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利來得太意外

吳爭部也在渡江。

兩天後的凌晨,錢塘江上由東往西,百舸爭流,好一番壯觀的景象。

紹興府、寧波府乃至金華府東北之地的百姓,在之前吳爭三戰三捷的感召下,羣情激昂,爲明軍此次的反攻,紛紛出錢出力。

一時間,整個浙東都沸騰起來了。

人人都在呼號着,打過錢塘江,光復杭州府。

彷彿杭州城中根本沒有敵人防守,只要明軍一至,就能傳檄而定一般。

吳爭調集了海邊百姓五十多條大船,又在沿江徵用了上百條小漁船。

近三千軍隊,一次性地渡江至海寧鹽官登陸。

這個時候的清軍,還無法封鎖錢塘江和杭州灣。

加上清軍事先並沒有防備到明軍會突然反擊。

所以,登陸行動非常順利。

聚集完部隊之後,吳爭向東西兩個方向派出了斥候,用來聯絡方國安和王之仁部。

巳時剛過,斥候便來稟報,方國安部已經開始攻打杭州城了,方國安急令吳爭由東面進攻杭州城。

吳爭隨即命令除六百騎兵之外各部,向杭州城急行軍。

留下騎兵營的目的,不是消極怠戰,而是吳爭留了個心眼,萬一方國安有異動,自己可以率軍原路返回,撤回紹興。

另外,如果出現王之仁部無法阻擋江寧而來的韃子援軍,騎兵營也能朝廷襲擾阻擊,爲自己的後撤提供時間。

午後未時。

吳爭率軍趕到杭州城東的永昌門外。

杭州城的城牆不高,也就一丈上下,永昌門也不大,只能供一輛雙馬齊驅的馬車進入。

城門的橋洞,只有一人半高。

這樣的城池,防禦能力真的不高。

此時的永昌門城樓、城牆上,已經有不少的守軍持弓待射了。

吳爭沒有直接下令發動進攻,而是令大軍在五里外駐紮下來休整。

做爲佯攻、牽制的部隊,吳爭沒有以二千多人強攻這麼一座大城的覺悟。

吳爭甚至連下令發一矢都沒有。

就是一個命令——戒備。

吳爭在等,等方國安的消息。

……。

方國安其實是真沒有想到,戰鬥會進行的如此順利。

他繞過西湖,從錢塘和涌金兩處門發起進攻。

或許是自勒克德渾率軍離開之後,城中降軍的士氣已經低落的緣故。

明軍僅攻了一個半時辰,錢塘門就破了。

三千韃子全部聚集在涌金門,因爲涌金門太過重要,它直連杭州府府衙和布政司衙門,一旦被攻破,那就滿城陷落了。

可問題是三萬明軍降軍在勒克德渾率軍離開後,已經有了異心。

一支軍隊全軍投敵,絕不會是士兵能左右的。

無數的明軍降兵都在期盼着撥亂反正的一天。

這是人心,只要是能活着,誰也不會想屈膝於異族。

所以,方國安部發起攻城時,降軍防守的錢塘門就抵抗得有氣無力。

支撐了一個多時辰,守軍便殺死了督戰的韃子軍官,打開城門獻降了。

明軍一涌而進,這下方國安傻眼了,他已經無法控制住士氣正旺的明軍衝進城去。

無奈之中,方國安只能牙一咬,將錯就錯,他向城外明軍下令,集中全力,攻下涌金門。

鑑於錢塘門的迅速陷落,城外明軍士氣大振。

一個個咬牙切齒,卯足了勁地攀城登牆。

只是那三千真韃子確實頑強,六千明軍奮勇拼殺,無數次衝上城牆,依舊被擋了回來。

直到從錢塘門攻入的明軍由東面八字橋兜到涌金門後,兩面夾擊,才徹底擊潰了涌金門的三千韃子。

如此一來,杭州城半個城池已經落入方國安手中。

……。

等待着的吳爭,沒有等到方國安的命令。

卻等到了永昌門守軍主動開城投降。

傍晚時分,當數千守軍都屈膝跪地,迎候吳爭進城時。

吳爭愣了,麾下兩千多將士也愣了,這上演的是哪出?

真的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吳爭率軍以戒備的姿態進入永昌門。

這時才發現整個杭州城都已經一片沸騰。

光復了。

吳爭張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勝利來得太容易。

這時,方國安的傳令兵來了。

傳達方國安的命令,令吳爭即刻前往城中心的布政司衙門。

“下官見到越國公,恭賀越國公光復杭州。”

“哼。”方國安的哼聲並不憤怒,此時他的心情特別好,早知道如此容易就能收復杭州,那還投什麼清啊?

如今以光復杭州的軍功,恐怕朱以海也得多讓自己兩分。

所以,這時的方國安已經不再憤怒,“吳爭,今日你還有何話說?”

吳爭肅容道:“下官荒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越國公海涵。”

見吳爭如此識趣,方國安哈哈大笑道:“吳爭,本公自然是宰相肚裡能撐船,不與你計較。”

吳爭連聲應道:“是,是,越國公功在社稷。不過如今杭州初定,二三萬降軍如何處置,杭州城如何防守?是否傳訊興國公率兵前來會合?亦或者是越國公派兵前往嘉興與興國公會合,抵抗江寧而來的韃子援兵?還請越國公速速決斷。”

被吳爭一連串的問題一問,方國安臉色凝重起來。

確實,輕鬆地收復杭州,並不代表着能守住杭州。

是聯合王之仁、吳爭守杭州呢,還是挾裹降兵,洗劫杭州府撤回紹興?

方國安一時猶豫起來。

內心之中,方國安還是想守杭州的,因爲這代表着他的不世之功。

魯王監國以來,就沒有人能達到過這樣的成就,杭州可不是一個小城,單就大明設立杭州前後兩衛,就能知道杭州的重要性。

可方國安依舊在猶豫,他深知守住杭州太難了,城牆太矮,基本無險可守。

一旦清軍大舉反攻,以自己三萬軍隊,恐怕抵擋不了。

可如果將王之仁拉進來,那麼本可獨佔的功勞,就得分王之仁一份。

還有更重要的是,如果守杭州,那麼吳爭肯定會在,到時就是一顆難纏的釘子。

方國安還是更傾向於與清廷交涉,以杭州來換取理想的位置。

“吳千戶,以你之見該當如何?”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又想故伎重演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九百三十七章 迷途知返,更爲決絕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再戰海州(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九百五十章 錢翹恭的失策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八百九十章 情理之中,不足爲怪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五十六章 道理是講給人聽的,畜生不配!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五百三十一章 **賀老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紹興告急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不可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五百十八章 意外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醴陵會盟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二十九章 老子打兒子,天經地義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零三章 能和我說說心裡話嗎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