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

PS:感謝書友“愛死你L”投的月票。

那麼,此時與朱蓮壁求同存異的最好方式,就是從北伐大業入手。

不管怎麼說,朱氏對於北伐的意志是可以肯定的。

吳爭索要靖江至當塗段之河運的管轄權,目的也正如他所說,是爲了應對清廷對資源的限制,但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吳爭並未吐露……那就是,真到有那麼一天,吳爭水師可以直抵龍灣、江寧。

也就是說,此時的吳爭,已經露出獠牙,開始佈局北伐勝利之後了。

不過,吳爭雖然沒說透徹,可朱蓮壁同樣不是傻子。

朱蓮壁之所以想都不想地一口應承下來,無非是自覺力不如人。

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朱蓮壁明知授人以柄,卻又生怕激怒吳爭,再來一出廢立大戲,與其啥也得不着,不如斷臂求存。

從這一方面來講,朝臣們稱頌也不虛枉,朱蓮壁確實有些能耐。

……。

建新元年三月。

華夏有史以來,第一個女子官署在太平府設立,並在州府設立分支。

它的全稱是“婦女互救聯合巡檢署”,簡稱“婦女巡檢署”。

顧名思義,它的職權,也僅限於“巡”、“檢”二字,且執法對象同樣僅限於女性。

但巡檢署的設立,極大地緩解了江南織女因社會地位的上升而與男權引發的矛盾,扭轉了“自梳女”大量產生的現狀,保證了江南新增人口的持續,更使得百萬計的織女,視吳爭爲她們的救星,成爲吳爭堅定地擁躉,當然這是後話了。

巡檢署首任令正,爲夏淑吉,副令正爲夏惠吉。

劉元及其六百餘部屬,被安排進總署及各府分署,成爲了巡檢署轄下團練。

這個安排,在此時看來有些古怪,但數年之後,它所產生的作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

回到杭州府的吳爭,下了三道大將軍令。

第一道令,令厲如海率金華衛立即從閩地撤回。第二道令,照會清廷,在閩粵兩地大西軍與清軍的交戰中,北伐軍保持中立。第三道令,于靖江、大勝關設置內河港口,部置水師分隊,開始巡航。

前兩道令,看似不着痕跡,可產生的後果就如同隕石入海,激起滔天巨浪。

在李定國二撅名王之後,粵地清軍處境已經岌岌可危,如果不是金華衛助閩地清軍“協防”,使得閩地清軍可以分兵援助粵地清軍,此時粵地恐怕已經被大西軍掃蕩乾淨。

而此時金華衛突然撤退,使得喬裝成大西軍的高一功所部,迅速從汀州東攻延平府。

心照不宣的李定國,立即派馬進忠、馮雙禮率一萬二千人,北攻漳州。

如此一來,僅十餘天時間,閩地清軍徹底陷入被兩面圍攻的窘況,只能向東面沿海退卻,近六萬大軍收縮在福州、福寧、興化三府之地苟延殘喘。

此時,得到消息的清廷,驚惶之餘,一面派使團南下再與吳爭交涉,一面調出新建才一年多的水師從大沽口南下,意圖救援福建。

……。

吳爭在得到密報之後,聚集大將軍府文武商議應對之策。

“清使團的來意不言而喻,老朽以爲,王爺還是不與之糾纏爲好。”莫執念持和平態度,但他更傾向於擱置,也就是說,不媾和、不交戰,擱置爲佳。

張國維道:“與清使團的到來相比,清廷水師南下更須警惕……聽聞清水師有主力艦船十六艘,戰艦上百,雖說比起我三大水師來相差甚遠,可實力一樣不可小覷。”

熊汝霖皺眉道:“問題是,如今兩朝處於停戰時期,以何名義阻攔?一旦阻攔,在海州蔣全義的泰州衛首先會被清軍進攻,如此一來,雙方必再次暴發大戰,這與王爺既定的戰略有悖。可若是任由清水師南下,那麼對福建戰場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可能被閩地清軍扭轉戰局。”

張煌言道:“王爺、諸公,我認爲清廷其實已經放棄福建。”

吳爭笑問道:“張蒼水,你又故作驚人之語?別藏着掖着了,你不知道話說一半,會遭人嫌的嗎?”

張煌言也笑了起來,“我還真不是故作驚人之語,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大西軍幾乎已經佔領粵地全境,福建清軍孤掌難鳴,同時,被建新朝阻斷了向南增兵通道,清廷對閩地戰場可謂是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說到這,張煌言想了想道:“福建對清廷而言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若想保住福建,怎麼也繞不過我朝,這或許就是清使團在短短兩個月內,再次到來的原因吧。而清廷很可能由金華衛突然撤退之舉,猜到了王爺的態度,知道再想讓王爺出兵增援已經是不可能了,但清廷又不甘心主動放棄福建,所以,清廷派出水師的用意無非是兩點,一是能救則救,二是真要救不了,那就儘可能地將閩地清軍撤出……試想,閩地還有近六萬大軍,換作誰,也不可能輕易放棄啊。”

所有人都在點頭表示認同。

吳爭也覺得張煌言的分析在理,於是道:“那就派水師攔截,不使清水師南下增援福建……總不能任由敵人水師艦炮去轟擊廣信衛吧?真要那樣,高一功豈不要找本王拼命?”

這話讓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氣氛隨之變得輕快。

張煌言隨即進言道:“鄭家水師各部已經完成整編,可調得力之人前往指揮,以鄭家水師名義阻擊清水師,如此一來,清廷也找不到藉口,怪到我朝。”

吳爭趁機做出決定,他自己以巡視江西的名義,再次離開杭州府,府中諸事由熊汝霖、張國維、張煌言及莫執念共同商議。

而清使團到來之後,諸人能拖就拖,拖不了就敷衍了事,反正就是一句話,能奈我何?

同時,吳爭密令剛剛整編的原鄭家水師迅速北上,調施琅前往指揮,準備在浙江、福建交界海域,也就是當日舟山水師伏擊鄭家水師的七星島海域,阻擊清廷南下水師,意在阻止,不在決戰。

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老朽有罪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二百二十章 宜將剩勇追餘寇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七百八十四章 你還真夠狡猾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你還不如一個匹夫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第一個變數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六百二十章 宋安的選擇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輔太小看他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七百九十七章 家父說他不在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