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

王之仁聽完吳爭的建議,開口道:“聽起來可行,據消息稱,應天府守軍不多,僅三萬人左右。只是應天府城高牆厚,想攻破怕是沒有一、二月時間做不到。可這一、二個月足夠清廷從別處調兵增援了。”

吳爭道:“諸公都想不到明軍要發動北伐,清廷自然就更想不到了,人人以爲我紹興府現在正忙着自救,應對金華陷落的困局。所以,應天府不會有準備,僅憑出其不意這一點,此戰便可爲了。況且,興國公麾下有一萬多水師,入長江口,配合我部攻擊應天府,想來成算更大。最後,就算應天府沒有被攻下,也會讓清廷震動,由此不敢繼續派重兵增援湖廣、江西清軍,也能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滿堂衆臣竊竊私語起來。

朱以海突然開口道:“若真如臨安伯所言,攻下應天府,那便是這兩年來,我朝最大的幸事。孤以爲雖有風險,但這險可冒。”

張國維衝吳爭道:“依你估算,這場戰事要調集多少人馬?”

吳爭想了想道:“我部三萬至四萬人,需要興國公調麾下水軍配合作戰,大致來說五至六萬人吧。紹興府的軍隊暫時無須參戰,但爲防萬一,還是派駐二衛渡江至嘉興府附近待命,充當後備隊,以防不時之需。”

張國維與邊上衆臣耳語了一番之後,向朱媺娖道:“殿下,臣等以爲臨安伯之方略可行。”

朱媺娖看向王之仁道:“興國公以爲呢?”

王之仁看了一眼吳爭,答道:“臨安伯的方案雖過於冒險,但或者能爲我朝帶來一絲生機。臣以爲,或可一試。”

朱媺娖轉向吳爭道:“那就勞煩臨安伯親冒矢石,爲我朝光復諸府了。”

“臣遵命。”

……。

從王府出來時。

王之仁叫住了吳爭。

“臨安伯可知道,就算你攻下了應天府,怕也是爲他人作嫁衣裳?大明姓朱!”

吳爭呵呵笑道:“如果只能在姓朱和姓愛新覺羅之間選擇,我選擇姓朱。興國公如何選擇?”

王之仁用手指吳爭,笑罵道:“你小子……!”

而後正色道:“我知道你在杭州得了不少火炮,可你要知道,應天府不是杭州、嘉興,你若想以火炮炸開城牆,那還是省省力氣吧。”

吳爭答道:“應天府城高牆厚,我那些火炮轟上去就如同隔靴搔癢一般,自然不會寄希望於它了。”

“你既然知道,那還要諫言北伐?”

“難道興國公不明白,不北伐也是死路一條嗎?”

王之仁愕然。

沒錯,不北伐也是死路一條,一種是坐死、躺死,另一種是站死、拼死。

吳爭選擇了後者。

王之仁拍拍吳爭的肩膀道:“好!無論成敗,本公助你一臂之力。”

“謝興國公!”吳爭鄭重向王之仁一揖。

……。

與王之仁分別之後,吳爭欲往碼頭回杭州。

這時,背後傳來張煌言的聲音,“臨安伯,且留步。”

吳爭轉身,見張煌言領着一個半老頭朝自己而來。

“吳爭,我爲你引見一人。”

看着張煌言鄭重的樣子,吳爭打量了一下他身邊的人。

看官服是個三品官。

“吳爭,這位是兵部右侍郎兼戶部左侍郎沈廷揚沈大人。”

“見過臨安伯。”

吳爭疑惑地回禮,“沈大人有禮。”

張煌言向吳爭解釋道:“你可別小看了沈大人,崇禎十二年,沈大人時任中書舍人,向崇禎帝上呈,請倡先小試海運疏,建議恢復前朝開創的海上漕運,並將《海運書》五卷和《海運圖》獻上。上命沈大人造海舟試之。沈大人乘二舟,載米數百石,次年六月朔由淮安出海,望日抵天津。行程不到一旬。上喜,加孫大人爲戶部郎中。後由史閣部保薦爲光祿寺少卿,又升太僕寺正卿兼戶部事。”

“哦,原來如此,吳爭失敬,失敬了,還望沈大人莫見怪。”

吳爭心中一動,這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莫執念建議設立市舶司,加徵關稅,重啓通番事宜,吳爭正愁着要這麼個人來平衡莫執念的權力。

可問題是,這可是個老江湖,歷經前後三朝,是自己這個小年青能駕馭得了的嗎?

很顯然,張煌言和沈廷揚不是爲此事而來,他們自然不知道對沈廷揚垂涎欲滴的心情。

張煌言道:“吳爭,今日我領沈大人前來見你,是有重要之事。”

說到這,張煌言左右一顧道:“此地非說話之所,要不去我家坐坐?”

吳爭點頭應好。

於是三人向城東而去。

吳爭與張煌言意氣相投,布衣論交。

這還是第一次去張煌言宅。

紹興臨江多河,房子大都建在河邊,一來洗涮方便,二來交通方便,時以烏蓬船爲交通工具。

吳爭三人就這麼來到了張煌言的宅子。

如果說張中維的尚書府,是簡約了些。

那麼,如今吳爭看到的朝廷堂堂左僉都御史的宅子,那就可以稱得上寒酸了。

這就是一戶普通民宅,一個不高的臺門,一條石鑿門檻,劃出了內外。

一間不大的瓦房,加上右側一間茅草廂房,構成了張煌言的御史府。

進入張家,一個粗布藍裳圍着圍裙的女子迎上前來。

吳爭以爲是張煌言所僱傭的女僕。

但當開口時,吳爭才明白自己錯了,錯得離譜。

“夫君,這二位是。”

吳爭這才明白,面前這個女子,竟是左僉都御史的夫人。

左僉都御史,那是正經的正四品官職啊。

張煌言還兼着紹興府一衛指揮使的職務。

看着一眼就望到頭的小院,吳爭眼中有些酸,心中有些痛。

不應該是這樣的,對吧?

張煌言介紹道:“這是拙荊董氏。”

“吳爭見過嫂嫂。”吳爭鄭重向女子見禮,不是因爲尊重,而是因爲如果不這樣,吳爭怕自己眼中的那一滴淚,會不受控制的當衆滴下來。

董氏很大方,右手輕引道:“叔叔不必見外,二位請裡面坐吧。”

張煌言笑嗔道:“夫人,你也真敢受他一禮,你可知道他是誰?”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吳爭練兵(四)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二百九十五章 追緝兇手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三百七十六章 平衡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五百二十三章 攻江都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八百八十五章 書生與和尚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六百三十七章 這女人……嘖嘖。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又是一狂生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