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

“這是樁虧本的買賣!”退回山上的劉放,睜着血紅的眼睛,對部下大喝着,“咱們早就在山上準備有石頭……爲何不先滾下去砸他X的?”

所有人瞠目結舌,他們都是愣的,之前不知道是誰,先興奮得悍然大聲喊出“殺韃子嘍”。

可沒有人有心思去與劉放爭辯,此時他們都想……回家。

關上家門,躲起來,躲過這場劫難。

山腰間整片的屍體,這些人,一柱香之前還活生生地在交談,這讓他們再也提不起勇氣,重來一次衝鋒。

好在劉放還是平靜下來了,大度地決定,不再追究是誰的責任了,他決定在山頂上等待援兵到來。

可問題是,敵人容他們等待嗎?

山下從混亂中回覆過來的清兵,已經開始對山上作攻擊陣形。

可山上這一千多號人,此時個個是驚慌的,再沒有來之前那種豪情了。

他們漸漸意識到,功勞,是要拿命換的,甚至,捨得拿命換都輕易換不到。

劉放用力地揮着手,打氣道:“不怕……咱們在鎮上還有六、七千人,只要等到他們來援,咱們就可以兩面包圍這些狗賊,爲死去的弟兄們報仇!”

這話雖然空洞,但在這個所有人都心慌的時候,確實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劉一手,還是有些領導力的。

在他的打氣聲中,“士兵”們開始動了,機械地開始搬運預先準備的巨石。

這座無名小山,山勢不陡,但再平坦,也是有坡度的。

只要將石頭推下去,就能滾到山腳。

這不,這些面呈機械的“士兵”們,有幾個不待讓放下令,就將石頭推了下去。

百多斤的石頭,帶着風聲呼嘯着滾落。

還真嚇了山腳整隊的清兵一大跳。

由此勒度猶豫起來,他是真不想辦差了,他也想……回家!

勒度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武將,剛滿十八歲的他,只想作個紈絝。

如果不是大哥死得早,給了他與老二爭上位的可能,他寧願象濟度那樣過奢淫的“美好”生活。

勒度此時懊惱至極,不是說好只要到了衡陽,這能輕鬆完成任務,然後回京交差的嗎?

可現在,八字沒一撇呢,阿瑪的六百騎兵就折聽見了近半,回去怎麼向阿瑪交代?

勒度試探地徵求騎兵佐領阿卡蘇的意思,問是不是撤退。

這阿卡蘇來頭不小,他其實不是奴,也是主。

他是濟爾哈朗三繼福晉蘇泰的親侄子。

濟爾哈朗妻妾不少,可正經福晉就三人。

嫡福晉死得早,然後娶了葉赫那拉氏,德爾赫禮臺吉之女爲繼福晉。

不想繼福晉也是個短壽的主,於是姐亡妹及,又嫁了繼福晉的親妹妹,也就是這個阿卡蘇的姐姐蘇泰爲三繼福晉。

論起來,阿卡蘇與勒度是平輩姻親。

爲什麼要說“論起來”呢?

那是因爲蘇泰是二婚,她原本是林丹汗的三福晉,還爲林丹汗生了個兒子叫額哲。

額哲又尚了皇太極的次女固倫公主馬喀塔。

這關係亂得啊……反正一句話,阿卡蘇明裡敬重勒度,可心裡還真沒把勒度當回事。

勒度想溜,吃了大虧的阿卡蘇肯罷休嗎?

自然不肯,阿卡蘇要報復,他丟不起這人哪。

要知道,濟爾哈朗在年輕時,那可是後金一員勇將,可不象現在天天笑嘻嘻地扮“彌勒佛”。

而阿卡蘇在他的姑媽蘇泰改嫁濟爾哈朗時,就跟着蘇泰,開始追隨濟爾哈朗了。

打過的仗多了去了,也沒遇見過這種連敵人面都沒見,就折損近半人的仗。

所以,怒火沖天的阿卡蘇,決定以牙還牙,反正此行就是屠盡金湖縣,而衡陽就是首當其衝。

摟草打兔子,兩不耽擱。

阿卡蘇二話不說,接管起軍隊,愣是將勒度當了一擺設。

滿腹委屈的勒度,不得不從了阿卡蘇,交出指揮權。

……。

清軍十幾人一隊,開始試探着向山上進攻。

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義軍,已經迫不及待地向山下滾石。

可以想象,嚇阻效果遠大於殺傷效果。

數百步的距離,足夠清兵騰挪躲避了。

一柱香的時間,雙方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幾乎可以看清對方的臉了。

這個時候,義軍開始慌亂,他們下意識地恐懼和緊張,不少人開始後退,帶動着更多的人後退,可山上地方就這麼大,這使得不少義軍已經退到了山頭的另一邊。

這形勢非常兇險,就連劉放也明白,只要清兵一上山頂,向前一衝,義軍就象趕散的羊羣,便一鬨而散。

劉放也心亂了,鎮上的援軍怎麼還不趕來呢,不就是十來里路嘛?!

……。

鎮上其實已經集結完畢。

可問題是沒武器啊,數十鐵匠忙活了半個月,打些的刀劍樣子是有的,但能不能使,還真另當別論。

打慣了農具的鐵匠們,突然改行打造軍械,也真得虧了他們。

所以,這刀劍是一把一個樣子,譬如張打鐵手上拿的這把,說是刀,都認得。

可其實,這就是一把放大了尺寸的剁肉刀啊。

而邊上那佝僂着身軀的老鐵匠,他手中的斧頭,那明顯是砍柴斧了。

池二憨留下的那十來個士兵,算是真開眼了。

集結了部隊,分發武器之時,打開庫房發現全是這般“神兵”,大眼瞪小眼許久,最後沒奈何了,軍情緊急,只能將就了。

可饒是如此,也僅僅是裝備了五六百人,剩下的,那就只能自給自足了。

於是,有拿棍的,有拿劈柴的,更有隨手抄了那些隨軍婆姨燒飯的傢伙什的。

譬如菜刀、鍋蓋、連大鐵鍋都沒放過,敢情是不打算吃飯了。

更有抄去小板凳的……嘖嘖,慘不忍睹啊。

可這些“士兵”個個精氣神十足,顯然,他們是打勝仗去的,彷彿只要兵鋒所指,便可所向披靡。

五千多號人,幾乎是三五成羣地往鎮外衝。

北伐軍士兵那叫一個憋悶啊,說是教頭,可這些義軍此時哪還理會這些啊,倒不是說不敬重教頭,而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敬重二字該怎麼寫。

北伐軍士兵是急得直跺腳啊。

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互不相欠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百里奔襲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滅口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五百二十章 令出二門第六百九十三章 是和是戰,諸公就沒有一個定議嗎?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