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

吳王府,吳爭的書房內。

馬士英從此有了伴,馬士英自然是不太高興的。

有道是,文人相輕嘛,何況是突然多了一個爭寵信之人。

不過好在馬士英與李顒有了鳳陽府說降穎川、武平二衛的這一番同生共死司馬懿,加上李顒雖然才華橫溢,可畢竟初來,馬士英還沒有感覺到來自李顒的威脅。

所以,這點心中的些許酸意,倒還是可以壓得下去的。

“殿下爲何就是不肯同意納晉王女爲側妃?”李顒毫不客氣地質問道,“是人都知道,合則兩利,分則兩虧,王爺胸中有着遠大抱負,豈能因區區兒女私情,誤了大事?”

這態度讓一邊的馬士英直皺眉頭,這小子就是屢教不聽,哪有這樣和主公說事的?

吳爭不再苦笑,他平靜地看着李顒,“你說,將來如果有一日,建新朝與永曆朝在擁立新君之時發生齷齪,本王是該從自己的岳父呢?還是秉公處置、大義滅親?”

李顒一怔。

吳爭這話幾乎已經點明瞭,與大西軍的聯盟只是暫時的。

可這與如今大將軍府所轄之地宣傳“兄友弟恭”格格不入。

但李顒反應很快,他遲疑着道:“王爺的意思是說……咱們得防着大西軍,以免到時陷入被動?”

吳爭瞪了李顒一眼,沒好氣地道:“你得多學學老馬的穩重……本王是那意思嗎?”

馬士英不無得意地附和道:“王爺英明,但凡可以威脅到咱們的勢力,咱們都得小心謹慎!晉王此時與咱們確實是一條心,可將來北伐成功之後呢?他能放棄擁立永曆帝、放棄從龍之功而來襄助我王嗎?”

李顒皺眉道:“可王爺畢竟是他貴婿……有道是手勢彎進裡,胳膊肘沒往外拐的道理。”

馬士英呵呵一聲道:“那是你不明白王爺的意思,如果納晉王之女爲妃,雖是側妃,但有了永帝的賜婚,晉王就成了王爺岳父,岳父爲尊長,日後王爺怎能秉公處置、大義滅親?這豈不是讓天下人譏笑王爺無情無義?相對於兄弟相稱,那這事就便宜多了……王爺,老馬講得對否?”

還真別說,老馬確實分析得透徹,吳爭與李定國結爲聯盟,乃天下漢人之福,這勿容置疑。

但問題是,在雙方一致的目標實現之後,各自的立場和訴求,亦不容迴避。

此時李定國、吳爭雙方結盟的心,確實是真誠的,可日後反目的可能依舊存在。

如果吳爭成了李定國女婿,再去反目,必受人以柄。而按李定國的性格,絕對不會因爲有了一層姻親關係而放棄立場,直接站到吳爭這邊。

李定國本身就是雄主,又豈會放下尊嚴,甘心拜伏於吳爭腳下?

可吳爭如果斷然拒絕聯姻,更爲不妥,不但得罪了李定國,更得罪了永曆。

這會讓雙方之間的聯盟出現不可彌補的裂痕,聯盟,也就是句空話了。

其實對於雙方而言,包括李定國在內,李海嶽只是個道具,她的存在,只是一根聯繫兩方的紐帶。

當詩和遠方皆不存在的時候,現實的齷齪就會變得格外真實和猙獰。

吳爭面無表情地看着二人,好半晌冷冷道:“對個屁,有的沒的都讓你們說了,還讓本王說什麼?怎麼向黃應運回話,這事……就交給你們二人了。”

說完,吳爭起身揚長而去。

馬士英、李顒這下大眼瞪小眼,苦笑、哀嘆不止,這哪叫事?個燙手山芋。

搞不好,功沒有,過成堆。

這叫什麼事嘛!

二人心中一直有個問題沒有直接提出來,那就是,爲何要擁立新君,而不是自立?

這已經許多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

許多時候,千萬不要低估了女人,哪怕只是個女孩。

這個時代的女孩,十三歲嫁人,還真不叫個事。

當然,這大都在西北、東北及偏遠地域。

明朝中後期,江南一帶因紡織業發達,而紡織業又多用女工,江南女孩大都是過了十七才許人,嫁人還真得大都在十八、九歲之後。

這就讓這些女孩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和積蓄,她們其中不少人就開始有了擺脫夫家束縛的思想萌芽。

“自梳女”就是從這時出現的,而且漸漸多了起來,她們發誓此生不嫁人,以換取人生的獨立。

不過,“自梳女”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自梳的。

首先是必須徵得家中父母同意,許多女孩都在這一步,敗於父母的眼淚。

當然也有人性格堅強,取得父母同意或者與家中直接斷絕關係。

過了這一步,纔可以在一個叫“姑婆屋”的地方,在拜過觀音菩薩之後,由自梳女前輩們將她的頭髮梳成髻。

經過梳起的女子纔算是真正的自梳女。

她可以享受不受夫家束縛的權利,但同樣也須套上新的枷鎖,那就是永遠不能與男子有過近交往,一旦違反,就會被判定“不軌”,輕則毒打,重則裝進豬籠沉河。

吳爭怎麼也沒想到,李海嶽會如此“激進”,確實是小看了這個女孩了。

這消息,還是在軍校深造的李溥興趕來告訴吳爭的。

織造司如今有三萬多織女,因“漢袍”的供不應對和絲織品的暢銷,織女的工錢相較於當時的消費,高到了比較“驚人”的地步。

一個收中等的織女,一月的工錢就高達十五兩以上,而收入高的,三十兩以上都不少見,這對於此時的物價,已經相當恐怖了。

正因爲收入的巨大提高,許多女子不想過早地嫁人,雖說大將軍府已經明令推遲所轄之地女子的婚嫁年齡,可終究不可能去以法規定具體適配年齡。

那麼,早已在數年前定下親的女子,就不得不在夫家的逼迫下,遵父母之命放棄“高薪”回去嫁人,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爲許多適齡女子,在織造司沒有創立之時,就已經訂親。

而這種現象,讓沒有訂親的女子,因爲捨不得高薪,而想轍推遲婚配年齡,“自梳女”就成了她們逃脫的第一,也是唯一的選擇,縱然她們本意並不是想終生不嫁。

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十三章 你才頗有童稚呢。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四百五十二章 紹興府最後一支清軍覆沒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爭,還是不爭?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八百八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九十二章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湊份子原來是這意思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場鬧劇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五百八十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百八十二章 你太魯莽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九十七章 馬士英醒悟得晚了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簡單、不粗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三百三十八章 錢莊、匯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爲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天長之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