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

張國維等人,這下身子變得輕快起來,紛紛起身後,向吳爭拱手道,“臣等無能,不能替王爺分憂,慚愧慚愧……。”

莫執念緊隨他們之後,向吳爭微微一揖,轉身出去了。

吳爭頓時覺得情況有異,越想越不對勁,心裡堵得慌。

“這是誰的主意?”吳爭突然沒頭沒腦地問出這一句來。

莫執念原本顫巍巍、佝僂的背脊驟然一挺,隨即迅速竄出門外,我去,這哪象是個七十多的老頭?哪象是個面臨絕對境、傷心欲絕,還剛剛痛哭流涕的人?

敢情,這幾人是在自己面前演了齣戲?

外邊的人也爲難了,你說再走遠點,也當作沒聽見了,可就在門口,能裝聽不見嗎?

畢竟是王爺的問話,幾人你推我我推你,好一會,還是張煌言面皮厚,從門邊伸出個頭,訕笑着答道:“是老太爺的主意。”

說完,與張國維等人作鳥獸散。

吳爭恍然大悟,也對,如果沒有人在背後指點,這幾個自己依仗爲肱股之人都這樣對自己,那自己還能做成什麼事?

敢情,原來是老爺子發話了,百善孝爲先嘛。

吳爭知道,這坎,避不過去,只能面對。

……。

吳老爹的小院不大,卻依山傍水,山是江南物有的小山,水是小溪,風景如畫。

難得的是當年建造小院時,在左側栽了一片竹,幾年過去,鬱鬱蔥蔥,已經成林。

竹林後是一片菜地,不大,一畝地,足以對付一年所需蔬菜,甚至有多,就送給學院。

在吳爭眼中,吳老爹是個貴族,至少是個小資。

在紹興府時,吳老爹就與尋常鄉紳不同,他不看重錢財,總是一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態度。

也是,早年在紹興府都能數一數二的吳家,到了吳老爹這代,也就剩下一個吳家莊、十幾個鋪面和數百畝田了。

可吳老爹活得自在,自在不是種修養,而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也就是說,吳老爹的自在,只是他一人的自在,與吳爭無關。

打從記憶時起,吳爭就沒少捱過揍,這在平常與吳爭發小的那些玩伴中間,是不多見的。

譬如,吳老爹善於請出家法,也就是一根浸透了桐油,死沉死沉的藤條兒。

按吳老爹的說法,玉不琢不成器、自古棍棒下面出孝子。

吳爭是不贊同這說法的,沒聽說孝子就是被打大的。

可如今吳爭成了吳王,這下吳老爹的說法就被徹底驗證了,但凡遇上往日鄉鄰,或者是打秋風來的老客,吳老爹就擼擼頜下鬍鬚,志得意滿地說一句,“得打,往死裡打……你瞧,這不打出出息來了嘛!”

然後附應者衆,更加堅定了吳老爹再接再厲的決心。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吳老爹端坐在竹林下,露天小石桌邊上,那氣勢更象是坐在府衙正堂上審訊嫌犯的父母官,“都說養兒防老,你倒好,但凡你爹我有個病痛不適,就沒見你影子……這些年要不是你妹妹,你爹早不在了!”

吳爭跪着,腰竿挺得直直的,倒不是吳爭軍姿“挺拔”,其實,這也是吳老爹的規矩。

父綱子常嘛,倒是與後世“有錯就要認,捱打要立正”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着吳爭的“認罪”態度還差強人意,吳老爹的臉色緩了緩。

“都是做王爺的人了,沒點大氣度,以何服人?”吳老爹鬆了口,“起來吧,陪你爹我吃頓酒。”

吳爭連忙起來,取酒壺替吳老爹斟酒,然後坐在了吳老爹對面。

“爹啊,您說您吃酒也沒個好些的下酒菜,要不兒子差人去叫桌席送來?”吳爭指着小石桌上一碟茴香豆、一碟豆腐乾,對父親說道,“咱又不是沒銀子。”

吳老爹斜了吳爭一眼,道:“你阿耶留下這一片家業,你爹我打小就不缺銀子使喚。”

吳爭一愕,訕笑道:“也是,有吳莊和幾百畝田在,爹怎會缺銀子。”

吳老爹抿了口酒,看着吳爭,道:“你爹一介白身不缺銀子,可你貴爲一朝王爺,卻缺銀子,知道爲何嗎?”

吳爭苦笑道:“爹,兒子是缺銀子,可缺得不是自家用的銀子,而是……。”

“家事國事天下事,道理是通的。”吳老爹放下酒杯,正色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吳爭有些鬱悶了,“不是一回事……。”

吳老爹見吳爭心不在焉,嘆了口氣道:“早先聽聞,你要免除農稅?”

“是。兒子是想免除農稅,這是當初開府時就決定好的,至今年開春時,便是限定之期。”

吳老爹搖搖頭道:“你錯了。”

“兒子哪裡錯了?”

“自古以來,百姓種田納糧,這其實和當兵吃糧是一個道理。”吳老爹語重心長地道,“萬事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你以爲將農稅轉移到商人頭上,就是對百姓的愛護?不,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江南農稅這幾年已經降了七成,加上廢除了各種雜稅,百姓身上負擔已經不重,已經到了百中取五的地步,可種田的人反而大幅減少,大夥兒全往各工坊涌,江南各府所需糧食,皆須從湖廣轉買,就算是你免除農稅,恐怕也難挽大勢。”

吳爭搖搖頭道:“兒子原本就是想把江南百姓大部分轉爲僱工,爹想必也看到了,百姓務工的收入遠遠高於種田產出,既然如此,那就隨它去吧,將沿海打造成商貿中心,再將糧食產地向中原、向西轉移,集羣起來反而更有效率。”

“你這是將身家性命置於他人之手。”

“爹這話是什麼意思?”

“湖廣如今掌控在永曆晉王手中。”

“可兒子與晉王已經結爲同盟。”

吳老爹擡手點點吳爭問道:“同盟?同盟到幾時?同盟會否被單方廢棄?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如果北伐成功之日,建新朝皇帝與永曆皇帝爭天下,這同盟還會存在嗎?到時,你大軍所需軍糧還能拿銀子從湖廣買到?”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紹興城再度易手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九百八十一章 吳爭在哪?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百二十章 我朝要舉兵反攻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九百二十五章 蔣全義就是個瘋子第一百十三章 時局有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正經事?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具沒了,那隻剩下猙獰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