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

朱媺娖畢竟監國兩年、爲帝一年多。

誰能保證,她沒有一些不爲人知的安排,誰敢保證,朝野沒有一些可以爲她效死忠的人,而這些人隱藏在人海之中,難以找尋。

人心在明,這話並不虛妄,至少,江南民心在明,這話不誇張。

宋史終於崖山而不終於臨安。陸秀夫張世傑幼帝死,宋遂亡!謝後恭帝獻降,而宋卻未亡!

而大明朝,卻被草草的寫了一句“傳庭死,而明亡。”

事實卻並非如此,弘光、隆武、永曆,是一脈相承的。

弘光、隆武、永曆皆是大明皇室,亦是合法正統的,是大明官民認可的,至少是當地官民認可的,這不容置疑。

即便朱由榔逼死南坡,殘明依然存在不依不撓,譬如明鄭的對立、三藩之亂、布爾尼之變、噶爾丹之亂甚至後來的大小金川之亂,都有殘明的影子。

再後來就是太平天國。

如今的大將軍府,深入民心,但有一點不能掩蓋,那就是大將軍府名義依然歸屬朝廷。

這是大義,震懾人心的大義。

所以,就算吳爭再跋扈,就算有人想反抗,也無法以大義來攻擊吳爭,他們只能散佈吳爭驕狂、跋扈、目無尊上,而不能揚言誹謗吳爭竊國謀逆。

沒有這等“大罪”,這些人就只能蟄伏在吳爭的權威之下。

吳爭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絕不會讓朱媺娖脫離自己的視線。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她安置於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讓宋安、長林衛去看住她,準確地說,是看住所有與她接近,或者想接近她的人。

可吳爭絕沒有料到,最先有反應的,竟會是自己的側妃周思敏。

吳爭能理解周思敏心中這種生死相依的感情,這感情不只是主僕情、表姊妹情,忠義,有時對有些人而言,有着天壤之別,譬如周思敏與她的祖父。

吳爭無意阻止,也不能阻止,路,都該是自己走出來的,種何因,就須結何果,得認命!

……。

相較於對王府後院的優柔寡斷,吳爭對公務卻是雷厲風行,如同快刀斬亂麻。

三日後,衛匡國再次前來傳話,克里索恩提出將一切回覆戰前狀態,甚至可以放棄大將軍府徵用兩大港口番商物資的額外損失索賠。

也就是說,只要大將軍府賠償物資原價,至於造成的損失、利息,可以放棄索求。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克里索恩提出的要求是,大將軍府放棄對東番島主權的訴求,理由是實佔即是道理。

吳爭當時笑了,只對衛匡國說了一句話,“轉告克里索恩,相較他的退讓而言,本王要比他豪爽多了,本王可以贈送他三百萬兩真金白銀,然後禮送他回國……當然,需要他自願放棄東番島。”

衛匡國臉色瞬間黯然,他甚至沒有再多說一句,便告辭離開了。

因爲吳爭這句話,等於斷了雙方和談的可能性。

這不是簡單的錢財爭執,而是關乎雙方對領土歸屬的爭執,這種爭執除非雙方實力懸殊,一方可以碾壓一方,否則,沒有調和的餘地,唯一的方式就是戰爭。

拳頭硬,纔是真正的道理,也是最大的道理。

……。

“你來晚了幾天。”

吳爭在見到陳永華時,第一句顯得突兀,但又是那麼隨意。

隨意得讓陳永華似乎感到,自己與他彷彿是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

“吳王殿下知道外臣會來?”陳永華試探地問道。

“當然。”吳爭隨意地一指邊上的椅子,“坐。”

陳永華沒有謙讓,但只是坐了半個屁股,以示尊敬。

“那……吳王殿下想來也猜到了外臣的來意了?”

“唔。”

“外臣此來是……。”

吳爭打斷道:“不急……本王想先請教復甫一件事。”

“殿下但問無妨,外臣當知無不言。”

“反清爲了什麼?”

“復明。”

“明已亡。”

“明未亡。”陳永華聞聽臉色漸漸赤紅起來。

吳爭平靜地搖搖手道:“復甫誤會本王了……本王的意思是,朱明已亡,漢明待興。”

陳永華臉上的血色漸漸平息下去,他明知故問道:“何爲漢明?”

“漢人的大明。”

“外臣以爲,吳王的胸襟,不應該如此狹隘。”

“好吧。”吳爭從善如流,“本王可以重新定義漢明——華夏人的大明,如何?”

“殿下英明。”陳永華有些誇張地躬身一揖道。

“很好。”吳爭滿意地點點頭道,“這麼說來,本王與延平郡王之間,應該是有了最基本的共識了?”

“是。”

“好……既然在反清爲復漢明這一點上有了共識,那就可以談談復明之後的事了。”

這個幾乎可以說,在此時代最具爭議、最嚴肅的問題,被吳爭以一種極其隨意、平淡的語氣問了出來,而被問的對象,卻只是個郡王的參軍,顯得如此的突兀,甚至有些荒誕。

陳永華在短暫的驚愕之後,苦笑起來,他甚至不知道如何應對,是該感謝吳爭青睞有加,亦或者是恭維一番吳爭禮賢下士?

終於陳永華選擇了一個最合適的方法,將球踢回去,他道:“敢問殿下……作何打算?”

吳爭笑了,拿手指點點陳永華,再轉頭對馬士英道:“老馬,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啊。”

馬士英呵呵地賠笑着,暗道,你怕也長不了人家幾歲吧?

陳永華臉色一紅,拱手道:“外臣人微言輕,如此大事,豈是外臣可以置喙得了的?”

吳爭臉色一正,“既然你具自知之明,那此行來與本王談什麼?不如回去轉告延平郡王,讓他自己來談。”

陳永華臉色一僵,竟一時被吳爭所言奪了心神,吶吶不知所云起來。

終究是還年少啊。

也對,陳永華出使來意並非要與吳爭談復明後的方略,這哪是一時半會能談出來的事?

他的來意卻被吳爭一句“不急”生生堵在了喉嚨口上,無法吐出。

結果,一輪交談下來,倒被吳爭理所當然地責怪他,沒有金鋼鑽就別攬瓷器活,冤不冤?

當然冤,太冤了,比竇娥還冤。

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人有脊樑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零三十章 清君側!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車中的火藥壇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五百九十章 兵變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五百十七章 以攻代守,打清軍一個反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過於仁慈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第五百三十二章 你打算怎麼讓錢肅典背這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一百十九章 對南面動手?第九百七十三章 可知道,你們是去做什麼嗎?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千五百十三章 我兒威武!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老頭兒,究竟是忠是奸?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要動織造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八百三十八章 每日自省吾身,絕無貪過一文哪第四百六十二章 丹陽之戰(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