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

這時的大西軍豈能容他逃脫,銜尾緊追不捨。

好在孔有德的親衛死命相護,孔有德僅帶着數人逃回桂林城。

大西軍尾隨至桂林,將城包圍。

次日,待後軍主力趕到,大西軍以雲梯、衝車攻城。

大戰僅持續了半天功夫,已經沒有多少守軍(主力被孔有德損耗在了嚴關)的桂林城,眼見是守不住了,孔有德深知以他的作爲和履歷,顯然是無法活下來的,走投無路之際,把把所有的家產堆在一間屋裡,然後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妻妾,自焚而死。

不過其女孔四貞因不在桂林城,僥倖逃脫。

廣西民衆顯然與江北百姓不同,他們早已對韃子深惡痛絕。

大西軍桂林大捷的消息一旦傳出,民衆自發地誅殺、驅逐各州縣清官、清軍,而原降清明將胡一青、趙印選、馬寶等也相繼歸順。

待李定國趕到時,整個桂林已經是一片安詳。

民心可用,軍心可用,李定國在七星巖大擺請功宴,宴席上,李定國隨即下令,趁它病要它命,揮師北上,直搗湖南!

這時代的通訊非常不通暢,其實李定國出兵,就在黃應運攜李定國子女出使杭州府之前。

大西軍北攻,這消息是傳達到了吳爭耳朵裡,可隔着近萬里,戰爭輸贏、打到哪了,恐怕連黃應運自己都搞不清楚,何況是吳爭?

其實吳爭是敬畏歷史的,這種下意識的敬畏,使得他在應天府一役,在大勝關外,輕易放尼堪走脫,這在當時,令夏完淳非常不解。

可事實上,吳爭下意識地認爲,尼堪不該死在自己手中,而應該死在李定國手裡。

李定國迅速北攻湖南,使得戰場局勢有了極大的扭曲,清廷無法首尾兼顧,這也是清廷強烈要求停止與義興朝、北伐軍的戰爭,停戰和談的主要原因。

清軍在湖南的兵力空了,不是空虛,而是,空了。

原因是,李過高一功的廣信衛(原忠貞營)“擅自”異動,從饒州、廣信向西進攻,收復江西治所南昌之後,迅速兵分兩路,一路北克南康府,一路南攻撫州府。

這樣猛烈的攻勢,使得在湖廣的清軍不得不大規模調動,向南康、撫州二府集結,以抗廣信衛的攻勢。

誰也不知道、根本無法預估,素有戰績的三順王之一的恭順王孔有德,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李定國大西軍打得落花流水,還自己點了把火賠上了性命。

這就造成了大西軍北攻湖南,如入無人之境,短短半個月內,陽山、連州,常德、嶽州,永新、安福、永寧、龍泉等等州縣,隨即收復,兵鋒直指贛西重鎮——吉安。

其實這場仗,發生的時間已過半月。

可此時聽起來,依舊令人血脈賁脹。

湖廣清軍,以謹親王、定遠大將軍尼堪爲首,副將三貝勒、八固山等,集結兵力十五萬之衆,而此時李定國的大西軍,因戰線拉得過長,僅六萬多人,雙方的兵力對比竟相差一倍還多。

緊要關頭,李定國顯露出他過人的軍事才能,他無師自通了後世的游擊戰術,李定國的佈署是,大西軍主力暫時退出長沙,誘使清兵追擊渡湘江。

然後將馮雙禮、馬進忠部埋伏白杲市,待清兵過衡山時,李定國從蒸水對敵正面發起攻擊,馮、馬二將背後出擊,兩軍相夾,合殲清軍。

然而,李定國也低估了清軍的戰力,想要以寡擊衆,合殲兩倍於己的敵人,顯然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

衡州之戰,從蒸水出戰,至轉戰到衡州城北香草菴、草街等地,雙方打得各有勝負,戰局持平,但因爲兵力的懸殊,實際上,相差不多的傷亡,對清軍是有利的。

李定國不得不另覓克敵良策,他打算打一場伏擊戰。

而正是李定國這種臨機應變的決策思路,造就了他人生的巔峰。

雙方再戰之時,李定國佯裝敗退。

尼堪緊追不捨,追至演武亭時,突然一陣炮響,大西軍伏兵四起,團團圍住尼堪。

李定國手舉大刀,率軍衝至跟前,手起刀落,將落單的尼堪一刀劈成兩半。

後面清軍大隊人馬眼見失去主帥,士氣迅速崩潰,大敗而逃。

李定國繳獲了尼堪的鎧甲、繡旗,隨即令人繪製孔有德、尼堪畫像,向粵楚各州縣散佈,是爲“露布告捷”。

這消息傳到吳爭這時,其實已經過了十餘天。

事實上,北方的清廷還比吳爭早一天得知戰報,但在徐州談判的清廷使團諸人,卻也如吳爭一樣,根本不知曉此戰結果。

此時,被吳爭將這份戰報公之於衆時,清使們,一個個如同喪家之犬,捂臉嚎啕起來。

如果說,之前清廷可以揚言,已經佔據了華夏七、八成土地,儼然自認正朔的知,那麼,湖廣、雲貴的丟失,讓它控制的土地,只剩下堪堪一半,問題是,眼下江北,再次丟失揚州、淮安兩府,恐怕半壁江山,都已經不穩了。

清臣有嚎啕的理由,然,明臣也有擊掌歡慶的理由。

一時間,一個談判場所,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充塞其中,顯得很是怪異。

痛打落水狗!

吳爭隨即以強硬的口吻“提議”,贖買俘虜的“價格”爲五十兩一人,同時,贖買徐州府的價格上千爲一千二百萬兩,若清廷不同意,那就……休會!

瘋狂嗎?

想想崇禎朝,歲入僅三、四百萬兩,可這兩樣贖買的金額,合計高達一千三、四百萬兩,是當時歲入的三、四倍。

天下沒銀子嗎?

絕對不是!

名士、達人浪跡煙花柳巷之時,一夜豪擲萬金、數萬金之案例比比皆是,可崇禎卻爲了三餉鬧得名聲盡毀,可謂是不同人、不同命也。

清使這次沒有拒絕,不是吳爭佔據了道理的至高點,而是真理永遠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

就算明知此是城下之盟,那,又如何?

這些不久之前,還想趁火打劫的清廷肱股重臣們,此時恐怕也只能在私下、暗處,徒嘆奈何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八百四十九章 憤青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誰是那隻儆猴的小雞第二百四十章 水田阻敵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迷局漸現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收復海州(六)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七百六十八章 吳爭練兵(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五百八十七章 江南商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六十八章 站直嘍第七十八章 有魂的軍隊,不死!不滅!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六百章 置死地第八百九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者千慮罷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美夢,絢麗而短暫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戰盡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是吳小妹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七百五十六章 目標是重塑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灘滸山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