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

PS:感謝書友“劉俊遠”投的月票。

“殿下爲何執着於一定要令廣信衛撤編?”高桂英沉下臉來,但迅速緩和下來,她道,“我可能保證,廣信衛定會忠於殿下,它越強大對殿下越有益,無論是眼下還是來日。”

這話隱晦,但吳爭能體悟到高桂英話中深意。

吳爭搖搖頭道:“想以一種錯誤的方式想達到正確的目的,比登天還難。一支不遵從孤命令的軍隊,斷言它會效忠於孤,這更是荒誕……況且,夫人難道真肯定,廣信衛會因爲夫人滯留杭州府而投鼠忌器?亦或者,難道夫人斷定,李過、劉體仁、高一功等將領會一直視夫人爲尊?”

這話讓高桂英臉色迅速陰沉下來,她慍怒道,“殿下不必挑唆、離間……事實上,擅自擴編之事,便是桂英許可的,殿下若要因此事降罪,我一力承擔就是,要殺要剮,全憑殿下發落!”

吳爭笑了,高桂英連情緒都無法控制,顯然不是自己的對手。

“夫人稍安勿躁,孤今日前來造訪,就說明孤並無嚴究此事的意圖……孤只是想糾正,讓事情回到它原來該有的樣子。譬如,廣信衛須撤編二萬員額……夫人,這不是單純的違規擴編,多出的二萬大軍,對大將軍府財政和江西民衆需要承擔的賦稅都是沉重的負擔。所以,孤已經決定,廣信衛必須撤編,這不是商議,而是孤的命令。”

高桂英有些急了,她幾乎是嚷道:“吳爭,朱氏是什麼德性你應該知道,先太子、長公主、魯監國皆因你一念之間廢立……你要知道,宗室視你爲寇仇,在他們心裡,你的危害猶勝於清軍,你爲何還要守護宗室?這樣吧……只要你自立,我可指天發誓,只要有我一日,廣信衛便是殿下最忠實的軍隊……。”

吳爭笑了起來,笑得很溫和,“於是……夫人和李過他們就成了擁立功臣,自然,那時宗室要麼被我肅清,要麼如同魯王一般被放逐,如此一來,廣信衛再無後顧之憂……也對,都是反明,同是逆賊,何來五十步笑百步呢?”

說到這,吳爭臉色漸凝,“可夫人如何去避免由此帶來江南三方勢力的內戰,這顯然與闖王遺願有悖吧?”

高桂英被吳爭隨意的笑所激怒,她厲聲道:“不管如何,想要廣信衛撤編……絕無可能,你可以殺了我。”

吳爭慢慢起身,默默地看着高桂英,令高桂英心驚。

好在注視的時間不長,吳爭輕輕嘆息一聲,慢慢轉身走向堂外,“闖王是真英雄,夫人也是巾幗英雄……孤不會加害夫人,但夫人同樣阻擋不住孤的決定。”

高桂英急道:“殿下……養虎爲患,你是在自誤!”

“不勞夫人掛心。”

“吳爭,我問你……是不是從忠貞營歸入你麾下之時,你就從沒有真正相信過我等?”

吳爭聽了,身形一頓,但他沒有回頭,只是想了想道:“許多人勸諫過本王,說是但凡英明之主,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孤覺得此言大謬,應該反過來說,疑人當用,用人須疑。”

說完,吳爭出府而去。

留下高桂英愣愣的看着吳爭的背影,好半晌,她冷冷道:“派人傳訊上饒……。”

……。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實是用來忽悠人的。

沒有人可以起始就被萬衆擁戴,那麼急需要用人時,就得唯人是用,甚至啓用陌生人、反對者。

那麼,在使用的過程中,就得去約束他們,否則,自己怎麼死的,恐怕都不知道。

疑人當用,用人須疑,便是吳爭的處事手段。

這其中還有一個深意,那就是,大多數追隨者,起初確實是忠心的。

可不少人等真正站到了一定高度,就會生出異心,譬如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要說趙匡胤一開始就想欺負孤兒寡母,這肯定是過了,如果柴榮不早死,趙匡胤一定是個不二忠臣。

局勢、地位的變化,引發異心,古往今來,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用人須疑,但這疑的分寸需要把握,也最難把握,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律法規範之。

……。

如今的江西,實際上成了整個華夏大地的縮影。

清廷佔據江西西北部的南昌、南康、九江半壁,大將軍府控制饒州、廣信、撫州、臨江、袁州等地,而江西南部各府,基本上被大西軍佔領。

一省之地,三大勢力,可謂盤根錯節,無數達官顯貴、豪門富戶整日忙着東扯西拉,期望左右逢源立於不敗之地,只是苦了普通百姓,他們紮根於鄉,無處躲藏,只能期盼亂世早些結束,可以平安地活下去。

吳爭這幾年到過江西兩次,第一次是整編忠貞營,也就是如今的廣信衛,第二次是到上饒城,安撫、訓誡李過、劉體仁、高一功等,這次是第三次。

吳爭此次確實是爲了“出巡”而出巡,但目的地選了江西,也不是無的放矢。

廣信衛借江北之戰,自己困於淮安突然壯大,有其偶然,卻也是必然。

李過、劉體仁以忠貞營舊部迅猛擴編,短短几個月內,原本二萬員額的廣信衛,瞬間膨脹至五萬人馬,這確實引發了吳爭心中不安。

誰都明白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雖說廣信衛還沒有表露出不尋常的異動,但從軍事上說,與浙江接壤的江西,已經成了自己身邊的一根刺,誰能保證,這根刺不會突然在自己最不設防的時候刺向自己?

這不是吳爭“小肚雞腸”,轄地原本只有饒州、廣信二府的二萬廣信衛,不管從軍械、軍餉還是糧食,都需要大將軍府調撥,加上忠義夫人高桂英滯留在杭州府,那麼,大將軍府對廣信衛的控制力是極大的。

可現在,數月之間,廣信衛借江北之戰,向西出兵,迅速佔領了撫州、臨江、袁州等地,同時借大將軍府徵兵令,將兵員提升至五萬人,這就造成了廣信衛實際上已經滿足了一方諸侯的條件,無論從人口、賦稅、兵力,都有脫離大將軍府的實力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朱慈烺究竟要幹啥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私恩公義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將軍令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九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發爲順民,無發爲難民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六百十九章 陳勝、厲如海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千一百十章 都是聰明之人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百九十八章 只有實話最能動人心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六百九十六章 咱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石三鳥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六十九章 你也要……保重!第六百六十三章 斷其一指,以示薄懲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四十五章 我爹是急公好義,我是才德兼備。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