之手超過一年的,現在也被打造成鐵板一塊,當然,這僅僅是針對韃子,人心在別的方面,譬如利益,還是不可能由此形成統一的,至少短時間內不成。

可這已經足夠了,求同存異,只要面對同一個敵人,一個公認的敵人,別的都是可以妥協的。

這種已經深入人心的同一陣線,使得杭州府上下,對於叛徒和細作那是深惡痛絕的。

所以,方國安及其部屬相當不招人待見。

而這個時候,不識時務的池二憨點燃了這場爭執的火頭。

池二憨本就對方國安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在他眼中,還不如方國安不歸降,那麼方國安和他的部屬,將成爲他的戰功。

此時見方國安對吳爭怒目相向,池二憨心頭火起,指着方國安大罵道:“一個叛將,我家少爺給足你臉了,你還敢瞪眼?”

如果在平時,池二憨這麼罵,就算方國安部官兵心中有怨言,也只能忍了,畢竟是事實嘛。

可今日是真不同,他們爲慶泰朝流血了,死了那麼多人,超過一半。

這種心中的悲愴,被池二憨一句話引燃了。

方國安周邊,有無數的人霍地站起,甚至拔刀相向。

吳爭原本心中有的一些內疚迅速被此舉掩蓋,冷冷地對方國安道:“你想好這麼做了嗎?”

方國安其實也沒有想到會這樣,雖然憤怒,可他沒有後悔歸明的決定。

他只是需要安慰罷了,可突然發生這樣的衝突,讓方國安爲難起來。

明軍迅速聚集起來,一場火拼眼見就要發生。

方國安心知,這時暴亂,恐怕就得全軍覆沒,關鍵是之前所有的犧牲都白費了。

想到此,方國安強忍着疼痛,回頭厲聲制止道:“放下武器,你們想讓戰死的兄弟們白死嗎?”

有將領憤然道:“大人,我等浴血奮戰,可他們……他們卻不把我等當人看……!”

吳爭冷冷道:“此時怪別人不把汝等當人看,早幹嘛去了?今日你們有功,誰都看在眼裡,但今日之功,不代表着能掩蓋往日之罪過。想讓人把你們當人看,那得你們自證。”

吳爭的話,讓方國安兩次暴吼道:“還不放下刀,你們要陷方某於不忠不義嗎?”

這話讓官兵們開始鬆手,“咣鐺”之聲不斷。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六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打誤撞,各有錯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存在即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