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

可隨着人數越聚越多,手上分寸也越來越無法控制。

慢慢地就演變成了對毆。

儘管如此,雙方士兵的理性並沒有全部喪失,至少沒有越過持械相擊的紅線。

可這個時候,董應第等人率軍趕到了現場。

雖是黑夜,可鬥毆現場已經在無數火把的映照下,如同白天。

董應第帶來的近衛軍士兵,從服飾上就與普通明軍不同,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本來,近衛軍的到來,極大地緩和了對峙雙方心中的戾氣,畢竟是監國近衛嘛,不買誰的帳,也不能不賣監國殿下的帳。

這在兩軍將士心中,都是心照不宣的。

要知道,豐惠一戰,朱媺娖、吳小妹、周思敏三女對受傷將士比着賽無微不至地照顧,將士們是非常領情的,在將士心中,這三個女子就是天使。

而現在近衛軍的到來,使得正在鬥毆的士兵緩下了手。

原本這事也就到此爲止了。

可問題是,董應第一行肯嗎?

董應第帶人向前,厲聲喝道:“吳爭何在?”

此時的吳爭正在“毆打”沈致遠,不過下手已經不重,這是吳爭想爲沈致遠脫罪。

此時遠遠聞聽有人喊他的名字,擡起頭才發現,鬥毆的場面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吳爭以爲誤會有所緩解,於是也鬆了口氣,應聲向前走去。

這個時候,士兵才明白,他們的主帥就在他們身後,一時間,如長刀劃過水面,無數人向兩側讓開,給吳爭空出二尺過道來。

吳爭走過通道,發現是董應第,也沒做它想,拱手道:“董大人,此事起於誤會,可由錢大人爲吳爭及手下將士作證……。”

說到此處,吳爭左右四顧,想從中尋找錢肅樂的蹤跡。

而這時,董應第厲喝道:“奉殿下諭令,靖海候吳爭桀驁不馴、目無君上,今日公然舉兵謀反,罪不容赦。來人,將吳爭拿下。”

這話一出,不說董應第帶來的士兵傻眼了,吳爭麾下將士“轟”地一聲炸了鍋。

開玩笑,這個時候的軍隊,往往是知將不知君的。

往往一支部隊,被冠以主帥的姓氏,譬如戚家軍。

而吳爭這支嫡系,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支軍隊的前身是樑湖衛所一部分,然後是原平崗山山匪,還有一部分是錢肅樂曾經解散的義軍。

說難聽點,這些士兵從未拿過朝廷一文錢,對於朝廷的淡漠,可想而知。

而朝廷進入山寨,帶來萬人大軍,這自然會壓縮原部隊士兵的生存空間和福利。

可吳爭不在,陳勝等人的官職根本無法與朝廷那些重臣抗衡,從山寨的主人淪爲姥姥不親,舅舅不愛、可有可無的三等人,這如何讓將士們心甘?

矛盾由來已久,今日是導火線,而此時董應第的話,就成了點燃導火線的香火。

試想,今日這場騷亂,如果主帥吳爭都被拿下問罪,可想而知,吳爭以下的將士,將受到何種懲罰?

於是,混亂再起,聲勢較之前更爲強烈。

好在吳爭神智還清醒,急忙按捺住身邊士兵。

這個時候,吳爭的身份已經非常清晰,所以吳爭的命令對士兵情緒的遏制,還是非常有效果的。

可問題就出在這,吳爭回頭按壓鼓譟士兵,後背要害暴露於衆目睽睽之下。

在近衛軍身後,一枝無聲無息的弩箭撲面而至,直衝吳爭背心。

眼見吳爭就要喋血當場,說是遲那時快,一道身影飛撲而上,直將吳爭撞了個趔趄。

然後這道身影發出一聲悶哼,如折翼的大雁般墜落於地。

吳爭回頭一看,纔看清是沈致遠。

沈致遠不是個蠢人,打小與吳爭混在一塊,所謂發小,自然心有靈犀。

吳爭除了第一腳確實用了些力,之後的拳打腳踢,是一下比一下輕。

沈致遠明白吳爭的苦心,自己確實犯了軍規,這罪過可大可小,關鍵還是在於造成的後果大小。

所以,當吳爭毆打於他,他是非常配合地大呼小叫。

當吳爭聽到董應第喝問現身時,沈致遠早已一骨溜起身,追趕吳爭了。

對峙的場內,光線最亮,沈致遠由黑暗至明亮處,看得最清楚。

對面一點異常的亮光一閃,沈致遠心中就大呼不妙。

可以說,這山寨中,吳爭麾下將領中,沈致遠最有靈性。

他一察覺異狀,便想都不想,向吳爭飛身撲上。

這換作是別的將領,必定會有一絲猶豫,畢竟這種亮光或許是來自於鋼刀與火光的映照,而且撲吳爭,這畢竟是種不敬,萬一被吳爭親衛發覺,或許會以爲自己圖謀不規,白捱上一刀都有可能。

可沈致遠不一樣,他沒有這種顧慮。

正是沈致遠的果斷,救了吳爭一命。

而沈致遠被射來的弩箭貫穿了左臂,悶哼一聲,整個人如同破麻袋一般,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說時遲,那時快,變故的發生就在短短一瞬間。

場面士兵經過短暫的驚愕,隨即暴發出巨大的聲浪來。

“刺客!”

“保護大人!”

而吳爭此時的憤怒已經無以言表——竟想要老子的命?!

在這一刻,吳爭心裡如燃燒起來的火藥罐。

去他X的大局,去他X的忠義!

“聽本官號令,殺!”

這一聲,就如同宣判了對方的死刑。

不用說近衛軍士兵了,就連董應第也臉色慘白。

他根本不知道,也沒有按排刺殺。

實際上,董應第根本不需要。

以他尚書之官,拿下吳爭,理所應當。

雖說今日他假傳了監國諭令,但這在董應第看來,只是小節。

勝利者永遠不會被追責。

只要拿下吳爭,那麼山寨中的形勢就會瞬間扭轉,就是對朱媺娖最大的忠誠。

沒有君王會去追究忠誠於他、且剛立下大功的臣子。

就算是追究,那也是裝裝樣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所以,在董應第的謀劃中,只要出其不意,拿下吳爭,就是勝利。

當然,事實上董應第想得太簡單了,這不怪董應第,沒有帶過兵的人,永遠無法想到,同生共死的將帥與士兵之間那種情份。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二百零六章 這老頭還真有點童趣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八十四章 親疏有別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