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

朱大典前後防守金華城三天時間,按理他的求援信應該去往福建或者紹興府。

可直到城破殉國,紹興府都沒有收到任何求援信。

而隆武朝自從與紹興府互殺來使之後,已經不相往來。

於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向紹興府求援。

金華城就是在這麼一個荒謬的情況下,被多鐸和方國安攻破。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紹興府的後背,被清軍安上了一根刺,錐心之刺。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紹興府還沒有對金華陷落做出反應之時,又一個噩耗傳來。

武昌、九江戰場,明軍大敗、南潰。

清軍兵鋒南下,湖廣一路已至常德,江西一路已抵饒州。

這就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了,武昌、九江戰場一旦潰敗,造成的後果不僅僅戰線南移,而是整個浙江都在清軍的包圍之內。

吳爭奉召,連夜趕往紹興府。

“臣見過監國殿下。”

吳爭到時,堂內已經坐滿了人,連魯王朱以海在坐在朱媺娖旁邊。

或許是軍情緊急亦或者是第一次召集如此重大的軍議,朱媺娖有些慌張地直接問道:“臨安伯,如何應變?”

吳爭只好衝她安慰地微笑道:“臣此來正是與諸公商議一個穩妥的方略,還請殿下不要着急。”

朱以海道:“金華府陷落清軍之手,如此紹興府背後就得承受隨時到來的襲擊,以孤之見,應起兵攻金華府,收復失地。”

張國維不同意道:“金華府地處要隘,能收復固然好,但金華城中有多鐸在,恐怕十分不易。如今湖廣、江西戰場潰敗,清軍兵鋒已至饒州府,此時派大軍收復金華,先不說金華城有上萬敵軍,能不能收復,就說饒州清軍增援,到時打成一場消耗戰,紹興府還有何力去應對北面來攻的清軍?”

這話也對,如今紹興府就三大主力,一是朱媺娖掌控的四大衛所,二是王之仁部,三是吳爭部。

要收復金華城,必須從這三路人馬中抽調大軍。

這麼一來,防禦力自然就降低了,如果在金華打成一場膠着戰,那麼以紹興府的財力,肯定是負擔不起的。

朱以海皺眉道:“張尚書的意思是坐視金華府淪陷而不顧?”

興國公王之仁難得開口道:“本公以爲張尚書所言在理。如今紹興府三面受圍,各縣被清軍攻佔,司空見慣,若以此派大軍一一光復,明軍早已疲於奔命了。”

“你……。”朱以海終究沒有和王之仁爭辯下去。

王之仁道:“以本公看,清軍佔領金華,與饒州之間連成一片,已經無法阻止,如今之計是如何保住臺、溫兩州。金華、台州數百里路,若多鐸奔襲,怕是二、三天就會陷落。”

張國維道:“興國公擔憂之事在理,若台州陷落,則往南之路就被堵死,紹興府就會成爲一座孤城。”

孫嘉績道:“我看多鐸不會奔襲台州,雖說金華失守,但從清軍屠城三日來看,清軍的傷亡也不在小數,且金華城中百姓未必不抵抗。金華未定,就倉促奔襲台州,這可能性不大。”

熊汝霖道:“孫侍郎所言極是,多鐸不是庸人,金華地處要隘,他自然能想到我朝會出兵爭奪,這個時候,他不會分兵奔襲台州。依熊某看,多鐸會等饒州清軍會合之後,再有所動作。”

……一番觀點和爭論之後,顯然已經排除了收復金華的意向。

只是在討論如何鞏固臺、溫二州的防禦。

這讓吳爭很無奈。

事實上,吳爭也不想去收復金華,因爲金華往南便是福建地界,對於隆武朝而言,危機更加緊迫,天塌下來自然應該由高個子去擔着,低個子起什麼哄啊。

如今紹興府十萬大軍,去進攻任何一個城池,攻下問題應該不大。

但問題是,攻下之後呢?

地盤越大,需要的兵力越多,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而金華城已經被打得一團稀爛,再加上韃子三日屠城,用盡力氣去光復一個這樣的城池,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錢肅樂開口了,他一開口就將矛頭指向了吳爭。

“臨安伯可有高見?”

吳爭只能開口了,“高見談不上,替諸公拋磚引玉罷了。”

“金華就佔,紹興府就暴露在韃子兵鋒之下。好在韃子需要兼顧隆武朝的反擊,所以短期之內,進犯紹興府的概率不大。可如果選擇坐視,脣亡齒寒的道理,諸公都清楚。”

王之仁睜開微眯的眼睛道:“臨安伯,有話直說。”

吳爭點頭道:“行。那我就直說了,我的意思也簡單,就八個字。”

“何八字?”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之仁皺眉道:“你的意思是以攻代守?”

“雖不中,但不遠矣。我的意思無所謂防守,真等到清軍對紹興府發動合圍,所有的防守都是空話,既然清軍勢如破竹地南下,爲何我朝就不能勢如破竹地北上呢?”

“你是說北伐?”王之仁饒是預料吳爭的奇思異想,也被吳爭的大膽驚到了。

“正是,雖說以十萬人北伐,有些狂妄了,但收復蘇州、松江,兵臨應天府,這應該不狂妄吧?”

所有人都驚愕起來。

是啊,如今杭州府兵鋒已經進至嘉興府,與蘇州、松江兩府僅二、三百里地。

光復這兩府,應該不費吹灰之地。

可北攻應天府,這就有些……狂妄了。

應天府做爲曾經的京城,其防禦能力可不是杭州、嘉興等府可以比擬的。

所以,滿堂衆臣,從未去想過反攻應天府。

在他們腦子裡,想得最多的是防守,如何守住這來之不易有地盤。

這確實是種悲哀。

看着滿堂俱驚的表情,吳爭大聲道:“清軍所向披靡,已是驕兵悍將,這一點經杭州城一戰,我深有體會。杭州府雖擁七萬大軍,可這七萬大軍大部是降兵,真正能派上戰場的,恐怕不足五成。這些人面對強敵,就會心生懼意,可如果用在順風戰場,卻能奮勇殺敵。與其臺回紹興府與多鐸在金華死磕,不如北伐,避敵鋒芒,擊敵軟肋,以圖圍魏救趙之功。”

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四百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十一章 那是朱家家務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樁民事案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八百十四章 小偷居然偷到衙門裡來了?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