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

李定邦就算打小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籮筐,那也知道,就算窮盡廣信、饒州二府民力,也無法供養得起十餘萬大軍。

好在江北之戰,吳爭在淮安城受困,自己趁機與衆將士聯合諫言,收編當日忠貞營舊部,並向西出兵,這纔多出了撫州、臨江、袁州等地,可遠水解不了近渴,新附之地的賦稅一時收不上來。

李定邦不得不私下裡做些齷齪事,一來替補度支,二來,也算是爲父親分憂。

亂世之中,火器軍械無異是最能變現的硬通貨。

可問題是,幾次下來,多少有些風聲傳出。

特別是高叔,郢國公高一功,已經不着痕跡地點了自己兩次。

這讓李定邦心中有了警惕。

如今廣信衛三個當家人中,高一功無疑是最親近吳爭之人,別的不說,廣信衛突然向西出兵和擴編,高一功反對最堅決,若不是有忠義夫人的首肯,恐怕高一功必會向吳爭密報。

而之前,吳爭來江西,對父親多有指摘,唯獨對高一功褒獎有加,調廣信衛喬裝大西軍入閩作戰,按理應該是父親的差事,可吳爭卻偏偏棄父親不用,令高一功率大軍南下。

明眼人都知道,如今閩粵戰局,只要廣信衛與大西軍聯手合擊,蕩平閩粵只是早晚的事,這樣一份大功平白被高一功得了去,豈不讓人心寒?

李定邦堅信,昨日這三人定是受人指使前來玉山,爲得就是拿到自己私賣火器的證據,而背後指使者,定是高一功無疑!

想到這,李定邦堅定地對那富商道:“就按你說的去辦……此事由你負責,劉縣令帶人傾力協助於你。”

富商得意一笑,道:“少將軍英明!”

……。

上饒城中,李過官邸,也是燈火通明。

李過眉頭緊皺,“二弟以爲這三人會是什麼來路?”

劉體仁思忖道:“什麼來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該如何應對!”

李過稍一遲疑,道:“會不會真是……郢國公所派?”

郢國公指的自然是高一功。

而高一功是忠義夫人高桂英的弟弟。

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兒,得喊高桂英一聲嬸嬸。

按輩份,高一功是李過的長輩。

可李過年齡較高一功大,況且從李自成舉兵後,大家並肩作戰,在一個鍋裡勺飯吃,可謂情同手足,往日便各交各的,以兄弟相稱。

李過是大哥,劉體仁老二,高一功反倒成了老三。

此時聽李過突然稱呼高一功的爵號。

劉體仁不禁在心中暗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情同手足、相依爲命的兄弟,也開始相互猜疑了。

“應該……不至於此吧。”劉體仁道,“終歸是自家兄弟,之前擴編廣信衛、向西出兵,三弟不也最終同意了嗎,若當時他真堅持不從,怕之前吳王前來時,早已降罪你我了。”

李過輕籲一口氣道:“其實我也不願意這樣想,可這三人來得蹊蹺……你我其實心裡都知道,邦兒時不時將火器私下販賣,所得銀兩並不佔爲己有用以揮霍,而是替補軍中用度之用。之所以不點破阻止,實是無奈……五萬大軍,十萬家眷,就是金山銀山也是坐吃山空。”

說到這,李過起身,站在門前,仰頭長嘆道:“我有時在懷疑,當初歸順吳王,接受整編,究竟是對是錯?”

劉體仁走上幾步,站在李過身後道:“大哥何必懷疑咱們共同做出的決定?況且,這不僅僅是我等兄弟做出的決定,更是夫人做出的決定……想當時,二十萬軍民困於九江、南康二府,戰爭不斷,將士食不裹腹,甚至與民爭搶一口吃食。可眼下,雖然艱難,但總算有了棲身之地,且將士們衣食無憂……憑心而論,吳王確實兌現了承諾,只是,哎……家家難唸的經啊,吳王也難,雖說比咱們佔了更多的州府,可二十萬北伐軍要供養,手下軍工坊、港口、學院等攤子鋪得太大,一時顧及不到咱們……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李過微微點頭,“吳王外剛內柔,確實是個有情義之人……可做爲一個君王,還是少了些……霸道。以他手中實力,儘可取而代之,如此一來,浙江、福建、江西、湖廣及江北數府連成一片,足以與北方清廷分庭抗禮,何至於如今受制於朝廷?”

劉體仁道:“我其實也想不通,可觀吳王往日言行做爲,想來不至於如此淺薄分辨不出優劣高低吧……定是另有所謀吧。”

李過突然轉變語氣,悠悠道:“你說那三人會不會是吳王派來的?”

劉體仁一怔,“不應該吧?吳王之前來江西尚不過月餘,咱們出兵、擴編之事吳王上次就已經知道,何須再派人來……你是說,吳王聽聞風聲,專門派人爲追查定邦販賣火器而來?”

李過搖搖頭道:“不會是專爲邦兒而來,私販軍械確實是大罪,可定邦畢竟是我的長子,想來吳王還不至於因區區數千杆火槍,而與我撕破顏面。”

“那……你的意思是?”

李過長長吐出一口氣,“我是怕……吳王上次來江西,因需要廣信衛配合大西軍出兵閩粵,故隱而不發,如今閩地戰局已穩,吳王該興師問罪了!”

劉體仁驚悚道:“這……這怎麼可能?大哥過慮了吧?”

李過慢慢轉頭,看着劉體仁道:“二弟,我且問你,如果吳王重提出兵、擴編舊事而興師問罪,你我該如何應對?”

“這……這……。”劉體仁皺眉猶豫了好一會,突然咬牙說道,“我聽大哥的!”

李過苦笑一聲,“若是往前十年,我定不甘心雌伏,就算不能與吳王共爭天下,也要分庭抗禮、劃地而治……可如今,你我年已過半百,胯間髀肉橫生,廣信衛僅五萬之衆,老弱病殘不說,且尚難以補給周全,反觀吳王正當盛年,北伐軍有二十萬之衆,裝備精良,能征善戰,連赫赫大名的多爾袞都喪命在他手中……我能如何?我又奈何?”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百十九章 山寨居然有紅衣大炮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四百十六章 福建時局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六百八十四章 江防被突破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二百十七章 晉王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十四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四百七十一章 繼續和談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衡陽鎮狙擊戰(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六百五十章 金聲桓的小算盤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此時的鄭森還年輕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