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

PS:感謝書友“20190102151451055”投的月票。

對於施琅而言,能獨領一師,確實出乎他的意料,這也讓他對吳爭的知遇,感恩之心油然而起,相較於在鄭森手下的憋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提防和疑心,對他而言是題中之意,那麼,就用戰功去消除它吧!

施琅望着越來越近的敵艦,他沉聲下令,“七艦前出迎戰,山陰號率十二艦左側迂迴,慈溪號率十二艦向右迂迴……。”

前出迎戰?

這又是一個敢於臨戰抗命的主。

顯然,這與吳爭事先的命令是相悖的,施琅是參加戰前軍議的三大水師主將之一,他豈能不知輕重?

可他還是抗命了。

敢於抗命的將領,多少真有些本事。

……。

吳爭接報之後,怒了。

怎麼自己的手下,一個個都是抗命的主?

是得在戰後好好懲治、整肅一番了。

可此時,吳爭強忍心中怒意,改變戰術,“令王一林率己部水師迅速轉向東北,搶佔戰場以北位置,隨時對舟山水師進行增援,令張名振率三十艘主力艦及戰艦若干,立即接應舟山水師後撤……告訴施琅,本王生氣了!”

吳爭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這個道理,就算屢次抗命的蔣全義都很清楚,真到了那時,蔣全義就會乖得象只小白兔,所以,吳爭這個威脅,在北伐軍將領中很好使。

……。

這時的通訊自然沒有後世那麼靈便。

但古人從不缺少創造力,二十里一艘傳令船,桅杆上的瞭望哨可以隨時用旗將命令傳達出去。

這種方式的傳遞,二百里的距離就根本不是距離。

然而,施琅依舊固執地抗命了。

海戰一觸即發,舟山水師打響了此次海戰的,第一炮。

或許,番人艦隊根本沒有想到,漢人敢打第一炮,他們雖然有更遠的火炮射程,雖然他們在二十里距離開始減速、準備開炮,但畢竟沒有開炮。

艦船的轉向,不是一蹴而就,船舷對目標,也不是正面相對,而是約三十至四十五度角對準目標,也就是說,船依舊在前進。

而施琅令七艘主力船前出迎戰,雖然陣型是“品”字三角形,可方向同樣也是夾角對敵。

這樣一來,雙方的實際直線距離,其實已經縮短,堪堪進入了水師主力艦的射程範圍。

施琅所部,有一批從鄭森那“挖”來的老水手,他們操炮、使舵的技能是熟稔的。

對風向輔助更是得心應手,此時的風向,正對着敵人,那麼水師的炮彈射程,實際上是高於十八里的。

或許施琅正是見風向可用,纔敢抗命迎戰吧?當然,這是揣度。

七艦一輪試射,無數的炮彈在敵艦四周炸一道道水柱。

敵艦隊嚇了一跳,但隨即向水師開炮反擊。

這一輪,雙方都是試射,也就是說,以一側舷炮,各層每隔一、二門射擊,以測定炮彈落點進行下一輪開炮前的校正。

那麼,問題來了。

水師七艦此時是全速的,而敵艦是減速的,大型戰艦加速和減速,所需要的時間有些長,船體沉重嘛。

這樣一來,敵艦的炮彈大都是落在七艘身後,而水師的炮彈,卻在這一輪中,幸運地形成了跨射。

幸運嗎?

不。

有句話說得好,幸運往往垂青有準備的人。

施琅有準備,這七艦之上的舵手、水手、炮手,無一不是老兵。

他比吳爭更瘋狂,這是打算一仗就報銷掉舟山水師的骨血啊?

但後面怎麼不知道,此時,水師七艦卻領先於敵,形成了第一次跨射。

跨射倒不是說下一輪就一定能擊中,而是南路的概率會變得很大,但這對敵我雙方的士氣、信心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對於水師七艦上將士齊聲的歡呼,敵艦上的水手們,臉色就有些黯淡了。

海戰,沒有撤退二字。

戰敗,要麼被俘,要麼死,再無另一條路可選。

在這種士氣此消彼漲之下,雙方第二輪炮擊開始了。

敵軍主力艦是三層七十二門炮,單側三十六門,比水師五十四門炮的主力艦,單側要多九門。

然而,當第二輪炮擊時,敵艦一艘中彈,冒出滾滾濃煙時,水師七艦完好無損不說,還迫近敵艦至十五里距離。

這就引起了敵艦陣型的一陣混亂,許多士兵紛紛猜測,這是上帝在幫着黃種人,否則,怎麼會賜於黃種人恰到好處的風向呢?

當然,聯軍之中也有人不這麼想的,譬如從馬六甲海峽起來湊熱鬧的大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第二艦隊統帥納布爾,他就是個異類。

此時歐洲海戰,由於雙方參戰艦船動轍上千艘,海上通訊極不方便,所以,有一種不成文的戰法,那就是雙方各自將戰艦排成線列,彼此接近,然後互相對射,甚至下錨對轟。於是就形成了一種炮越造越大,船舷炮門數越造越多,譬如“海王霸王號”,幾乎創造出單艘艦船火炮門數的最高記錄,達到一百三十多門。

將戰艦排成一線,便於司令官指揮和實地監控,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誰在出工不出力,亦或者消極怠戰,甚至後撤。

否則,浩瀚的海面上,誰能保證每艘戰艦都在向敵人射擊?

這種戰法,基本上就是脫胎於歐洲火槍兵的“排隊槍斃”戰法,也是“戰列艦”稱謂的由來。

英吉利特地爲此撰寫了“海戰條例”,將這種刻板、近乎於僵化的戰法形成固定模式,被各國效仿。

納布爾是個異類,他崇尚於標新立異,譬如,他就不喜歡搶佔上風位,而是喜歡搶下風位。

上過船的人都知道,上風位好啊,順風船開得快,炮打得遠、精準度也高些,最關鍵的是,萬一打不過,大喊一聲“扯呼”,溜不也溜得比人快嗎?

可納布爾卻喜歡搶下風口,他認爲這是老天爺當督戰隊,逼着大夥一起死戰,否則死一塊。是不是有些象兵法中的背水一戰?

而且,納布爾更喜歡部署雙縱隊或者多縱隊,以強行分割對方陣線,進行進攻。

很顯然,這對於戰術已經僵化的歐洲佬而言,納布爾絕對不受歡迎,打破成例的人,最不受歡迎。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戰術僵持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九百零九章 兩老太爺過招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人?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九百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百零九章 不能和女人講道理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八百八十七章 義貞一品夫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真小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十六字第八百章 這是命令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三百四十七章 逼宮第七十九章 你做得……很好!第七百六十三章 吳爭練兵(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拔營向紹興府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九百三十八章 夏完淳力挽狂瀾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百五十二章 想幹啥?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八百七十九章 如同送走一個瘟神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祖大弼逃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攻海州?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八百零三章 微服私訪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