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老了嗎?

PS:感謝書友“無我”投的月票!

安撫民心、撤除全境戒備。

敘功、犒賞、撫卹等一應善後事宜在有序的推進。

吳爭不忙,如果這些還要來勞煩他,那無疑證明這幾年的改革是徒勞無功的,鍋沒甩出去。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是吳爭一貫堅持的。

然而,吳爭後悔了,他此時寧可去管這些原本不想粘手的瑣事。

朱媺娖的到來,引起了錢瑾萱、莫亦清等人的極爲不安。

吳爭無奈令人在西湖邊另覓良宅,改爲公主府,駐派百名守衛,這纔將朱媺娖不着痕跡地安頓下來。

這還只是件不大的風波,因爲錢瑾萱、莫亦清等人只是下意識的反應,她們深知吳爭對待宗室的態度,也清楚吳爭與朱媺娖之間的可能性,幾乎爲零,不安,只是女人的天性罷了。

可另一件事,那就徹底地激發了女人的醋性。

女人,再矜持、有才華的女人,她依然是女人。

要一個女人不吃醋,那還不如讓老天不下雨。

李海嶽,這個才十二歲的“女人”,天曉得,這也能稱之爲一個女人?

吳爭愁死了,真的愁啊。

其實李海嶽五官也算端正,不僅端正,或許確實是李定國的親生女兒,眉宇間一股英氣,讓整張臉變得清爽起來。

她,不招人嫌。

這些天,她爽朗的性格,與吳小妹等女也走得很近。

可吳爭回來,讓這原本隱而不發之事,攤到了桌面上。

和親聯姻!

這其實一直是王府內院三個女子心中最大的糾結。

王妃錢瑾萱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性情外柔內剛,寬仁之間不失主母威儀,可惜的是,她誕下女嬰,錯失一舉抵定讓吳爭立世子的良機。

而周思敏,出身世家,性情刁蠻,可那也是真性情,她對錶姊妹朱媺娖的忠誠,恐怕能令朝堂上無數鬚眉汗顏,她倒是誕下了男丁,可惜,遭到了莫執念、錢肅樂等吳爭身邊重臣的暗中抵制,而吳爭此時也無意識,世子之位,一直空懸未決。

此時的人,講究得就是個出身和正統,很顯然,周家就算曾爲皇親國戚,周思敏也貴爲側妃,但庶出是不容置疑的。

原本王府內院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那麼李海嶽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平衡。

李海嶽的身份特殊,雖說,她只是一個“逆賊”之後,可如今“逆賊”成了大明數一數二的忠臣,李定國成了永曆朝晉王,權力可謂熏天。

而李海嶽更是永曆帝親自賜婚,那麼,就算退而求次,覓一側妃位,那顯然與尋常側妃的地位是不同的。

平妃,這無形加劇了對於未來“世子”位的不確定性。

就連知書達理的錢瑾萱,也陷入了不安之中。

看着面前青澀得如同一張白紙的李海嶽,吳爭苦笑不止。

吳爭不抗拒“老牛吃嫰草”,如果對時局有利,吳爭贊同以任何形勢與李定國的聯姻,可問題是,“嫰草”總得是草吧,面前這“女人”怎能算草,顯然是苗,纔剛剛從土中露頭的苗。

吳爭就算再取向古怪,恐怕也做不出這等事來。

“你是李海嶽?”吳爭打算私下探探李海嶽自己的口風,再來思忖該如何應對這件原不該成爲問題的問題。

“你是吳爭?”李海嶽眨着一雙無邪的大眼,好奇地打量着吳爭。

吳爭有些驚訝,下意識地摸了兩下鼻子,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那個……你今年多大了。”吳爭顯然沒有把她當成是個女人,直來直去地問道。

“十二,再兩個多月,就十三了。”李海嶽顯然也沒有做爲一個淑女的自覺,非常從容地實話實說。

這就是吳爭與李海嶽的第一次會面和對話,簡單、直接、有效率。

“其實……。”吳爭斟酌道,“在江南,女子一般是十八歲才嫁人,如今更是過二十虛齡才嫁人的……你,才十二……。”

“你也不老嘛。”李海嶽顯然沒讀過書。

吳爭有些抓狂起來,老?

我老嗎?

二十一的年齡,在後世還可勉強稱爲小鮮肉的,知不知道?

看着吳爭瞪大的眼睛,李海嶽沒有絲毫害怕,不過她也意識到了吳爭的“憤怒”了。

於是,她說,“我不會嫌你老的。”

於是吳爭,大潰而逃。

……。

吳爭害怕見父親吳伯昌。

因爲只要一見面,父親就會逼着給兩個孩子改名字。

姓名阿耶起,天經地義。

按吳伯昌當時的原話是,“你小子要給我孫子起名,等我死了吧。”

事情的關鍵在於,吳爭給孩子取錯了名。

吳爭率性地給孩子取名爲“吳事”、“吳非”,兒子吳事,女兒無非,言簡意精,多好?

可吳老爹氣得差點祭起家法,奈何?

好嘛,吳爭給自己孩子起名的權力,就這麼被剝奪了,還得俯首聆訓,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本來這事也該風平浪靜了,可惜,吳老爹顯然有“選擇強迫症”,他想給孫子、孫女取最好的名字……這事就拖下來了。

越拖,火越大。

於是,見吳爭一次,就跟吳爭急一次。

害得吳爭從此見吳老爹就躲。

可這次,吳爭不得不主動找上門去,因爲這事,就得父親出面,方可一言而決。

“孩兒給父親請安。”

“嘿——不躲了?”

“父親言重了,孩兒怎敢躲父親?”

“聽說你又廢立了大明朝皇帝?”吳伯昌斜着眼睛,“你給咱吳家長了大臉了。”

吳爭連忙分辯道:“父親容稟,孩兒無意謀逆,只是時局已經對我朝漸漸有利,加上各方勢力交錯,長公主……確實無法服衆……。”

“別和你爹說這些。”吳伯昌毫不客氣地打斷道,“你爹也不是朱棣一脈的臣子,你廢立朱棣一脈,與我何干?”

吳爭驚愕。

“我問你,你打算怎麼安置小妹?”吳伯昌突然拋出這個問題,讓吳爭頓感大事不妙。

雖然沒有人正面問起過關於吳小妹的安置問題,但吳爭多少聽到過一星半點的風聲。

但吳爭心中,只拿吳小妹當親妹妹,本來就是妹妹嘛。

從無想過,有一天這妹妹能成爲自己的妃子。

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一千零七章 是爲不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五百十四章 局勢詭異第七百六十九章 吳爭練兵(八)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不可阻擋的演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二百十一章 祭奠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八百四十七章 率性而爲的沈致遠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小人與君子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二百零四章 松江提督吳勝兆有意反正第三百三十章 主憂臣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三百七十章 是你自己下來,還是讓我拽你下來?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食言自肥,羞辱我錢家不成?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六百六十六章 善於把握機會的方國安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三百零九章 陳勝部危急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強攻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是真傻,還是裝傻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