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

張煌言心裡,其實並非完全象吳爭以爲的那樣在想。

在他看來,杭州、嘉興兩府日後將直面清軍的攻擊,他雖說也帶過幾天兵,可那是事急從權,對於指揮作戰,他不在行。

去了吳爭處,恐怕也幫不上什麼忙,自己的才能更擅長組織和政務,加上如今朱媺娖監國,朝廷正需要新氣象,他留在朝中,或許能爲吳爭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和助力。

當然,自己的才能也能得到更多空間的發揮。

“吳爭,保重!”張煌言正容拱手道。

吳爭回禮,“保重!”

……。

三日後,吳爭在碼頭登船,準備返回杭州。

左數右點,不見錢翹恭的影子。

“錢翹恭人呢?”

“回大人,剛剛還在的。”

“他不知道今日要回杭州嗎?”

“屬下已經知會過錢百戶了。”

這時,有親兵指着來路喊道:“來了,錢百戶來了。”

順着方向看去,見三騎伴隨着一頂綠暱小轎往碼頭方向而來。

吳爭看見心中一動,我拷,這要唱哪出?

其實吳爭知道這事避不過去。

錢肅樂看不慣自己,可與他對朝廷的忠心和執拗的脾氣而言,犧牲女兒用來監視、防備自己這事,他幹得出來。

可吳爭也鬱悶了,錢肅樂已經派了他弟、他兒子在自己身邊了,還要塞個女兒來,自己與他有這麼大仇嗎?

這思索間,錢翹恭已經到了面前。

“吳爭,你這就要走嗎?”陽光的錢翹恭此時不陽光了,他瞪眼的樣子象煞了錢肅樂,連語氣都那麼象。

吳爭沉聲道:“錢百戶,這是與上官講話的態度嗎?錢大人的家教就是如此這般?”

擡出錢肅樂當幌子,錢翹恭立馬就沒轍了。

他負氣拱手一禮道:“屬下見過吳大人。”

吳爭“唔”了一聲,這才端着架子道:“今日便要回杭州,何故珊珊來遲?”

這話就很不地道了,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錢翹恭一挑眉毛便要發作了,“吳大人莫非忘記了與家父,當着滿朝衆臣的面,應下之事?”

“應下之事?本官這次回紹興,應下的事多了,你說的是哪件?”吳爭就裝傻了,你奈我何?

“與舍妹之親事!”錢翹恭的怒氣,是噌噌地往外冒啊,“我錢家雖非皇室貴胄,可也是清白書香門第,大人難道還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

吳爭裝不下去了,話說到這份上,再裝也沒意思了。

吳爭原本也就想,只要這事不點明,大家心知肚明混過去也就是了。

可一旦點明,那就是顏面的問題。

象錢肅樂這樣的人,面子比命重要,今日他不出現,而是讓兒子前來,這也是給雙方一個迴旋的餘地。

吳爭苦笑道:“錢兄,這事你應該不比我糊塗,無非是權宜之計罷了,再說了,當時我也沒有答應啊,錢大人可以爲我作證。”

錢翹恭怒道:“舍妹的清譽,也是能用來權宜的嗎?如今紹興府誰人不知道,你臨安伯與舍妹在滿朝文武面前定了親,你若悔親,讓舍妹如何做人?”

這就將話說絕了,留給吳爭的就兩個選擇,一是轉身就走,愛咋滴就咋滴,無非是名聲不好聽,誰能奈我何?

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應下這樁婚事,做個言而有信的美男子。

吳爭的心性,是不輕易受人挾迫的,典型吃軟不吃硬的脾氣。

同是小年青,血氣方剛,加上年齡相仿,這也是往日與錢翹恭一直針鋒相對的原因。

錢翹恭怒意具有傳染性,吳爭也惱火起來。

你說男歡女愛、婚姻嫁娶,本是水到渠成的好事,哪有強迫的?

特別是當着這些沒點眼力見的、捂着嘴偷樂的下屬,吳爭一股怨意往上衝。

連面都沒見,就要自己娶個老婆回家,這萬一要是個歪瓜裂棗、身有不忍言之瑕疵的,找誰說理去?

這可是正妻,吳爭是一腦門子的鬱悶。

“錢百戶,本官命你立即上船,這是軍令。”看吧,這就是做官、做上官的好處。

懟不過了,就能以身份壓人。

可錢翹恭顯然是不吃這一套,“吳爭,今日你不把事情說清楚了,我……我不上船。”

瞧瞧,這連血氣方剛的錢翹恭,怒氣勃發之下,也就敢稱“不上船”。

這本已經是服軟的話了,雖然需要吳爭去體悟。

可吳爭做的是痛打落水狗,趁你病要你命。

吳爭一甩袖,轉身道:“行,那你就回去吧,轉告令尊,我吳爭麾下沒你這種不遵軍令之人。”

錢翹恭這下傻眼了,走,還是不走。

眼見吳爭已經轉身,錢翹恭懟道:“吳爭,你這是卸磨殺驢,我替你訓練騎兵營、炮營,你……你就這麼對待有功之人?”

吳爭理都不理,他X的,連這都拿來當要挾自己的籌碼了,沒了你錢屠夫,我吳爭就要吃帶毛豬不成?

錢翹恭見吳爭不理他茬,急得直跺腳。

“吳大人留步!”

聽到這一聲女聲,吳爭心裡不受控制地一嘆。他知道,自己怕是得直面對方了。

這女聲帶有一股難以描述的味道,讓人心中恬靜。

就象是一股清泉注入乾渴的心田。

平靜、謙和,不帶一絲火氣。

讓人有一種聞聲就能對聲音的主人產生信任感。

吳爭與錢翹恭的爭執,至少有一半是說給轎中人聽的。

能知難而退,雙方都可以解脫不是?

可當這一聲響起,吳爭在情在理,都沒法繼續離開。

吳爭停住了腳步,回過頭去,數丈外的轎子紋絲不動。

轎中人也沒有下轎。

“吳大人,雖然不合禮數,但小女子還是要勞煩大人上前來,不知可否?”

社會風氣就這樣,沒辦法,未出閣的女子絕不能大庭廣衆拋頭露面,否則清譽有損,在這一點上,明朝的嚴厲遠甚於唐、宋。

吳爭只能移步上前。

“哥哥,請你暫避,我與吳大人有話要說。”

錢翹恭皺眉道:“妹妹,我還是在一邊候着吧。”

“哥哥放心,堂堂臨安伯,手掌數萬人的大將軍,怎會爲難我一個弱女子。”

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八百五十八章 亮麗的風景線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錢太燙手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四百十五章 整編舟山水師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漢明銀行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