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

象吳爭與王一林這種私交,如果沒有利益衝突,王一林會希望誰贏?

所以,從王之仁下令大軍撤回時,王一林心中就已經不得勁了。

朱以海登基,於他而言,沒有任何好處,朱以海在意他王一林是誰啊?

而如果長平公主登基,以自己與吳爭的交情,至少這應天府中有他王一林一席之地。

至少他翹翹大拇指,說靖海候在兩年前,還是他的部下,沒人敢對他撅蹄子不是?

所以,回營途中,他找了一個人,魏文遠。

此人早在吳爭協防三界時,就與吳爭所部並肩作戰。

王之仁軍中,也就魏文遠與王一林最說得來。

而魏文遠,同樣也對吳爭推崇有加。

這是二人的共同語言。

友情這種東西,往往因一個共同的朋友,而顯得更加穩固。

此時的魏文遠,早已升爲指揮使,他是王之仁的嫡系軍官,說起來官位還比王一林高上一階。

王一林找他,是因爲王一林自覺在叔父面前的份量不夠,爲得就是慫恿他與自己一起去勸諫王之仁。

可不想,魏文遠一聽,正合吾意,二人一拍即合,就去找了王之仁。

眼下局勢詭異,王之仁自然不會去他的豪宅,而是待在軍營中。

見王一林帶着魏文遠進來,王之仁輕哼道:“若是想爲吳爭說項,免開尊口。”

不是王之仁神機妙算,這個節骨點上,軍中只有這二人與吳爭有舊,如今聯袂而來,傻子也能猜得到爲了何事。

魏文遠不善言詞,被王之仁這麼當頭一棒,立馬就沒了聲響。

可王一林天天被王之仁訓斥,早已習慣了。

他嘻笑着上前道:“叔父當真神機妙算,侄兒還沒開口呢,便被你知曉得一清二楚。”

王之仁再哼一聲,卻不再開口。

王一林沖魏文遠施了個眼色,然後道:“叔父心中所憂,自然是對的,可侄兒心吼有些話想對叔父講,反正是閒話,叔父如果覺得不對,當侄兒放屁就是。”

王之仁不置可否,乾脆就閉上了眼睛。

王一林尷尬地乾咳一聲道:“其實陳子龍那書呆子說得未必是正理。魯王在紹興府監國一年多的時間裡,紹興府是啥樣,叔父是最清楚不過了。如今好端端地廢黜公主殿下,重新擁立魯王,絕不是爲了他口中堂皇的大義……侄兒是想說,咱武人與武人之間還好說話些,總比被那些文人暗中耍弄、擠兌強,叔父你說是吧?”

這時,魏文遠突然上前,難得口齒伶俐地說道:“大人,原本屬下不該開口,但屬下確是心中有話說,屬下想提醒大人,吳爭絕非好相與之輩,直到此時,還未見出手,這很反常……屬下的意思是,還須防備局勢再起變化,請大人三思。”

說來也怪,魏文遠一開口,王之仁就睜開了眼睛,他看着魏文遠問道:“你的意思,吳爭還有翻盤的可能?”

魏文遠稍加思索,卻搖搖頭道:“屬下不知,也猜不出來。但屬下心裡有感覺,絕不可能就這麼吃個啞巴虧。”

王一林順勢道:“侄兒也是這麼想的。”

“閉上你的嘴。”王之仁厲聲斥道,然後換了一付臉孔,對魏文遠道:“可吳爭再強悍,終歸是臣,臣與君鬥,先天上就落了下風,如何能贏?”

魏文遠茫然,他哪能回答得了,吱唔了半天道:“可魯王還不是君,況且未必是君啊。”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之仁突然又閉上眼,沉思起來。

王一林不甘寂寞,吶吶道:“叔父,再怎麼說,吳爭也給了叔父幾百萬兩新建一支水師,如果魯王真登了基,哪會有如此手筆,不向叔父索要新編水師的軍權就不錯了。”

又一次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王之仁“噌”地睜眼立起,他倒不是爲了王一林的這番話,而是王之仁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果吳爭失勢,朝堂之上,也就只有他是最大的權臣了。

所謂的權力平衡被打破,那麼,朱以海和那般文臣會怎麼對付自己?

這個問題,讓王之仁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X的,老子差點就上了陳子龍的當。”王之仁情急之下,暴了粗口,“看來這幫子耍筆桿子的,沒一個好東西。”

王一林被王之仁的反應嚇了一跳,吶吶道:“叔父……叔父這是何意?”

王之仁看看王一林,又看看魏文遠,“吳爭的今日,便是本公的明天。”

這話不深奧,讓王一林、魏文遠悚然變色。

王一林也罵道:“太陰險了這幫NIAO人,叔父,是不是再回去找他們算帳?要不然,直接發兵助吳爭一臂之力?若是叔父無意登上大寶,大不了,再與吳爭擁立長平公主就是。”

王之仁瞪了王一林一眼,看了看魏文遠。

魏文遠立馬躬身道:“屬下唯國公馬首是瞻。”

王之仁這才緩緩說道:“茲事體大,事關身家性命,不必着急,且看看時勢再說。”

王一林皺眉道:“叔父的意思,還是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

王之仁嫌棄地看了王一林一眼,“讓你多看看書,就是不聽,不學無術!”

然後轉頭對魏文遠道:“傳本公帥令,軍隊隨時準備拔營。”

“是。”魏文遠抱拳,躬身而退。

看着王一林一副怨念樣子,王之仁嘆了口氣,解釋道:“原本爲叔想兩不相幫,或者看誰失勢之時,哪怕落井下石,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收益。但現在,爲叔要反其道而行之,伸手幫一把吳爭,以雪中送炭,換取最大的回報。”

王一林不解道:“可叔父爲何還不起兵?”

王之仁道:“爲叔不能做錦上添花之事,要想日後與吳爭討價還價,那麼今日必須是他危急之時,爲叔再出手力挽狂瀾也不遲。”

王一林這才恍然,趕緊拍馬道:“叔父高明。”

“滾。”

王一林抖顫着臉上的馬疤,樂呵呵地走了。、

出了門,王一林仰天哈哈一笑,自語道:“吳爭啊吳爭,今日我可是幫了你一個大忙了,你得想着怎麼來回報我。”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女生外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七百十六章 會有奇蹟出現嗎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