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

朱以海再次被激怒,指着張煌言道:“滾……滾……孤沒有你這樣的臣子,也不需要你這樣的臣子。”

朱以海本心,確實沒有要拿張煌言處置的意思,但相罵無好口,話趕話,就這麼僵了。

要說是別人,閉嘴也就是了,朱以海怒氣平息之後也就當忘記了。

可偏偏張煌言是個異類,這也難怪,史上他就是以這股子倔強,整整抗了二十年清。

哪怕朱以海轉進至海上組織流亡政府,哪怕錢肅樂等變師亦友之人都先後殉國,他都沒有放棄抗清,輾轉在浙東一帶,招賢納才、聯絡義軍,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

這纔有了後世百姓將他尊爲“西湖三傑”之一,與岳飛、于謙同列。

這纔有了“煌言死而明亡”的至高評語。

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張煌言聽聞朱以海絕情之言,突然曲膝下跪,拜道:“臣無能,不能輔佐殿下光復失地、振興我朝,是臣的罪過。今日既然殿下驅臣於朝堂,臣引綹拜別殿下,望殿下保重!”

磕首之後,在衆臣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張煌言長身而起,轉身出殿門而去。

錢肅樂顫抖着嘴脣,邁出了兩步,終究是站住了。

張國維向朱以海一抱拳,然後急追而去。

堂內寂靜一片,大概有一柱香的功夫。

朱以海大聲開口道:“傳孤令,即刻前往碼頭,揚帆出海。”

“本宮絕不離開紹興府。”

這一聲,將所有已經擡腳的官員們重新拉了回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聲音來的方向。

朱媺娖款款行來。

“本宮絕不離開紹興府。”朱媺娖輕聲重複着這一句相同的話。

朱以海急了,“長平,再不走,敵軍就入紹興府了。”

朱媺娖道:“韃子早已入明,這天下何處可以安生?”

“可你……你是女子,這要是落入韃子之手,比孤更加不堪,你……。”

“本宮雖是女子,但自信還能左右自己的生死。魯王不必再勸,就如本宮不勸魯王一般,今日一別,此生或許不見,魯王殿下珍重!”

話語雖輕,其意堅決。

朱以海直愣了放久,終於嘆道:“公主既然決意殉國,孤……不攔你,你……好自爲之。”

望着朱以海君臣狼狽地離去,堂內僅餘三人。

朱媺娖、鄭叔、錢肅樂。

“公主殿下,紹興府確實……守不住。”錢肅樂遲疑着說出這句話,這也是他爲何不去追張煌言的原因所在。

錢肅樂太清楚張煌言的心性了,追回來又有何用?

魯王執意轉進,張煌言執意要諫,無法調和。

既然如此,不如好聚好散。

朱媺娖平靜地看着錢肅樂道:“錢大人說了句大實話,本宮也認爲紹興府守不住。”

錢肅樂嘆道:“既然如此……何必呢?”

“本宮聽說錢大人當日毀家杼難,連年僅十二歲的幼弟都編入義軍,本宮想問,如果知道今日,錢大人還會如此行事嗎?”

“這……。”錢肅樂一時語塞,他也在捫心自問,會嗎?

“會!”錢肅樂堅定地回答道,“總有人要會大明殉葬,錢某非第一人,也絕非最後一人。”

朱媺娖微笑道:“這句話,本宮與錢大人共勉!”

錢肅樂眼中一酸,側頭擡手,向朱媺娖拱手一禮,便倉皇而去,生怕眼中淚水滴落下來,辱了這滿腔的悲情。

可走了幾步,終究是心中不安,站住道:“公主若肯聽臣的,就去……杭州府或……吳莊。”

朱媺娖依舊平靜地問道:“本宮爲何要去,以何身份去?”

錢肅樂艱難地說道:“如今魯王以下,唯有臨安伯和興國公可保公主平安,魯王不甘久人之下,寧可出海也不願意受制於人,可公主不一樣,可投吳爭。”

“哦……既然錢大人如此看重吳爭,爲何錢大人自己不去投?”

“臣……老了,臣無法認同吳爭的一些觀點……不,應該是無法接受,來得更貼切……不過,這不影響臣對他的評價,此人有才、有心,可依託、可仰仗。”

“本宮哪都不去,就在這王府之內,若天意滅我,這府就是本宮的歸宿。只是錢大人如此隨魯王去海上漂泊……哎,可惜了。”

錢肅樂突然笑道:“臣借用公主之前的話,此話臣與公主共勉!”

說完再向朱媺娖一禮。

朱媺娖微微福身,還禮。

此禮不爲上下尊卑,只爲同道。

……。

張國維追上張煌言,喘着氣道:“玄著啊,你說你這臭脾氣,殿下終歸是君,你是臣,朝堂之上,總得給殿下留些面子。”

張煌言轉過頭來,看着張國維道:“張國維,你就是個老好人。你忝居尚書之職,卻一味地討好、諂媚殿下,可知讒言誤國嗎?”

張國維被張煌言這麼懟,也不生氣,用手指點着張煌言道:“若人人都象你這麼錚錚鐵骨,大明何至如此?可天下人,各不相同,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你的。”

張煌言突然拱手道:“張大人見諒,煌言無狀,多有得罪!”

張國維笑道:“如此就好,快隨我回去,向殿下陪個不是,這頁就算翻過去了。”

說完伸手去拉張煌言。

不料張煌言一側身,張國維拉了個空。

這下張國維臉色變了。

他感覺到張煌言去意已決。

這些日子以來,幾人已經相濡以沫,可謂是同心同德。

眼見就要別離,張國維不禁感傷起來,“玄著,真無可挽回了嗎?”

張煌言眼睛有些溼意,悲愴道:“我等嘔心瀝血,不爲名不爲利,只爲抗清復明大業,可到了今日,煌言才真正明白,沒有一個明主,就算臣子再努力都無濟於事。時至今日,煌言才能體會蜀漢孔明的無奈,時至今日,煌言才領悟到吳爭所說,抗清復明,爲何不復朱明的真正意思。”

張國維心中一驚,他聽出了張煌言言下之意,問道:“玄著是要去杭州府?”

張煌言搖搖頭道:“吳爭未必還會在杭州府,所以我自然不必去。若吳爭還在杭州府,我何必去?”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一百十八章 誰更小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七百六十六章 吳爭練兵(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六百二十三章 韃子開始屠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二百三十五章 紹興府難得地形成統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零五章 這得多熱鬧?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橋之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權爭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四百十七章 登陸地點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三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糧食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陰謀變成陽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九百七十章 我叫吳爭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