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

莫執念問道:“既然如此,敢問吳大人,此戰之後可有意願經略杭州府?”

吳爭再次愣了一下,這事還真沒有想過。

先不說能不能守住杭州城,就算出奇蹟守住了,杭州城太過招眼,恐怕也不是他一個根基未穩的千戶所能佔據的。

打仗和治理、牧民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靠刀把子可以解決的。

如果真靠刀說話有用,那世間就沒有了反抗和殉節了。

所以,吳爭有退讓的覺悟。

在吳爭看來,培植實力是首要的,其它的都可以退讓。

也就是說,真到了那時,就算將杭州城拱手讓出,只要有合適的利益交換,吳爭也絕不吝惜。

所以,對莫執念此問,吳爭一時竟找不出合適的話來回答。

莫執念非常世故,他一看吳爭的臉色,便猜到了吳爭沒有想過此事。

“自然,大人軍備繁忙、日理萬機,或許還沒來得及想過。所以,今日我等前來,也就是想給大人一個建議。大人若認爲不合適,那就當我等僅是來勞軍,可若是覺得合適,那就請大人採納我等建議,如何?”

吳爭不留自主地點頭道:“說來聽聽。”

莫執念清了清嗓子道:“吳大人麾下將士確實與之前的明軍不同,不但作戰勇猛且軍紀嚴謹,自從越國公部撤退之後,明軍騷擾百姓之事,還未曾耳聞,這些我等有目共睹。”

吳爭聽了有些得意,點點頭。

“我等心裡都盼望着能安然渡過這場戰爭,自然想着,有一個可以牧守一方的將軍來捍衛杭州府。吳大人,很合適。”

吳爭笑容綻放,好話聽起來,真得特別爽。

“莫老過譽了。”看看,一直喊莫老頭的,如今省去了個“頭”字,這聽起來就截然不同了。

這叫花花轎子衆人擡,你給我面子,我理當還你一份顏面。

“可這事不是本官想應就能應下的,畢竟……。”

沒等吳爭說完,莫執念沒有禮貌地打斷道:“大明已經亡了,弘光朝也降了,杭州府早已淪陷,若非吳大人此次光復和堅守,杭州城早已是建虜囊中之物,先不說我等是反是逃,就說這滿城的百姓,恐怕也會因大人的堅守抵抗,而遭受建虜加害。說句不中聽的,其實我等自己心裡都清楚,我等早已不是大明忠臣良民,但我等亦不甘心做建虜走狗,此心,吳大人可明白?”

吳爭臉上的笑意漸漸收斂,變得凝重。

他有些聽出來了,這接下去的話,恐怕是要勸自己佔據杭州,與魯王分庭抗禮了,至少也是聽調不聽宣。

果然,莫執念繼續道:“大人麾下軍力強大,如果再有我等錢財輔佐,以杭州府向周邊擴張,不是難事,寧國府、徽州府、松江府、蘇州府,乃至光復應天府,到時與韃子隔江而治,定能成就一番大業。”

吳爭突然插口問道:“你就這麼肯定,本官能戰勝城外韃子?”

莫執念微笑道:“吳大人應該知道,城外多鐸麾下大軍中,僅有一萬是八旗軍,其餘的都是明軍降軍。”

“本官知道,這三天與我軍交戰的大多都是這些敗類。好在這三天裡,我軍擊殺之數已經超過萬人,不足爲患。”

莫執念呵呵一笑,面露神秘狀說道:“吳大人,如果這三、四萬人反正,以你之見,此戰是勝是敗?”

吳爭聞言“噌”地立起,“此話何意?”

這確實是個驚天的消息,要知道這五萬降軍給了守軍極大的壓力,他們再怎麼士氣低落,也有五萬之數。

殺了一萬多人的代價,也使得守軍傷亡超過四千人,甚至差點被攻破城牆防線。

如果真讓剩下的三、四萬人反戈一擊,那這場戰事,將會出現徹底地反轉。

吳爭如何能不驚悚、能不震撼?

吳爭震驚的臉色,讓莫執念非常滿意,他開始講述起其中原委來。

弘光朝滅亡後,清兵下江南。

時任松江府知府姚序之棄官而逃,華亭縣知縣張大年舉城投降。

羣龍無首之際,郡中義士羣集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等之門,共謀起義抗清復明。

這個時候吳淞副總兵官吳志葵率舟師趕來,在陳子龍、夏允彝勸說下,決定由泖、澱進攻蘇州。

起兵前吳志葵委任部將常壽寧鎮守松江府城。

可常壽寧心性素來無賴,一朝大權在握,就向城內各官紳投書索餉。

沈猶龍接書後忿然,要知道他可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最高時官至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

一個區區裨將,也想拿起義來勒索我麼?我也要起義!

於是召集陳子龍、徐孚遠等,也決議起義抗清。

因沈猶龍聲望和資歷最高,被一致推舉爲義軍領袖,並撤了常壽寧職。

之後,沈猶龍率義軍將士舉義旗抗清復明,城中丁壯有力者都去投軍,最高時人數超過萬人,一時間,松江府及周邊民心土氣大振。

但沈猶龍雖曾總督過兩廣軍務,但只是個文人,不熟悉作戰方略,他將守城任務分別委任給中書舍人李待問、原麻城縣知縣單恂、原羅源縣知縣章簡和舉人張壽孫,命他們統率義軍,分守松江府城四門。

吳志葵攻蘇州不克,退兵回松江府。時任水軍總兵官黃蜚擁千艘約二萬人從無錫取道太湖而來,與吳志葵合軍,就在泖、澱一帶結寨,與松江府城互爲犄角。

義軍此時控制着華亭、青浦上海三縣之地。

八月,也就是吳爭叔侄在嘉定府浴血拼殺之時,清軍襲取青浦縣城。

沈猶龍接到稟報,還不信青浦會失守。

傍晚時分,清軍先遣部隊已到松江城下,僞裝爲黃蜚部下,詐稱黃總兵捉拿奸細來了。

西門守軍受其矇騙,開門放入。

城內預伏清軍細作,都僞裝爲黃蜚軍士,到此大呼上城,拔去明軍旗幟,換上清軍旗幟,守軍領時陷於混亂。

清軍一擁而入,就勢奪佔松江府城,城內義軍和清兵展開激烈巷戰。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都不是好人(二)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變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一千零六章 絕命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一切充滿着變數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