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

“那臣再說第二點,駐兵十萬顯然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而事實上也沒有必要如此,我朝僅轄制浙江北、江蘇東九府之地,如果要聚集起十萬大軍鎮守南京,那至少還得徵召六、七萬新兵,而錢塘江沿岸的防禦,最少需要八至十萬大軍,除去臣麾下不足五萬軍隊,還需要徵召五萬人,這樣算下來,朝廷短期之內,就需要徵召十多萬新軍,先不說朝廷有沒有這樣一筆巨大的錢財支撐總計二十萬大軍的所耗,單說九府之地,急劇徵兵將引發的民間混亂和勞力短缺,就是一場災難。所謂忘戰必危、好戰必亡,窮兵黷武也是取死之道,不可不慎!”

朱媺娖再次頜首。

“最後一點,臣心中惶恐,臣不知道自己做了何事,竟令朝中諸公忌憚臣至此。”吳爭一副痛惜的神情,“山河破碎之際,本該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纔是,可總有人要挑撥離間你我君臣。”

吳爭話很直接,正中了這第三點的本質,這不是換新軍軍官的問題,其本質就是削弱、去除吳爭在新軍中的影響力。

朱媺娖不再頜首,她明白吳爭的意思,但,身爲監國,她同樣也清楚朱以海、錢肅樂的意思。

爲君之道,在於平衡,再怎麼欣賞、哪怕是心儀吳爭,也不能放任他的勢力太過膨脹。

否則,這江山就算收復,也不再姓朱。

不姓朱的大明,還是大明嗎?

這一點,是朱媺娖的底線,也是她與朱以海等人的共識。

守住正朔,身爲朱家皇室,這是她的權利,也是她的義務。

就象朱媺娖感慨的,這就是她的命運。

“靖海候勞苦功高,但人力終有窮盡,將應天府防務重任卸去,也是朝廷體恤靖海候。況且,朝廷對靖海候另有賞賜和重用,靖海候一人兼數職,恐怕會力有不逮。所以,本宮細想來,魯王和錢大人等所言在理,還望靖海候能體恤本宮和諸公的心意。”

吳爭聽了張口結舌,這女子果然變了,變得深諳爲君之道,變得老練,對政事遊刃有餘了。

既然朱媺娖已經開口了,身爲臣子,吳爭只能服從。

於是躬身道:“既然如此,臣領命便是。一切皆按殿下諭令行事。”

望着吳爭離去的背影,朱媺娖的眼中閃動着一縷溼意。

“我錯了嗎?”

身後的鄭叔輕聲道:“殿下這也是爲靖海候着想,趁此時還沒有針鋒相對,還有迴旋餘地,否則真起一場內耗,我朝就真的……哎,也怪靖海候,小小年紀,竟強悍如此,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所立之功曠古爍今,又怎能不遭人妒恨呢?”

朱媺娖突然收斂心裡的複雜,轉過臉去,眼神變得清明,“這些事,不是你能置喙的,要牢記你的命是本宮當日求靖海候保下的。”

鄭叔一聽,額頭有冷汗滲出,忙跪下道:“老奴多嘴,老奴該死。”

朱媺娖轉過頭去,悠悠道:“就算父皇在世時,也容不得內臣如此枉議朝政、編排重臣。你要自省。”

“是。”鄭叔臉色蒼白,“老奴謹記殿下教誨。”

……。

莫執念緊張地在門口等候着。

如果說他心裡不怕,那肯定是假的。

哪怕這本是他的家,也給不了他任何安全感。

動用了之前如此鉅額的銀子,雖說結果正如孫女莫亦清所料,收穫之豐還在預料之外,但擅自動用公款,挪爲它用,這項罪足以讓莫家家破人亡。

而莫執念最擔心的,是孫女莫亦清因此會被吳爭嫌惡而遭受冷落。

如果是這樣,莫執念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唯一寄希望的是,如莫亦清所說,這個好的結果,能抵沖掉他的過錯。

也就是,將功折罪。

莫執念緊張地在門口來回踱步,不斷地回首張望門口。

他甚至不知道,吳爭是否已經察覺此事,是否已經開始有了針對他的動作。

吳爭終於出來了。

臉色並不好,這讓莫執念心中更爲忐忑。

強忍着不安,莫執念上前行禮道:“主公,屬下有事稟報。”

吳爭掃了一眼另一邊等着的一衆杭州兩個府衙的官員。

沒有理會莫執念,顧自上前交待了幾句。

莫執念見吳爭態度如此冷漠,哪還敢跟上前去?

只好木立在原地,額角的汗水簌簌劃落,心中暗暗嘆苦,埋怨孫女的方略害苦了他,害苦了莫家。

說到底,如果不採納孫女的方略,大不了杭州府及周邊糧價飛漲,雖說控制不住,可莫家的囤糧也足以保證吳爭的北伐所需,至於拋售官倉存糧,那是吳爭臨行前授意的,與莫家無關。

此事到最後,吳爭也就能怪莫執念執行不力,能力不夠,別的,恐怕也無可指責。

但莫執念一時起了貪心,他不全爲了吳爭和杭州府利益着想,令他最終決定聽從莫亦清的方略,最重要的兩點是,一是莫亦清點出了莫家與吳爭之間的姻親關係,二是明言如果採用她的方略,不僅可以化解此次因城中諸富商巨賈串連引發的糧價危機,還能讓莫家從中漁利,這利可不是一星半點,那是一場洗劫,對城中所有參與此次危機與莫家爲敵商賈的一場洗劫。

而事實也正如莫亦清所料,吳爭率軍高歌猛進,直至出乎世人意料地光復應天府。

其實不用說莫執念,及城中所有商人都預料不及,就連紹興府朝廷也始料未及。

速度太快,這速度指得是吳爭挺進的速度,也就是因爲這種速度,讓清廷無法有效做出應對,只能情急之下,向紹興府暫時服軟,請求停戰。

光復應天府消息的到來,擊垮了杭州城一應商賈最後的一絲抵抗之心。

集合應天府、蘇州等地的儲糧,足以擊垮杭州府任何商戶的抵抗,這一點就算是傻子都能明白。

原本已經劇跌的糧價再次聞聲而落,半天功夫,直接從二兩三石粳米,跌至一兩二石。

而半個月前,在莫執念還沒有所動作時,杭州城中最高糧價已經達到三兩一石的高度。

也就是說,短短半個月,糧價從最高峰下跌了八成多。

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怎麼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不知死活的東西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五百八十六章 北伐軍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福臨的小算盤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誰敢攔我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六百零八章 替死鬼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