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

PS:感謝書友“先”投的月票。

嶽小林是真不甘心,回到吳爭身邊,就表示着與戰鬥無緣,軍功無望啊!

他迫切地希望敵人再來一波進攻,他發誓,這次定好好把握機會,打死百八十就撤,順便將敵人引向南邊。

有道是苦命的孩子天照應。

上天就象是聽到了嶽小林心中的祈禱,機會終於來了。

嶽小林最後一刻得到斥侯稟報,由谷亭方向來了一隊騎兵。

這消息讓嶽小林精神一振,急忙下令暫停撤退,讓守軍重新上牆,同時派出多路斥侯繼續打探。

最後得到的消息是,一支約三千人的騎兵正向湖陵城而來,距離三十多裡。

嶽小林大喜,他擔心來得敵軍兵力太多,自己一口吃不下。

三千騎兵……能攻城嗎?馬踏城牆?就不怕崴了馬蹄?

這不就是上天的恩賜嗎?

嶽小林立即下令戒備,同時繼續令斥侯回探。

……。

三十多裡,對於一支騎兵而言,這就是一柱香的時間。

嶽小林恐怕怎麼也料不到,這支騎兵,可不是普通騎兵,雖說只是輕甲騎兵,但它卻是這個時代,僅有的純火槍騎兵(明朝在一百多年前,遼東鐵騎就有一支純火槍騎兵,用的是三眼銃,射程很近,大概三十步距離,也無法進行二次裝填,也就是一次性射擊,之後,拎住槍管倒提當鐵錘用,在那時無往而不勝)。

這支騎兵,自然是沈致遠的槍騎,事實上,應該說是他與錢翹恭最初時的混合騎兵。

嶽小林這下遇上強敵了,等於是一腳踹在了鐵板上。

按理說,騎兵確實不擅長攻城,沒有配備雲梯,戰馬躍不上城牆,最多是襲擾,難以佔領。

可問題是,從千年前,遊騎誕生的那一刻起,遊騎兵就可用飛射,來壓制、殺傷城牆上的守軍,不用說小小湖陵城了,就連三、四丈高的巨城,也無法防禦遊騎的箭矢。

因爲遊騎裝備的是短弓,射程相對近些,四、五十步,可城牆再高,也沒有四、五十步的高度吧?

遊騎飛速通過城牆,方向與城牆平行,側身向城牆上射箭,一旦形成齊射,守軍就只有捱打的份,因爲再好的神射手,也無法瞄準迅速移動的目標。

嶽小林原本以爲是普通騎兵,守軍只要在城垛後射擊,並輔虎蹲炮壓制,就可以毫無傷亡地進行殺傷。

事實上,這支槍騎確實外表與清軍普通騎兵一樣,只是在馬鞍兩側多了兩個槍袋罷了,

於是,嶽小林犯下了大錯。

半個時辰,以添油戰術將二千多守軍不斷增補上城牆的嶽小林,在發現守軍火槍、火炮根本無法壓制城下飛馳的騎兵,而敵騎可以用火槍對城上守軍進行大量殺傷時,終於明白,自己怕是犯大錯了。

可這時,已經晚了。

嶽小林的最大錯誤在於,他應該在發現敵人是槍騎兵的第一時間撤兵,因爲騎兵一時無法攻破城門,嶽小林有充裕的時間撤退,可惜他坐失了這個機會。

他還有另一次機會,那就是就算不撤,也該第一時間向南面沛縣通報這一情況,但他也沒有,直到半個時辰之後,城牆上傷亡已經超過八百人,幾乎是守軍的四成兵力,嶽小林才意識到,憑他自己是不可能戰勝這支騎兵的,這纔派人向沛縣急報,並求援。

但晚了。

沈致遠自小就熟讀兵書,也在吳爭身邊待了兩年,深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其實在湖陵城下與守軍交戰的騎兵,僅有六百騎,敵騎以百人隊,來回穿插於北門城下,形成了有大量騎兵進攻的態勢,實際上,沈致遠此時已率主力繞過湖陵城向南了。

也就是說,在嶽小林還在往城牆上增兵時,沈致遠已經率其主力兵臨沛縣城下。

魯之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的應戰方法,與嶽小林如出一轍。

事實上,北伐軍是真沒有對戰過槍騎兵,因爲普通遊騎進攻城上守軍時,需要在奔跑的馬上彎弓搭箭,開始時體力充沛,準星也好,可持續一段時間,守軍的壓力會慢慢減輕。

可這支槍騎兵不同,錢翹恭不經意之中,揭開了一種槍騎兵的新型戰法,那就是兩隊騎兵交叉飛馳而過時,以兩側槍袋的火槍交替射擊,每隊騎兵可以來回攻擊兩次,這個時間足夠另兩隊騎兵進行裝填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進攻的持續性是無限的,幾乎可以不斷地進攻下去。

這就造成了守軍苦不堪言。

好在沛縣離徐州不遠,魯之域也沒有犯嶽小林的錯誤,他在第一時間,將軍情報往了徐州城。

……。

沈致遠的戰術顯然是非常狠厲的。

其實在湖陵城與沛縣之間,也就是湖陵城南門外二、三十里,還有一支北伐軍。

原本是第一次湖陵阻擊戰時,用來接應嶽小林部的,當時還有錢翹恭的那支“騎馬步兵”在。

可因爲湖陵城的大捷,嶽小林陪同錢翹恭回徐州述職,這支騎馬步兵,也就成爲運輸隊,一起回了徐州,留下的就是那支三千人的接應部隊。

且不論敵我立場,沈致遠敢於以二千多騎兵,繞過湖陵城和這支接應部隊,閃擊沛縣,戰術確實可圈可點。

這不僅僅需要對敵對己狠,更有決勝的意志在其中。

……。

“這是在逼我啊!”吳爭“呯”地將魯之域快馬送來的軍報拍下桌上,“給他留了條悔過之路,可他偏偏一條道走到黑……奈何?!”

宋安默默地將軍報拿起,看了看,遞給臉色鄭重的錢翹恭,然後對道:“軍情緊急,魯將軍的三千人肯定頂不住……少爺,快下令派增援吧!”

錢翹恭看了眼戰報,阻止道:“不可!”

吳爭和宋安齊齊朝錢翹恭看去。

錢翹恭忙解釋道:“沈致遠有備而來,谷亭周邊囤有他的三萬新軍……王爺,別人不知,我是清楚這支騎兵戰力的,尋常騎兵根本無法與這抗衡。試想,當初沈致遠率一千六百人增援敵英親王阿濟格漠北平叛,愣是將阿濟格用了十個月都奈何不了的三千蒙古騎兵主力盡皆射殺……回師之後,在多爾袞極力支持下,由我與他整合二部,纔有了今日這支槍騎兵。”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四十九章 開科取仕?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重提舊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六百零二章 偏執女人造成的破壞超乎想象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倒吳運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八百六十四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二百六十七章 空手套白狼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勸進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奏對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二百九十一章 脫困之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微服私訪(一)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突破口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檜被生擒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八百七十一章 果然是個不成器的東西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十章 勝利,就是最好的尊嚴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