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

錢翹恭木着臉答道:“是。”

沈致遠忙糾正道:“吳爭是下過此令,但不是必須,而是盡力。”

錢翹恭道:“上有所命,盡力即是必須。”

錢謙益不由得沉默起來,他心裡突然有了一種疲憊,自己是真的恨吳爭,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嗎?

沈致遠瞪着錢翹恭:“讓一個女人冒險,這事你能做得出?”

錢翹恭哂然道:“不知是誰,成天說,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沈致遠急喘了幾口,“……容我再想想。”

……。

“在你心中,她……真有這麼重要嗎?”

東莪直直地看着沈致遠,眼中的幽怨之意,已經顯露在外。

沈致遠欲言又止,他確實爲難,因爲無法解釋。

“比我還重要?”東莪執拗地追問道。

沈致遠依舊沉默。

許久,東莪幽幽一嘆,“就算我去打探出方位,可王座之中,數百府衛,你要如何救人?”

說到這,東莪聲音顫抖起來,“今日錢將軍重新執掌拱北城新軍……你是想率軍強攻阿瑪王府?”

瀋陽遠生硬地道:“如果格格能探出方位……可以不攻,只須潛入救人便是。”

“你休要哄我……怎麼潛入?”

東莪不傻,如果王府能隨意潛入,那多爾袞這些年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要殺他的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這其中,除了漢人,也不乏滿人。

沈致遠在東莪面前,完全沒有往日的隨意揮灑,他遲鈍地、乾澀地說道:“若格格爲難……就當我沒來過……告辭。”

告辭?

東莪心中一痛,這是你的家啊!

“且慢。”東莪咬咬牙,喊住了已經動步的沈致遠,“你能保證……不會藉此謀反嗎?”

沈致遠愣了愣,點點頭道:“我只救人,不……反。”

“好,我幫你打探。”

在東莪看來,或許只有這樣,才能阻止沈致遠做出強攻王府的大逆之事,也只有遂了瀋陽遠所願,才能讓沈致遠平安地活着,也只有這樣,她才能不負阿瑪的囑託,等到阿瑪回京。

可惜得是,東莪終究年少,她想得太天真。

這種事,要麼不做,做了就是決裂,怎麼可能停得下來呢?

就算沈致遠等人真只爲了救人,那救了人之後呢?

從睿親王府救出人,天一亮,這京城不亂套了嗎……不反,怎麼出城?

……。

此時淮安府的黃河段,一場激戰已經持續了兩天。

多爾袞六萬大軍,以清河、草灣、赤晏廟、安東四個方向,對南岸發起了全面進攻。

不得不說,多爾袞的魄力很大,要麼不戰,戰則決戰!

可惜這是黃河沿岸,如果換作是長江沿岸,這種攻勢,只要沿江水師炮艦橫向炮擊,配合岸防炮,可以讓吳爭分分鐘教會多爾袞怎麼打仗。

但在這裡,吳爭做不到,因爲沒有岸炮,水師戰艦也到不了河道。

好在吳爭在攻破淮安城時,反應得快,開戰前三天時間,開始令吳淞衛、泰州衛進駐清江浦、劉伶臺等處,否則,這這種敵軍四路齊進的態勢,吳爭也就只能下令兵力收縮,固守淮安城了。

可就算如此,只有火槍和小炮的北伐軍,在敵軍的全力強攻下,也打得非常艱苦。

因爲敵人進攻的突然,開戰第一天時,劉伶臺一度失守,清晨時,駐守劉伶臺的三千北伐軍,面對着二倍於己的渡河敵軍,以血肉之身硬抗滿身皮甲的敵人,戰至午後,三千北伐軍幾乎盡沒。

劉伶臺一失,淮安城的北大門就直面敵人的兵鋒了,好在魯之域及時從東門調出六千人趕去增援,雖說沒來得及救助三千守軍,但終究是堵上了缺口,用了一個下午,纔將敵人趕回了黃河喝泥水。

事實上,如果多爾袞不是將兵力分散四個方向,那麼劉伶臺一旦失守,就很難再奪回。

但這個突發事件,引起了吳爭的警惕。

多爾袞究竟想做什麼?

傷十指不如斷一指的道理,多爾袞會不知道?

吳爭在地圖前轉悠了好些時候,眼睛無意中落在洪澤湖時,才突然醒悟到,不對,南面騎兵可以從鳳陽府穿插,那麼,徐州敵軍,爲何不能從洪澤湖進攻?

這個想法,讓吳爭冷汗滲出,蔣全義的泰州衛守西、北二門,由於攻淮安城時,泰州衛傷亡巨大,實力已經摺損不少,如果敵人真從洪澤湖來,那麼泰州衛肯定頂不住。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泰州衛撤回城中。

可問題是,一旦泰州衛從清江浦撤退,劉伶臺的吳淞衛便會獨木難支。

如果將吳淞衛也撤回,那麼淮安城,就會被敵人三面合圍,如果祖瘋子南向的騎兵遭遇不測,待敵騎北上,淮安城真就成了一座孤城,到時十萬計的敵人圍攻,恐怕第一軍援軍抵達,也無法解淮安城之圍了。

一時間,吳爭陷入了極度的爲難之中。

……。

魯之域、蔣全義被吳爭急召趕來。

吳爭將自己的猜測述說了一遍之後。

看着二人疲憊的臉,吳爭苦笑道:“兩天打下來,多爾袞給我挖下的坑,已經基本上顯現出了全貌。事實上,真正的屠刀是兩把,一是黃河對岸的這支駐防旗軍,二是徐州八萬人馬,西、北兩路夾擊,加上南面的鳳陽騎兵和東面鹽城的那支火器軍……我軍還真得陷入了四面楚歌了。”

魯之域悶聲道:“既然如此,末將以爲,當收縮兵力撤回城中,再不濟,二衛加上原淮安、大河二衛降軍,也足有三萬餘人,守上十天半月,想來是沒問題的……。”

“不成!”蔣全義立時反對道,“淮安城新附,民心本就不穩,我軍一撤,無形中就給了民衆我軍敗退了的暗示,如此一來,想要守城就更困難了。況且,有清江浦、劉伶臺兩個突出部,淮安城至少暫時還能安全,真到了固守城池時,很難想象,城中百姓會在四面被圍後,還能象現在這般安靜……王爺,絕不能撤,若此時一撤,我軍必會陷入被動。”

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六十四章 應天府之變(七)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要殺了他第九百三十章 負心多是讀書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不要臉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三百二十章 不降,當然是忠臣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七百十五章 一場不對稱的對決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二百九十八章 鴻門宴?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八百五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勸捐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父子情深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七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九百二十章 預判出現了偏差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奴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再次整編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舌槍脣箭第一百十七章 劉老三臨終遺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吳老爹是個明白人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完勝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九百零一章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