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

參與會議的將領,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出兵!

吳爭原想一舉光復松江府,現在局勢有變,只能暫緩了。

派往湖州、吳江兩部不變,急令魯之嶼部至臨安。

吳爭親率一萬多人沿江而下,直擊富陽。

厲如海領五千人,渡錢塘江協防紹興府,周大虎領三千人從杭州灣至曹娥江,返回上虞,會合陳勝、錢翹恭部協防上虞。

吳爭再三關照,如果真事有不測,允許厲如海、周大虎二部撤向平崗山等待自己的支援。

並叮囑將吳莊諸人和海邊百姓撤往山寨安置。

一時間,杭州城大軍紛紛開拔,剛剛歡慶之後的杭州城內,人心又是一片慌亂。

富陽,錢塘江到此已經不叫錢塘江了,叫富春江。

這裡有一處江面狹窄的區域,特別窄。

在枯水期,江水只有齊膝深,人能涉水而過,就更不用說是騎兵了。

所以,方國安在此重點防禦,囤有萬人的大軍。

還別說,真就讓他囤對了。

從杭州艮山門外逃竄的多鐸所部,此時就來到了對岸。

方國安得知之後,立馬下令迎戰,同時下令抽調各部支援。

因爲各部都沿江防禦,距離最遠也就數十里,所以在方國安看來,擋住多鐸七千多人還是不難的。

可讓方國安預料不到的是,多鐸並不馬上進攻,而是派人傳信,欲與方國安一晤。

地點就在這處狹窄區域以東的一個小島上,此島無名,但因爲是江中泥沙沖積而成的,當地百姓稱爲新沙島。

方國安沒有拒絕,帶着一百人乘船前往。

在方國安心中,亂世之時,多個朋友就多條路,何苦得罪人嘛。

多鐸很大方,只帶了五十人,以示誠意。

見面之後,這讓方國安突然想,是不是該驟然拿下多鐸,這樣的大功,足以讓自己……呃,方國安微微搖頭,不想了。

因爲他看見對岸博洛率數千騎兵,正虎視眈眈地看着自己。

這個距離,騎兵涉水衝鋒,最多一柱香的時間,自己想帶多鐸回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越國公,久聞大名啊。”多鐸呵呵大笑着,向方國安而來。

方國安尷尬地拱手道:“方某久仰豫親王威名,沒想到今日在此一見。”

多鐸躍下馬來,上前幾步道:“本王前兩日陰溝裡翻船,竟被那乳臭未乾的吳爭打了個措手不及,想來越國公不會因此改變了心思吧?”

說着,眼神凌厲地射向方國安。

還真別說,方國安此時還真改變了心思。

沒有人願意當奴才不是?

勾連、暗通博洛,不過是爲了給自己尋一條後路。

可如今吳爭杭州城大勝不說,嘉興府都光復了,眼前威名赫赫的多鐸,在杭州城外顏面掃地,被一個孺子打得無還手之力。

可以說,清廷對杭州周邊各府,幾乎已經失去了控制能力。

這個時候,方國安哪還會想投誠?

但方國安的心性,本就是個投機份子,他並不想徹底斷了這條路,如今的世道,誰知道什麼時候又反轉了?

所以,聽多鐸這麼一問,方國安陪笑道:“豫親王言重了,方某豈是朝三暮四之輩。”

多鐸似乎是相信了,他哈哈大笑道:“如此說來,越國公是有誠意的。”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好!”多鐸大聲讚道,“那本王就明說了,今日本王率大軍來此,就爲向越國公借條路。”

方國安心中大震,聽多鐸提到借路,他豈會不明白多鐸想做什麼?

一時間冷汗從額頭滲出,方國安吶吶道:“豫親王這是何意?”

多鐸眼神閃動,斜了方國安一眼反問道:“越國公是帶兵之人,豈能不明白本王的用意?”

“可……可這路一借,方某等於自絕於朝廷……這……。”

多鐸臉色瞬間轉陰,“怎麼?越國公難道還要首尾兩端,腳踩兩隻船不成?”

“不,不……。”方國安急中生智,“方某是想,豫親王麾下如今只有七千餘人,難道真要憑這數千人攻紹興府不成?”

多鐸答道:“本王麾下兵力確實不足,可不有越國公麾下三萬多人馬嗎?此時越國公隨本王反戈一擊,滅亡朱以海僞朝,易如探囊取物。怎麼,越國公難道不樂意?”

方國安心中大罵,樂意你X的大腿。

原來多鐸要的不僅僅借路,更要的是自己附從反戈一擊。

可這樣一來,自己投敵的罪名就會公諸於天下,這要是真滅亡了朱以海還好,要是沒得逞,那自己就是千夫所指,受萬人唾罵了。

堂堂一國公,麾下三萬多兵馬,做爲主力之一,駐守錢塘江東岸,轉眼投了清,反手滅了君上,這種惡名,哎……。

方國安這時真想哭。

但爲難、難受是一回事,真要與多鐸決裂,那是另一回事了。

見方國安猶豫,多鐸冷冷道:“軍情緊急,望越國公當機立斷。”

方國安被這麼一催促,反而有了三分勇氣,他擡頭盯着多鐸問道:“若是方某不應呢?”

多鐸沒有一絲驚訝,隨意一揮手道:“你若不應,本王立時下令大軍進攻,這江水不及腰深,無法阻擋我精騎鐵蹄,越國公以何阻攔?”

方國安話已出口,反而是膽大了,“方某麾下三萬多大軍,就算以五擊一,想來豫親王也討不了好去。”

多鐸輕嗤一聲道:“或許吧。但你可有想過,與本王在此血戰之後,你麾下三萬多人馬不能留下多少?本王不誇張地說,最多一半。如今你朝興國公麾下有兩萬多人,杭州的吳爭就不用說了,六七萬人馬,越國公以何自處?”

方國安沉默了,他知道多鐸沒有誇張,今日真要與清軍在此決戰,就算最後勝了,三萬多人絕剩不下一半。

自己真要爲朝廷效忠,爲他人作嫁衣裳嗎?方國安不斷地在心中自問。

多鐸立馬改變話風,和顏悅色地說道:“跟隨本王反戈一擊,以此大功,巡撫一職,越國公當之無愧,來日論功封爵之時,本王必定向皇上爲你進言。但你若執意不從,那本王只能背水一戰,這七千多八旗軍虎賁或許無法殲滅你部,但與你部拼個兩敗俱傷,本王還是有把握的,這是你願意看到的景象嗎?”

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八百零四章 透着古怪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沛縣之戰(一)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一萬年太久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誰勝誰負?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八百五十九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七百八十一章 信任自己的同袍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八百五十二章 法不允許,那就改法!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誅奸倿!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三百五十三章 奉一女子爲帝,豈能服天下人心?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八十五章 老夫沒聽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