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

PS:感謝書友“緣醒”投的月票。

蔣全義趕回海州城,留給他應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從北面贛榆方向的敵軍,已經出現在城頭守軍的視野內,這顯然不是斥侯偵察所報的數千人,至少是上萬,從城頭上望去,漫山遍野地一片,縱深沒有盡頭。

雖然是步兵,但蔣全義已經從望遠鏡裡看清,這不是尋常清軍,而是火槍軍,應該就是沈致遠爲清廷編練的那支新軍中的一部。

最讓蔣全義頭痛的,是他從望遠鏡中看到,敵人推拉向前的,那十數門重炮。

饒是蔣全義打定主意固守,後背也不禁涼嗖嗖起來。

戰鬥一觸即發,蔣全義已經沒有選擇,他下得唯一的命令就是,緊閉四門,用土石封死!

封死城門,就是沒有進出,連同城中百姓。

戚家傑飛馬馳入東門時,城門已經關閉,無法叫開。

幸好守門的弟兄認出了這是自家兄弟,這才從城牆頭扔下一條繩索,讓戚家傑攀爬了進去。

可人能爬,馬不能爬,沒奈何,戚家傑只能捨棄戰馬。

蔣全義見到氣喘吁吁的戚家傑時,只是拍了拍戚家傑的肩膀,當胸擂了一拳,然後就說,“去,接替你哥的位置,帶好三營……南門就交給你了。”

“是,人在城門在!”戚家傑一挺胸,大聲應道。

蔣全義絕對沒有想到,就是這命令,讓戚家傑死在了南門城頭上。

他是真想保下戚家兄弟的性命,但凡從戎多年的將領,最在意的就是繼承,就算再鐵血、狠心的將領,也不忍己部全軍覆沒。

蔣全義既想保住戚家傑,又想鍛鍊戚家傑,他認爲,敵軍既然推拉重炮出現在北門,那麼主攻方向應該是北門沒錯,而從沭陽方向來的是騎兵,騎兵不擅攻城,只要堅守不出,以海州高達二丈五尺(約八米)的堅固城牆,應該是有驚無險的。

所以,蔣全義認爲自己判斷得沒錯,將南門交給了戚家兄弟的三營。

可蔣全義似乎是忘記了,泰州衛在攻淮安城時,折損四成,而後數次作戰又折損不小,三營除了基層骨幹,基本上都是補充進來的新兵,而這些新兵僅在攻沛縣時有過一次側面作戰,沒有當過主力。

也許蔣全義記得,但在蔣全義看來,新兵守城應該問題不大,況且,就算是個剛放下鋤頭的漢子,只要進了泰州衛,那就該是條響噹噹的漢子。

……。

蔣全義轉眼間就把戚家傑和三營忘了,忘得乾乾淨淨。

因爲僅半個多時辰,敵人剛兵臨城下,就發起了進攻。

甚至連稍加整肅都沒有,這是猖狂還是極度自信,蔣全義不知道。

蔣全義只知道,就算敵人再鋒利的矛刺過來,自己也得把它擋回去,盾擋不住,那就用身體擋,用胸口的骨頭卡住它,再一刀斬下敵人的頭顱。

可蔣全義失算了,他根本就沒有機會用自己的胸骨卡住敵人刺來的矛。

前面說過了,海州城方圓才八里地。

這樣的小城,就算城牆高,就算再堅固,對於上萬人的敵軍來說,強攻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有句話說的好,人多力量大,每人一泡尿就能水淹三軍了。

蔣全義也是這麼想,所以,他將主力部署在城牆上和城樓背後的主街上,爲得是可以迅速補充,填補城牆上的空缺,也就是“添油戰術”。

戰術就是戰術,無所謂優劣,只要用得地方對,時間剛好,再低級的戰術也能克敵制勝。

但凡守城之戰,守軍基本上採用的都是添油戰術,因爲出不了奇兵,而且交戰主動權全掌握在攻方手中。

可此次,敵人並不發動登城戰。

當十數門重炮,將數十斤的彈丸,用直射的方式,砸在城牆、城樓、城內時,當城牆上守軍士兵被開花彈壓制得擡不起頭來射擊時,當敵軍火槍兵趁機彎腰前進至射程之內,向城牆、城頭開槍射擊時,蔣全義意識到自己錯了,可已經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麾下軍隊已經全部部署開去,緊急調動,只會使城內陷入混亂。

這也是許多攻城戰時,有一個方向失守,其它方向不派兵增援的主要原因,因爲等趕過去時,黃花菜都涼了,而且會減弱自己這個方向的防守力量。

蔣全義心中怒罵,該千刀萬剮的沈致遠,竟將軍校那一套,全教給了這支清軍,好嘛,這下反過來用到了自己頭上了。

好在海州城經數代王朝的整修,確實異常堅固,承受着敵軍十多門重炮的輪番轟擊沒有倒塌。

蔣全義不得已下令,既然無法阻擋,那就不阻擋了,令守軍將士縮在城垛下,放敵人上城牆,展開肉搏。

兩害相權取其輕嘛,蔣全義深信,自已麾下這支追隨自己打了無數場仗的老兵,必定敢與敵人刺刀見紅,同時,守軍還佔着居高臨下的主場優勢。

可蔣全義再次失算了,敵軍就是不攻城,他們只是以重炮輪番轟擊,然後火槍兵向上射擊壓制守軍。

整整一天,炮聲槍聲就沒停過,蔣全義都懷疑,難道清廷也建了軍工坊了,瞧這彈丸用得就象是不要錢似的。

許多時候,士氣往往在抵抗中慢慢降低。

被炮火壓制了一整天的守軍將士,甚至比搏殺一天感覺還累。

到了天色暗下,城下敵人開始後撤,對面篝火燃起的時候,所有人都一口氣,該死的,這一天終於算是熬過去了。

疲倦和睏意隨之而來。

雖然蔣全義嚴令將士小心提防敵人夜襲,可要知道,正因爲是老兵,對戰場掌握是倍兒清。

試想,敵人也是人,這整一天的炮啊槍啊的,難道敵人不要歇口氣?

大意了。

當夜子時末、丑時初,在人最覺得睏乏之時,城外敵軍突然發起了進攻。

幾乎與重炮轟擊同時,步兵以雲梯登城。

守軍將士懷抱火槍、背靠城垛打着盹,如果不是一個敵軍在登牆時不小心踩了個空,摔下去的同時,發出一聲慘叫,那麼,海州城恐怕在這一夜,就被攻破了。

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九百七十九章 兄弟之爭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宋應星來投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百十四章 三刀斷山劉老三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八百六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苦惱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百四十章 別去招惹軍人!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南北三個戰場(二)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