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

廖仲平急往朱媺娖住處趕,他心中隱隱感覺不對勁。

但真要他回頭去阻止董應第,他也下不了決心。

沒錯,他是這個時代忠臣的代表之一。

這個時代忠臣有兩種,一種是忠於皇室或者說忠於國家,簡單地說,他們忠誠的是那個位置,也就是說誰坐上那個位置,他們就忠於誰。

另一種是忠於個人,只效忠於某個人。

廖仲平屬於前一種,忠誠的是那個位置上的人,這也是朱以海被廢黜,廖仲平並無任何異議的原因。

如今,這個位置上是朱媺娖,所以,廖仲平的效忠對象就成了朱媺娖。

他現在所希望的就是,一切變故能拖到朱媺娖頒下諭令,那麼他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執行。

而這時,廖仲平被迎面而來的張煌言給攔下了。

平崗山寨,三面環山,相當於一個山坳。

這就象個巨大的密封罐,不,準確地說,象個迴音谷。

兩軍此時數千人的吵雜,已經被迴音激出了巨大的聲浪。

只要不是聾子,都會聽見。

張煌言此時非常後悔,他責怪自己當時應該與吳爭好好談談的。

如果這樣做了,或許就沒有了現在之事。

張煌言也是來找朱媺娖的,他的腦子思路非常清晰,這種書面下,只有朱媺娖能化解兇險。

這時迎面撞上廖仲平,張煌言衝口就問:“廖指揮使,對面情況如何,可有傷亡?”

張煌言如今已是右副都御史,加嘉議大夫,兼吏部左侍郎之職,地位遠在廖仲平之上,就算廖仲平心裡再急,那也得回話。

“回張大人,下官也不清楚,正想向監國殿下稟報,以殿下諭令行事。”

這回答令張煌言非常不滿意,張煌言厲聲喝斥道:“廖指揮使掌控近衛,拱衛殿下,如今山寨中兩軍發生如此惡劣對抗,廖大人竟聲稱不知情?既然不知情,就該前往驗看,否則就算殿下當面,本官也要彈劾你不作爲。”

廖仲平是裡外不是人了,急忙辯解道:“下官原本確實準備帶人去驗看的,可不想行至屋外,正好碰上董尚書,他帶十數官員趕來,督促下官率軍平叛亂,下官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敢答應,只能前去稟報殿下,聽殿下裁斷。”

這話令張煌言大驚,張煌言的政治敏感非常靈敏,董應第數次在朝堂上彈劾吳爭不果,而此次吳爭歸來之前一天,董應第還在串連官員彈劾吳爭。

如今又從廖仲平手裡接過一營近衛軍的指揮權,意欲何爲,不言自明。

張煌言急了,不僅僅是因爲吳爭與他交情深厚,更重要的是張煌言很清楚,如果吳爭真的不幸死在董應第手中,那平崗山寨恐怕就完了。

張煌言與平崗山寨將士有過數次接觸,太明白吳爭在象陳勝這些將領心中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可以說,一旦吳爭有事,那這支軍隊立馬就會與近衛軍刀兵相見。

而在清軍對平崗山虎視眈眈的節骨點上,內亂無疑於自殺。

想到這,張煌言冷汗從額頭上唰地流了下來,急怒道:“殿下所授軍權,豈容你私相授受?今日沒事則罷,若有異變,殺你十次都難消你的罪過。”

被張煌言這麼喝斥,印證了廖仲平心裡那絲隱隱地擔憂,一時之間,廖仲平有些木愣了。

張煌言跺着腳道:“你還不趕緊前去控制軍隊,難道真要看到山寨中血流成河嗎?”

廖仲平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轉身,卻又回過頭來,急道:“那殿下那稟報……?”

張煌言急揮手道:“本官正要去見殿下,此事由本官稟報便是,快去!”

廖仲平這才往回急趕而去。

……。

當張煌言見到朱媺娖時,朱媺娖已經聞訊,正準備帶人出門。

“張大人如何急來見本宮,所爲何事?”

“殿下,出大事了。紹興府近衛與靖海候麾下將士,不知因何原因對峙起來,臣來之前,雙方已經動上手了。”

朱媺娖一聽花容劇變,她瞬間想到了好幾種可能。

譬如吳爭要政變奪權。

譬如朝中文臣與武將的杯葛已經到了暴發的邊緣。

再譬如……朱媺娖想到了吳小妹……。

這麼一想,眼淚“唰”地就落了下來,朱媺娖竟不顧有張煌言、鄭叔在場,泣聲道:“他……真會如此狠心……非要將本宮逼於絕境不成?”

張煌言茫然不知所措,幸好鄭叔見機快,沉聲道:“殿下切穩住心神,如今局面究竟如何尚不清楚,或許此事是個誤會,亦或者靖海候與殿下一樣,並不知情。”

被鄭叔這麼一提醒,朱媺娖回過味來。

想想確實不對,吳爭與她剛剛見過面,並對時政交換了意見。

雙方雖然不是琴瑟和鳴,但也並無針鋒相對、不可調和之處。

按吳爭的性子,斷不會如此絕情。

朱媺娖急道:“張大人隨本宮前往,徹查此事。”

張煌言應道:“殿下切勿着急,此事有些古怪。”

“張大人可是發現異狀?”

張煌言將廖仲平的話和自己心中猜測簡單地向朱媺娖述說了一遍,道:“臣以爲,很有可能朝中有人慾對靖海候不利,想借此扳倒靖海候,甚至加害。”

朱媺娖臉色如冰,尖聲喝道:“不管是誰,本宮都會徹查,絕不姑息。”

……。

因身份不同,朝廷遷入平崗山後,山寨西南,也就是谷底這個區域,就成了朱媺娖和一衆官員的住處。

山寨正中的忠義堂成了朝廷的議事處,而百姓安頓在山寨東南,最外圍纔是兩軍駐地。

而此時,兩軍圍攏的人數越來越多,局勢也越來越緊急。

原本,明軍一部在豐惠與陳勝部並肩拒敵,有着一段香火情的。

雖說因錢肅樂悍然下令出城與清軍決戰,令大部分將士傷亡,但倖存的將士也不少。

所以剛起對峙之時,雙方士兵還是念及這段香火情的。

畢竟是背靠背殺過敵的同袍手足。

從開始你推我搡,到後來拳腳相加。

這段時間不短。

誰也拉不下臉來,真把對方當敵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仗,爲何而打?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七十四章 地頭蛇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邳州之敗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以諍搏名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託孤?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