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

PS:感謝書友“有水一川”投的月票。

山腰上的清兵已經被山頂上的泥腿子纏住了,就算沒纏住,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太快了,這幫泥腿子們打仗沒本事,跑步是長項,都快趕上戰馬的均速了。

也是,劉一手在大校場裡,可不就讓人在負重練跑嗎,跑不快,那是沒飯吃的。

阿卡蘇是絕望了,他知道,就算他活着,僥倖逃了出去,也難逃一死。

因他的“指揮”失誤,致使敏郡王被俘或遇害、致使六百精騎和三千新軍全軍覆沒,這樣的罪過,不說朝廷不能饒他,就連“叔王”也饒不過他。

阿卡蘇這邊剛抹脖子,那邊勒度就大喊“投降”了。

就象是專等着阿卡蘇抹脖子一般。

這麼說,還真錯怪了敏郡王了。

鎮子方向的義軍一出現到阿卡蘇抹脖子,其實就一柱香的時間。

勒度在驚惶之餘,腦子還挺好使的。

他記起阿瑪臨別時,叮嚀他的話來,於是從懷裡掏出濟爾哈朗給的錦囊,打開來一看,上面就兩個字——“投降”。

要嘛說,人老生精。

濟爾哈朗竟猜到了勒度此行會有這一難?

不是說好了,這是手到擒來的功勞嗎?

勒度看着這兩字,就想哭。

他不想投降啊,他是王爺,這要是投降了,還能做王爺嗎?

勒度想寄希望於阿卡蘇,希望阿卡蘇能力挽狂瀾,救他於危境,勒度甚至暗暗發誓,只要阿卡蘇能救他出險境,他就權當之前要收拾阿卡蘇的誓言……沒說過。

可惜啊,這希望太沉重,阿卡蘇明顯擔負不起,如果是在野戰中,阿卡蘇倒是有突圍的可能,但此地,一側小山,一側水田,中間還有因山勢一個大轉彎,三百多人被五、六千人團團圍住,恐怕是有天大的本事,都沒法使啊。

勒度剛一擡頭,阿卡蘇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抹了脖子,這下勒度才知道他阿瑪的好了,於是,再無猶豫,降了!

可紅了眼的義軍哪管他降不降,已經見了血,又正是順風仗,那邊明顯一大官主動抹了脖子,怎麼可能因一個小韃子說降就不動手了呢?

勒度若不是喊“投降”,那可能還暫時無人理會他,這一喊,目標過於明顯,衣着就不一樣啊。

近前的十幾人揮舞着手中的傢伙什,直撲勒度。

眼見着勒度就要一命嗚乎,好在這小子機靈,心念一轉,立時喊出了一句話,保住了他的小命。

勒度這麼喊的,“吳王殿下麾下將軍錢翹恭是我侄女婿!”

他的小命,保住了。

這支義軍基本上都來自於揚州、淮安二府,或許不識錢翹恭是誰,但吳王二字,足矣。

義軍心裡想啊,能與吳王殿下攀上關係的,那自然是殺不得的。

……。

一片狼籍啊。

三百多清兵,包括自己抹了脖子的阿卡蘇,死無全屍。

可山腰上,劉放所率義軍,已經打殘了。

從衝下山來,雙方迅速膠着接觸,清兵的火槍失去了效果。

可清兵的廝殺能力,又豈是這幫子泥腿子能匹敵的?

幾乎是三、四條命都換不了韃子一條命,如果不是上衝下的地利優勢,這一柱香的時間,足以讓劉放一夥全軍覆沒。

老天是仁慈的,它保了勒度一命,也救了劉放等八百多義軍的命。

爲什麼這麼說呢?

清廷這支新軍與沈、錢二人在拱北城訓練的新軍,組成有所不同。

這支新軍的兵員,大部分來自關外,蒙古大半部落與滿人結盟,高麗被皇太極征服,關外各府的漢人已經歸入了漢八旗。

經過這些年,那些原本還是孩童的,已經成人。

既然福臨要組建一支親軍,鑑於沈、錢二人,一叛一疏的前車之鑑,清廷對新軍兵員有了嚴格的控制。

所以,這支新軍,對漢族沒有什麼向心力,加上此時山腰上他們穩佔了上風,怎麼可能棄械投降?

只要再一柱香功夫,殲滅了劉放一夥,他們就可以調轉頭,掃平山下這支人數衆多但明顯是戰場門外漢的烏合之衆。

然而,敏郡王勒度的投降,讓他們不得不放下手中兵器,投降了。

滿清是半奴隸制度。

奴致主死,皆誅!

勒度是主,他們是奴,就算最後打贏了,如果勒度因此被殺,這些人都有過無功,難逃一死。

特別是勒度的阿瑪是當朝叔王濟爾哈朗。

正因爲勒度在降後下令清兵投降,這支清軍纔不得不放下了武器投降。

……。

是役,義軍傷亡高達二千多人。

而清火槍新軍僅傷亡一百多人,但包括阿卡蘇在內的六百清騎,無一漏網。

衡陽鎮,在那一天,滿鎮哀慟聲。

整條守備衙門前大街,全是白幡。

義軍將士和家人們,無不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之中。

只有劉放這廝,樂得跟撿了寶一樣,全無一絲悲慟之意。

不得不說,這貨真是不當人子啊,全然不顧民衆的痛苦,要知道,他老孃還屍骨未寒呢。

可話說回來,劉放還真撿了寶了。

要知道,這支清騎,除了之前被炸死炸傷的二百多騎,其餘三百多騎,基本上都是被義軍用血肉之軀圍住,然後拖拽下來弄死的,馬匹幾乎無傷。

平空得了三百多匹戰馬,是不是寶?

一騎抵十兵啊,這要是放在明末間,妥妥一個總兵啊,至少也得副總兵。

再有,總共三千清兵齊卸甲,三千人的裝備哪,便宜了這貨,他怎能不樂開花?

這上面二條,已經夠劉放樂得了。

可勒度愣是還給他送上了一份大禮,直到此時,劉放才知道,當初一戰,他乾死了清廷一個親王、一個郡王,豐功偉績啊!

如今又活捉了一個郡王,尋遍這天下,誰與比肩?!

就連兩蹶名王、聲名赫赫的晉王李定國,還比劉放少了一王。

所以,這時的劉一手,叉腰跨在大校場剛搭建的木臺上,雙目直瞪蒼天,那架式,妥妥地“問天下,誰是英雄?!”

世道,變了,真變了。

都道英雄不問出處,可沒見過運氣好到象劉放這樣的。

任何人,這種好事遇到一個,就已經祖墳冒青煙了。

可這貨兩月間,遇到了三。

時也、運也、命也!

可沒有一個人會想到,這匹夫攪動出的浪花,遠遠不止於浪花,而是整個戰局,甚至整個北伐大業、整個天下。

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天府之變(二)第一千零十二章 雖死,無憾!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君子之約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七十二章 說不通,便用強。第二百六十六章 杭州府騷亂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